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用修理周期推算法确定设备的成新率——与朱火荣同志商榷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4224 次点击
陈后宋
摘要:本文首先对朱火荣同志《用磨损方程确定剩余寿命的探讨》一文提出几点看法,然后提出新的成新率评估方法—修理周期推算法。该法从机器设备成新率的本质和机理人手,综合考虑与成新率评估相关的各种因素,将零部件磨损时间化、周期化,以便评估人员操作。
关键词:机器设备;修理周期;间隔期;修理强度;无维修工作时间;大修;中修
中图分类号:F253.9文献标识码:B
2003年第8期《中国设备工程》刊登了朱火荣同志的“用磨损方程确定剩余寿命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朱文)。现就几个问题与朱火荣同志商榷。第一,文中讲到“各类固定资产寿命年限国家已有明文规定。”据笔者所知,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寿命年限,只规定了折旧年限。折旧年限与寿命年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淆。交通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搞过一个硬性规定,汽车的使用年限一律为12年(经济寿命)。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各单位使用状况不同,最终只好取消。第二,朱文中的“寿命年限的估算”共有三种方法,估算出来的都是经济寿命—设备使用到何时更新最合理。而每种方法都需要维持费,它包括维修费、动力费、润滑油脂费及操作工的工资等,这种费用很难确定。因此,在实际评估中很少用经济寿命来确定寿命年限,何况这些费用与设备的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第三,朱文第二部分讲到“应用磨损方程确定被评估机器设备的主要磨损情况,从而算出剩余寿命,较科学、简便。”笔者对“较科学、简便”有不同看法。首先,采用磨损方程确定剩余寿命确切地说是很科学而不是较科学,但谈不上简便。因为采用此法需要两组数字,即磨损件的报废标准和实测数据。朱文中讲的计量泵报废标准为0.15mm,而实测其间隙为0.08mm。我们知道,各种零件磨损极限(报废标准)可以从相关机修手册中找到,但一台设备有多个磨损件,如一台普通车床的磨损件至少有100余个,配合间隙至少也有几十个。评估时设备少则几十台,多则成百上千台,收集如此多的报废标准的耗时可想而知。评估时实测零件的磨损间隙更非易事,一是评估人员没有这种实测的技能;二是即使有,也不可能停止生产来拆开实测。这种实测只有准备大修时才有必要进行修前的全面技术检查及鉴定。因此,评估人员要实测零件的磨损情况实在是不简便甚至是不可能的。朱文中举的齿轮泵的例子,因为齿轮泵的大小似西瓜,构造也很简单,只能说是一只辅助件,故缺乏机器设备评估的代表性。总之,这种理论是先进的,但缺乏可操作性。为此,本人提出“用修理周期法确定设备成新率”的方法,或称为“修理周期推算法”。
一、修理周期推算法
机器设备是由各种零部件组成,它的成新率应是各种零部件新旧程度(磨损状况)的综合体现。设备修理周期的长短实质上就是各种零部件使用寿命长短的反映。评估人员难以掌握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即在现场无法测定零部件的磨损程度(间隙大小),但可以掌握其更换周期(修理周期),再根据零件的磨损极限或修理尺寸进行磨损状况分析,以此推算出零部件的剩余寿命和成新率。这就是修理周期推算法。
零部件由于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其磨损F度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使用寿命,构成了不同的更换周期(修理周期)。如汽车发动机里的曲轴轴颈,其修理尺寸是0.25mm,即其轴颈磨损到比标准尺寸(50mm)少0.25mm时就要送修。如修理周期是5年,其每年的磨损量(磨损强度)为0.25mm/5=0.05mm。如评估时此曲轴已使用3年,则其剩余寿命还有两年,其成新率为x100%=40%。这40%是相对于第一个大修周期而言的,因为一根曲轴可以修复若干次。朱文中讲的齿轮泵磨损强度为0.012mm/年,报废标准为0.15mm,则其更换周期为10年左右。在这10年里无论何时进行评估,只要知道其更换周期(修理周期)为10年,就很容易求得它的剩余寿命和成新率,不需要在现场实测磨损程度。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将零部件的磨损时间化、周期化。
二、修理周期推算法的基本思路
组成机器设备的零部件具有不同的磨损强度和技术要求,这就构成了不同的修理周期和修理间隔期,机器设备的成新率也就随之变化。这从理论上解析了机器设备成新率的实质和变化机理。由此可知,设备成新率主要取决于以下三大因素。
1.修理周期结构
机器设备是靠不断的维修维持其应有的性能和成新率,因此其成新率也完全取决于修理。修理的类别有大修、中修、项修和小修。通过大修可以恢复其应有的功能和精度,成新率也会相应地提高,有的大修可以恢复如新。但大修周期比较长,一般通用设备的大修周期约为6~8年,易损件较多的更换周期是2~3年或更短。这就需要在两次大修中间安排2~3次中修。易损件更换周期更短的,如半年或一年,就需要通过小修来解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修理周期结构,使各种磨损件能及时更换,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行,也能使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成新率保持在符合工艺要求的水平。有的企业取消大修,以增加若干次项修或中修来代替大修,就是采用化整为零的维修方式,但在一个大修周期内维修工作总量是不变的。
2.修理强度
同一台设备,大修、中修、项修和小修的修理工作量是不同的。如第二次大修的工作量一定比第一次大,费用也高,因为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比第一次多,故其修理强度也大;中修或项修的修理强度则完全取决于当时需要更换的零部件的多少。所以,机器设备的成新率与各类修理的修理强度关系密切。表示修理强度指标的是修理工作量或修理费用;工作量的大小与平均定额相比较,修理费用高低与重置价格相比较。如一次修理费用相当于重置价格的50%左右,说明修理强度很大。
3.无维修工作时间
无维修工作时间是指前后两次修理间隔的时间。如小修与小修、中修与小修、大修与小修之间的间隔时间。这种间隔时间越长,无维修工作时间越长,零部件磨损状况越严重,成新率就越低;反之,成新率就越高。
此外,管理方面的因素也会直接影响成新率。如操作不当、润滑不良、精机粗用以及超负荷运行等都会加剧零部件的磨损,引起机器设备成新率的变化。
三、推算过程的若干假设
机器设备成新率的评估不象评估零部件那么简单,除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外,还要有若干种假设才能进行分析、推算和评估。这些假设以某些经验数据为基础而非任意设定。
1.大修前成新率的假设
修理费用是对机器设备有形磨损的补偿,磨损多少,补偿多少。大修理费用是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补偿的价值表现。资料显示,第一次大修理费约相当于原值的30%,第二次约相当于原值的40%,每次递增约10%。即第一次大修时的有形磨损约为30%,第二次约为40%;相应的成新率分别为70%和60%。这是从总体上设定的,由于机器设备的类型和工作性质等因素不同,在具体评估时需酌情而定。为了说明问题,这里引用由郑国伟、文德邦主编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第351页中的一段话:“在正常情况下,同型号规格的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其大修工作量也相应增加;即对于同一台设备,第二次大修的工作量要比第一次大修时大些。因此,有的企业对此采用以下调正系数:按平均修理工作量定额,第一次大修取0.9~0.95、第二次大修取1.01~0.5、第三次大修取1.1~1.2(可供参考)”。由此可见,这组修正系数也正好是每次递增约10%。
2.大修后成新率的假设
按过去的要求,大修后的验收标准是“复旧如新”,即各方面的要求与新设备一样,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又不可能,所以,第一次大修后的成新率一般为90%~95%,精度要求高的设备取高限;第二次大修后的成新率一般为85%~90%,总的倾向是递减的。从这两种假设也可看出,大修后成新率可提高约25%~35%。
3.各种修理类别工作量之比的假设
据资料介绍,中修、项修、小修的工作量分别为大修的50%,30%和15%~20%(见《李东陆设备管理论文集》第133页)。这是按过去比较完整的修理周期结构而言的,仅供参考。设定这种比例是为了便于中修或项修后的设备酌情确定成新率。这并非绝对,如项修的范围就难以确定,修理一个、两个或三个项目都叫项修,且项目有大有小。最简便的方法是看工作量和修理费用,修理费用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有形磨损的程度,可以此判断成新率的变化。
四、操作举例
1.了解修理周期结构。较正规的企业一般都有设备的大修理周期和中、小修间隔期,也有用项修(针对性修理)代替中修的。二班制工作的通用设备的大修理周期一般在6~7年,中修一般两年一次,小修约半年一次。这种修理周期结构也可表示为一,二,九。即一次大修,二次中修,九次小修。可据设备的不同情况而定,这里仅是举例而已。没有完整修理周期结构的企业,可以了解其修理间隔期,如两次中修或项修之间的间隔。
2.了解被评估设备最近一、两次的修理类别,如大修、中修、项修(小修可不考虑)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和更换情况,要与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紧密合作,特别要依靠车间一级的设备管理人员。
3.详察运行情况,如运行环境、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有无重大故障等。
如某大型精密车床第一次大修后离评估时刚好1年(大修前已经使用了7年),其间未作任何修理,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好,能满足工艺要求,欲确定其成新率。首先,评估人员需要考虑该设备是大型精密车床,大修后的工作精度和性能肯定接近新设备的水平;但按一般规律,第一次大修后性能要下降约5%,即大修后的成新率可以看作95%。其次,要考虑这一年其成新率下降了多少。该设备的大修周期是7年(大修前已使用了7年),说明其主要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在7年左右,大修后只使用了1年。所以,其成新率应接近90%。这也与《资产评估》书上讲的“机器设备成新率评估参考表”第二项“较新设备”的成新率取值范围最高值(89%)相符。
如该设备第一次大修后已使用了3年,1年前进行了一次中修,现在的技术性能和精度仍比较好,这时的成新率应如何评估?初步推算其成新率已降至90%左右。推算方法是:70%+x4=70%+14%=84%。这里的70%是设定大修前的成新率。即大修时有形磨损约为30%,相应成新率为70%;(95%-70%)/7=3.5%是将大修后成新率提高的25%按7年平分,平均每年降低约3.5%。现在已使用了3年,已更换的主要零部件离下次大修还有4年时间,即(7-3)x25%/7=14%;1年前的中修可以提高设备精度,成新率也因此有所提高。中修的成新率可按提高15%~10%考虑,中修后又使用了1年,再加上大修时没有更换的零部件也有所磨损,所以,这里可折合为5%,此时的成新率可以定为84%+5%=89%,取90%。上面讲的使用1年后的成新率为90%,也是通过此方法算出来的,即70%+(25%-3.5%)=70%+21.5%=91.5%,取90%。如果采用使用年限法评估使用10年的设备则评不到这么高。这就是此法的客观性。
有的企业没有完整的修理周期结构,如冶金、水泥等流程工业,他们大多采用季节性修理。我们只要掌握其修理周期,仍可按此进行分析评估。如冶金行业的设备修理大多在年底进行,即在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后的12月进行全厂性的设备大检修,平时只是一般性的维修保养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经过一年一度的大检修后,其设备性能基本可恢复到原设计能力的85%左右。再经近11个月的连续使用,其性能又降到50%左右。机器设备的成新率在一定的年限内也总在50%~85%之间变化。对冶金企业来说,年底大检修前的设备成新率不应低于50%,否则就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及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就不难确定成新率。如在6月进行资产评估,离年底检修还有5个多月(修理周期的一半),成新率大约降低了15%(35%/2=17%),此时的成新率可初步定在67%,再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作适当调整,如调整到70%左右就比较合适。这种一年全面检修一次的设备,其成新率下降的幅度可以这样推算:每月下降的幅度=35%/11~3%。这样,不管在哪个月评估都可以推算出初步的成新率。
参考文献:
郑国伟等.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湖南科技出版社.
陈后宋.现代工业设备管理.浙江科技出版社.
李东陆.设备管理论文集.鄂省图内字第31号.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