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异体监护维修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2858 次点击
原炜
近几年来,油田装备管理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为了克服设备老化和更新改造投入不足的矛盾,在设备的现场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加大设备现场管理力度,坚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部分设备的异体监护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开发系统注水泵管理上先行开展了异体监护管理和维护,并逐步由注水泵事后维修转向预知维修,大大降低了注水设备维修费用,提高了管理水平。有效保障了油田1293口注水井的正常运转和平均日注水10万方的任务完成。
一、设备异体监护体系的建立
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油田各单位设备管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油田各级装备管理部门在抓设备现场运行管理方面,坚持把建立异体监护体系、完善监护手段、普及监护技术、落实监护制度作为保障设备现场运行完好的重要手段。自2000年开始,针对油田开发系统设备管理人员在注水设备管理上整天忙于处理现场维护、维修、配件保障等问题,但注水设备管理却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虽然采取加强现场管理,加大改造力度,积极与专业化维修单位和配件供应部门协作,注水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一直提不高,部分注水井、断块注水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注水设备运转的被动局面始终未能摆脱的现实,油田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协调有关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在采油一厂、采油二厂、采油三厂、采油五厂的注水设备上开展了设备异体监护试点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健全、有效的设备异体监护体系,即:通过与设备专业化制造、维修厂家的结合,委托技术能力强的单位对连续运转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实行监护、保养、修理一体化服务。该体系包括包含设备日常检测、周期巡检、状态分析与故障诊断三个层面。其中设备日常检测由设备操作者或维护工人以简易检测仪器、工具来完成。周期巡检由专职检测组以各类检测仪器完成;状态分析与故障诊断依据周期巡检的历史数据及利用较高档、精密的诊断仪器测试由专业部门和人员完成。
设备异体监护的目的主要是以提高设备维修质量、保证设备安全生产、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开展设备的状态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积累经验和必要的数据,建立企业标准及运行劣化设备的故障诊断,做好设备状态修的前期准备工作,逐步实现设备修制的改革,使设备维修由计划维修制向预知维修制逐步、稳妥地过渡。
二、设备异体监护的具体实施方法
设备异体监护实施的具体方法就是;在落实设备异体监护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从设备的状态检测入手,逐步开展设备的故障诊断,及时搞好设备的故障预测和设备状态预测工作,加强设备巡回检查和状态巡查力度,对异常设备测试记录进行及时分析,查找故障部位,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故障维修工作。由于油田各采油厂地质情况和设备类别等的差异,设备异体监护维修在具体操作上各厂有所区别,目前油田共有214台注水泵实行了异体监护维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甲、乙方的双赢。
采油一厂53台注水泵的异体监护、维修保运(20台大港泵,7座计量站26台单体增压泵)98年交由特修厂实施注水泵异体监护维修。在此期间根据地质注水调整的变化,双方适时调整监护目标和条件,特修厂为落实合同承诺,提高服务水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解决了生产中许多困难,不但保证监护泵正常运行,还积累了设备上的技术革新改造,降低监护成本。
采油五厂在注水泵异体监护维修试点工作中,紧密结合自身开发地质实际,在注水压力逐年上升,设备老化日趋严重,造成故障停机率高,正常维护保养困难加大的情况下,在2000年开始分别对全厂82台注水泵与有关厂家签订了《增注泵异体监护维修合同》,充分依靠其机加工能力,使维修时零部件供应得以保证。同时在合同中明确了甲已双方责权利,明确要求乙方在前线各油区泵站住人,24小时有人值班,每天对运行中增注泵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以保证随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并在合同条款中对设备技术指标进行了明确,要求设备完好率达到95%,设备运转时率达到87%,完成地质配注率达到90%,故障停机率小于0.6%,一、二保对号率达到100%,以上指标采用月度考核,每降低1%扣减相应费用。
采油二厂针对134台柱塞式增注泵;55台单体柱塞式增注泵。由于增注设备较多,专业维修人员、专业维修设备、维修手段都难以适应生产需要,因而造成维修更换配件费用较高,仅2002年消耗配件627.28万元,平均单泵3.32万元。运行时率在85%左右,设备完好率为89%的现实情况。厂设备管理部门首先对采油四矿增注泵的台数、注水压力、使用年限、当前运行状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对采油四矿35台增注泵进行异体监护招标,并且制定了针对甲、乙双方的《设备异体监护维护维修考核办法》,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了监护维修厂家,并明确了年承包费用及要求设备监护方要严格执行《设备异体监护维护维修考核办法》,厂注水队安排专人负责跟班监督,检查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验收维护效果,每月组织考核一次。监护方配备监护人员5名、车辆1台。监护人员居住点设在厂注水队,便于互相联系。109#、110#增注站各安排值班人员1名。35台泵实行24小时连续监护。监护方式为昼夜巡查2遍,如遇突发问题监护人员2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处理。自2003年6月份实施监护以来,目前35台注水泵运转良好。
采油三厂经过多次调研,根据生产实际,本着成本节约、方便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等的原则,2004年2月份起,对文明寨油矿、马寨油矿、卫东采油区和古云采油区四个生产单位的共44台增压注水泵委托油田特车修造总厂七分厂进行为期一年的异体监护管理。
监护内容包括:泵的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例行保养)、压力等级的调整、泵的大修等。
监护范围包括:自注水泵进口法兰至出品法兰及皮带护罩等。
考核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达到99%以上,一、二保对号率100%,容积效率90%,完成地质配注率90%。
监护协议要求:监护人员每天至少对所监护设备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每天的监护情况做好记录。实行月考核、月结算,结算按设备实际运行台数计算(备用泵也在监护范围但不结算),费用1350元/台。
三、开展设备异体监护取得的经济效益
通过在油田开发系统开展注水泵异体监护工作试点,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1、减少了生产管理环节。异体监护是设备管理机制上的一个创新。即通过与设备专业化制造、维修厂家的结合,委托技术能力强的单位对连续运转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实行监护、保养、修理一体化服务。由于实施了监护单位对设备的直接监护,使用单位减轻了技术人员简单重复的协调、监督、处理工作量,也减少单位间的协调处理工作量,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抓好生产经营。
2、保证了配件质量和修理质量以及维护、保养、修理的及时性,缩短了维修周期,提高了设备完好率。监护单位既参与了设备的直接管理,又是设备维护保养所需配、附件的生产制造单位,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信誉,达到与设备使用单位长期合作的目的,促使经营者对施工质量、配件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力度,有了长远的打算。
另一方面,监护质量由设备使用的基层单位按监护协议内容要求直接实施考核,监护单位对所监护设备的责任心得到加强,维修、保养、修理质量得到了提高,设备得到了及时修理,提高了设备完好率。
3、降低了生产成本。设备异体监护是根据生产管理实际,多方考察并认真统计设备历年材料消耗和管理费用后,在同监护单位多次谈判,本着双赢原则而实施的;并且监护是对所监护单位的所有增注泵,而结算是按实际运行台数计算,既有效保证了备用泵的完好和注水需要,又使费用构成更加合理。不但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材料费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4、拉近了使用现场与制造的单位的距离,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设备的技术升级。由于监护单位直接参与设备的管理活动,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了解,对设计、制造中出现的技术缺陷得到及时准备的反馈,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和改进方案,对症下药,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5、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采油一厂53台泵年降低维护费用200余万元,设备利用率提高了3.5%。采油五厂通过实施增注泵监护,设备利用率上升了3个百分点,年增加注水量7.5万方,年创效80余万元。采油二厂实施异体监护后,35台增注泵运行时率达到93%,超过监护前3个百分点;增加有效注水1.5万方;一保、二保对号率达到100%。维修费用平均每月降低材料费用5.59万元,运行全年可节约60万元。采油三厂在开展三个月的异体监护实践后,普遍感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都有较大提高,设备维护费用也明显下降。
总之,通过在注水设备上开展异体监护维修,提高了设备完好和利用率,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注水时率,增加了有效注水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综合效益比较显著。
四、今后改进的几点建议
经过几年来油田开展设备异体监护维修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甲、乙双方在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认识上还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沟通,以寻求一种管理模式的共同点,追求更好的双赢经济效益。
2、在设备现场日常工作中,对质量技术要求双方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改进。如部分设备例保、一、二保对号率、“十字作业”等。
3、设备全过程异体监护的维修保养记录档案,配件和材料消耗明细等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