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运营保驾护航现代设备管理新趋势之探讨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8417 次点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机械制造、自动控制、可靠性工程及管理科学出现了新的突破,使现代设备的科学管理呈现了新的趋势,把握这一新趋势,对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设备管理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以丰富、发达的全面管理信息为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及网络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业务为设备管理服务。
设备管理信息化趋势的实质是对设备实施全面的信息管理,主要表现在:
1.设备投资评价的信息化
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获得投资多方案决策所需的统计信息及技术经济分析信息,为设备投资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从而保证设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2.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化
设备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积累设备使用的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提高设备效益评价的效率,为设备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的监控手段。
3.设备使用的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使得设备使用的各种信息的记录更加容易和全面,这些使用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商的客户关系管理反馈给设备制造厂家,提高机器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设备使用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有利于强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
设备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实质是建立设备维修供应链,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随着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维修保养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建立高效的维修保养体系,才能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
传统的维修组织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维修体制。设备维修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可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减少设备使用单位备品配件的储存及维修人员,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占用。
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现代设备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集成化。由于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对设备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必然要求。
可靠性是一门研究技术装备和系统质量指标变化规律的科学,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能以最少的时间和费用,保证所需的工作寿命和零故障率的方法。可靠性科学在预测系统的状态和行业的基础上建立选取最佳方案的理论,保证所要求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标志着机器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性能。可靠性工程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工作状态,进而估计设备在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从而避免设备意外停止作业或造成重大损失和灾难性事故。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趋势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测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润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与设备生产厂家的数据相比,分析设备运行的好坏,对机组故障作早期预测、分析诊断与排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延长机组运行周期。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一种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是否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采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就可以事先发现故障,避免发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事故。
这一技术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维修体制,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预知维修”。
从定期维修向预知维修转变的趋势
设备的预知维修管理是现代设备科学管理发展的方向,为减少设备故障,降低设备维修成本,防止生产设备的意外损坏,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整体维修和保养。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预知维修,降低事故率,使设备在最佳状态下正常运转,这是保证生产按预定计划完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预知维修的发展是和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预知维修需要的大量信息是由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通过对设备的状态监测,得到关于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润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由专家系统对各种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设备的预知维修。
上述发展趋势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设备维修的专业化、社会化;预知维修又离不开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和可靠性工程;设备维修的专业化又促进了故障诊断技术、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和应用。
综上,设备管理的新趋势是和当前社会生产的技术经济点相适应,这些新趋势带来了设备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只有好好把握这些趋势,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为生产保驾护航,为企业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企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