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保 效益可观——洋河集团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纪实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5575 次点击
宋杰书
摘要: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突出矛盾,必须尽快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本文从大力进行技改、建立一系列“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清污分流和可回收水循环工程,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介绍了“九五”以来,洋河集团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的措施,及取得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投资;环保;循环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23文献标识码:B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说过,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深层矛盾,必须尽快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这是我国21世纪的战略选择。洋河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始于“九五”,经过7年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1996年洋河集团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1997年通过省级验收,并被评为省清洁生产先进试点单位。“九五”期间,洋河集团累计投入4800万元进行技改,先后建成3000kW热电联产工程,拆除七台小锅炉,解决了原有小锅炉群效率低、污染重的问题,年创经济效益1300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3600t的第一污水处理站;实施冷却水和洗瓶水回用系统改造工程、粉碎制曲车间粉尘排放系统改造工程、酒糟二次发酵工程、日处理能力480t的第二污水处理站。这些“蓝天碧水”工程实施后,洋河集团的污水、粉尘、固废达到零排放。许多专家认为,洋河集团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水质优于一些大城市的自来水。对酿酒生产的下脚料—酒糟进行二次发酵,每年可产60°原酒790t,节约酿酒用粮2580t,年创经济效益850万元。再次发酵后的酒糟是家畜的上好饲料,每年仅售糟一项可创经济效益600万元以上。
2001年实施的清污分流工程和可回收水循环利用工程,投用一年共减少污染物排放约3200t,水利用率由原来的22%提高到86%,年节约新水138万t,新增经济效益252万元。黄水是传统的白酒酿造企业无法回避的副产物,由于COD(化学需氧量)含量高,直接排放危害大,而通过污水站处理黄水需大量的清水稀释,既浪费水资源,也浪费其中的有益成分。通过攻关,2001年研发的黄水再利用技术每天可少处理污水300t左右,每年可增产600原酒133.5t,创经济效益250万元以上。2002年10月,洋河集团清洁生产工作被省经贸委和省环保厅、市经贸委和市环保局组成的专家组评为优秀。
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又一举措。2000年10月,洋河集团开始进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试运行,2001年6月顺利通过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中心的认证。制定了数十万字的体系文件,使环境管理工作文件化、标准化,各岗位责任明确,有章可循,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强化了员工的环境意识并自觉约束不利于环境的行为。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工程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特别是在控制酒损方面,投资385万元的2000t大酒罐工程和投资1178万元的“名优酒灌装生产线”技改项目,每年可新增经济效益730万元;在贮存酒损的控制上,新购了大量优质陶瓷坛;在酒流转关键环节上安装了酒质流量计,确保流转过程中的损耗降至最低。
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和政策鼓励是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的有力保证。洋河集团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对物流和能量流进行分析,从“九五”开始到“十五”的第二年,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对济的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建成高效低耗的生产设施,优化生产工艺,降低酿酒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同时重奖贡献突出的职工,对小改小革按所创经济效益的10%~15%提成,目前全公司共有120多名员工获得该奖励。如在酿酒下脚料(酒糟、黄水、底锅水)再利用方面,能源、资源再利用方面,粉尘、固废治理和清污分流以及在ISO14001环境管理立和运行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均给予相应奖励。洋河集团发明的酒稍分离装置和环保型底锅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投用后杜绝了酷料混TY底锅的现象,底锅水中的污染物被提前截留回收,使底锅废水中的COD浓度下降80%以上、SS(悬浮物)下降85%以上,年创经济效益40万元。粉碎制曲除尘系统改造项目获轻工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洋河集团长期坚持发展和运用循环经济生产工艺,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投资,
环保,
效益,
可观,
洋河,
集团,
着力,
打造,
循环,
经济型,
企业,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