提高机器设备有效利用增加企业投资效益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6747 次点击
□郭杨
一、前言
企业机器设备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在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管理者对市场的预测不准确,对机器设备投入过大;有的设备在购买时就没有明确的用途等,使机器设备在规划阶段就已经造成了今后设备的闲置;设备投产时已经处士产品的巾场衰退期,生产线部分或全部停产而造成闲置浪费;在机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或管理不当,无法使机器设备发挥应有的效能,或者由于企业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而导致原生产流程发生变化等,使机器设备出现部分闲置,这些闲置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效益。
二、强化设备前期管理,防止设备闲置
机器设置闲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缺乏科学决策。因此,提高投资效益,防止设备闲置首先应把好规划决策关,确保购入生产需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机器设备。这就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工作,在决策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防止决策失误。设备投资者应按照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尽量减少风险,不购或少购设备。笔者所在企业解决设备问题的办法是大力开展外部协作:某工序需要大量设备投入,或某工序是整个作业的非核心部分,而购买设备又不能充分利用时,将这一工序外包。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企业现金流出,还能从协作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中受益。同时若企业自己购买设备,往往会停留在某一技术阶段,直到设备报废,而专业公司不断进行设备更新改造,企业通过协作可以直接享受到专业公司技术进步的好处。
如外协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为了减少投入和回避风险,企业可尽量采用租赁的方法取得机器议备。机器设备的购买需一次投入大量资金,其投资回收需要很长周期,风险较大。而租赁设备不仅可以解决资产使用问题,还能使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实现同步,降低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机器设备投资上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售后回租是租赁的一种方式,企业通过出售现有大型稀少、使用率低的设备而获得经营急需的资金;与此同时还可以与购买方签定回租协议,获得资产使用权,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因市场变化和企业内部调整等原因出现的机器设备闲置,企业应积极盘活。有的设备可以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调剂,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在购置新机器设备前首先要查看公司内其他单位是否有闲置的设备可供使用,如没有并经过集团公司批准才可购买。有的设备经过改造后可以满足新的需要,且改造比更新更经济,可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改造,尽可能使闲置设备发挥作用。对于在现有情况下无法使用的机器设备,可用出售的办法盘活。闲置设备出售后可以将这些沉淀的资金用在经营活动中,使其产生效益。及时出售闲置设备,还可以将盘活的资金用在盈利部门或偿还债务。在考虑到机器设备的经济磨损及时间价值之后,即使处理价低一些,与长期闲置相比,对企业也是有利的。企业还可以选择将本企业闲置设备对外投资。这种方式可在不减少本企业总资产的同时,使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
三、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企业投资效益
对于使用中的机器设备,企业除考核设备完好率、事故率等指标外,还应把设备利用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机器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工作时间/机器设备制度工作时间
机器设备利用率是企业动态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管理人员通过对停机时间原因的分析促使全公司的各个环节在充分利用机器设备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机器设备的潜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做贡献。首先,要减少因定单不足造成的企业设备闲置,生产部门及时用统计报表的方式,将机器设备因无工作量造成闲置的信息反馈给经营部门和管理层,以利采取相应措施。其次,要减少机器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在日常点检和定期维护基础上,给每台设备建立档案,逐步掌握磨损规律,确定合理修理周期;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保证故障可以得到迅速排除。采取一切措施减缓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计划外停机,保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机器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也是衡量设备有效利用的重要指标,可以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结合机器设备使用部门情况,在ERP系统的帮助下对产出和费用进行一机一账管理。使管理者了解机器设备的利用状况,发现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追求以较少的投人获得较大的产出。
四、提高设备投资效益的必要性
1.提高机器设备投资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率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根据经营杠率的简化公式:
经营杠杆率=(息税前利润十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
固定成本愈低,企业设备投资效益愈高,企业经营风险便越小。
2.提高机器设备投资效益,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实现以较小的固定资金占用,推动较多的资金运转,从而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使用。
3.减少对外融资,提高收益能力。通过将闲置机器设备处置,就可以将沉淀的资金转换成流动资金,减少对外融资;将不盈利的机器设备变卖,把资源转移到收益能力更强的项目上去,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收益能力。
4.提高了资产质量。通过处置机器设备,将沉淀资金转换成可用资金,将不盈利的资产转换为盈利资产,提高了资产质量。
5.用于偿还债务,可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在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处置机器设备形成的现金流入,还可以用于偿还债务,降低了负债率和财务杠杆系数。这样既优化了资本结构又降低了财务风险。
提高机器设备投资效益,一方面保持或增加利润,一方面又减少了资产占用,这就使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有明显改善。
五、结论
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应当从企业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谨慎决策,避免机器设备投资过大;努力采用各种手段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减少自己投入的风险;对已经购入的机器设备要加强管理,充分利用;如出现闲置,要采取多种措施,及时处置,不断调整设备结构,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