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探讨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9453 次点击
梁久壁
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在新时期,设备管理工作者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大量涌现以后如何促使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间题。为此,笔者在上海市徐汇区经委、普陀区经委、闸北区经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对上海振兴铝业有限公司、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格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鼓风机厂长征分厂等有代表性的8家民营企业的设备工作状况进了调研。这些企业目前都具有了一定规模:其固定资产原值最高的有3000余万元,最少也有413万元;2001年工业总产值最高的1.5亿元,最低的837万元;年上缴税金最高3000万元,最少也有95.7万元。这些民营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一、设备管理工作仍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拥有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其产品产量、质量越来越多地依赖这些设备。企业经营者为保证产品产量、交货期、质量,就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工作。这次调研跳企业,都十分重视设备管理工作。例如上海华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把设备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在组织机构上设有设备管理部门、专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从而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二是重视思想教育,教育职工主动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使职工认识到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企业产品才能销得出去,从而职工工资待遇才有保证;三是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把职工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情况与其收入挂钩,职工如果设备维护保养完成不好,就扣除应得工资总额的1/6;四是定期检查设备管理工作,从而使设备管理有了保证,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可见民营企业仍然要把设备管理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壮大。
二、企业设备管理的组织形式需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而定
这些民营企业的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各不相同,其共同特点是根据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定,不照搬国营企业的模式,也不照搬国外模式,而是根据设备管理的实际需求而设置管理机构和配备管理与维修人员。例如:有的企业设专职设备管理部门,有的不设;有的有专职设备管理人员,有的只配备兼职人员;有的设有专职维修工人,有的不设维修力量。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设备管理的工作内容都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所采用的组织形式,以能满足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目的。
三、民营企业呼唤社会化维修
这次调研的8个企业中,设备维护修理工作大都采取一般设备自行维修、重要关键进口设备委外修理或委托原制造厂维修的方式。这些企业表示,如果今后设备维修社会化服务有诉障,将走专业化维修之路。民营企业迫切需要一支专业化服务队伍,来承担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这样,企业可以不再设修理人员,全部委托社会服务,减少费用支出。笔者认为,目前部分企业自己配置维修力量是暂时的,等到社会化维修队伍壮大后,企业会很自然地转向依靠社会力量维修。目前可以先成立面向社会化服务的设备维护保养公司.为民营企业承担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润滑等工作,向企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这样企业实际支出的费用比自己配备维修工人所花费用少,一定会多到欢迎。
四、设备的更新改造应采取生产企业和专业制造企业相结合的方式
这次调研所到的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很杂,往往只要社会上有需求,它们就会去生产。因此,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经常变化,以适应市场需要。再加上往往设备需要数量很少,甚至只要一台,一般专业设备制造厂家都不愿安排制造,生产企业在购买不成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自己设计制造,这是其一。其二是专业设备制造厂虽然设计和制造力量很强,但往往对生产的工艺、设备的调试,不如使用厂家熟悉,故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两者结合,发挥双方优势,才能生产出、改造好更好更适用的受民营企业欢迎的专业生产设备。
五、民营企业急需社会上有从事设备专业人才的培训和至织技术信息交流的专业机构
这次调研的企业主管纷纷表示,希望有社会机构能开展设备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工人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使管理干部能一专多能,能胜任民营企业一人多岗的实际需要。另外民营企业往往都是无上级主管单位,相对信息比较闭塞,他们为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非常需要掌握市场上的各种信息资料,希望社会中介机构能做好这方面的服务。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中介服务机构很少,尤其是面向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更少。协会、学会对此应引起注意,把为民营企业服务列入议事日程,研究民营企业的需求,并针对需求做好服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应重视对民营企业的特点进行研究,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