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化企业中的设备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8468 次点击
张新生李金印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六五”期间投产的大型水泥骨干企业,目前拥有日产4000吨熟料生产线两条,所属矿山日产石渣1.5万吨,拥有八台WK-4A电铲,两台AtlasCopco钻机,三台Hausehaire钻机和两台KY-250牙轮钻机,一台H-55液压铲,两台O&K碎石锤,两台锤式破碎机,一条9.8Km的长皮带,五个转运站,二十台BJ-374矿车,十五台北重3305B矿车,设备性能各异与老化,产量增加,增加了设备管理难度,为此我们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适应生产需要。
设备管理的系统化,要求坚持“设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技术是动力,人员是根本”的方针,推行以人为本,全员管理,设备运转率指标分解承包,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同时健全管理机制,使设备管理步入制度化、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轨道。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
“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体系是设备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仅从中了解设备的使用性能,掌握操作要领,而且能够实施有针对性的具有其特色的维护和检修方案,充分发挥潜能。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认真记录设备的性能指标,详实记录各种备件的更换时间、损坏原因以及检修所需时间,更换周期,这些对我们的计划检修、备件储备都具百益而无一害。准确的管理档案更是确定大中修周期及内容的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档案管理是指引设备管理前进的航标灯,促使设备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
在矿山车间,我们对所有设备都进行注册登记,详实记录技术档案,对每一个零件进行相应追踪记录,易损件的更换周期一目了然,更加合理的安排计划检修。通过系统分析矿车的性能指标,分别对不同车型进行了不同的满载系数考核,仅此一项,每年节约资金近70万元。
2、加强维护保养
设备的正常运转,首要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谁主管,谁负责。“刀不磨要生锈”维护保养更如此。每一个注油点每天需要加油100g,就必须每天加油100g,而决不允许在10天后一次性加油1000g,在润滑保养上杜绝简单的加法运算,为此岗位工必须真正负起责任。
自检自修的内容要切实可行,一丝不苟。岗位工发现问题后及时汇报,采取必要措施防患未然,同时交接班记录必须详实客观,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带病作业。
在矿山我们把维护保养分解到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我们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考核,将检查与考核的结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促进职工的工作热情,收到了良好效果。
通过实践,我们避免了类似电铲起重臂开裂等数起重大事故的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表彰先进,弘扬爱岗敬业,鞭策职工积极上进。
3、计划检修是头等大事
设备的正常使用,操作、维护重要,检修更重要。由于产量、质量等因素,设备停机时间逐步减少,我们的检修工恰似“110紧急警务”奋战在抢修现场,油泥、汗水、尘土混在一起,确实感人,设备管理却事倍功半。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我们实施了计划检修,提前预支检修,各部门联合行动,每个机台定期详实汇报运转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检修计划,技术员不定期的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机台的检修计划汇总到工段,经过认真分析拿出解决方案,再将任务布置到检修班组,根据生产情况实施检修。检修时技术人员亲自到场,严格把关,最后由技术人员与岗位工共同签字验收,实现互相监督、相互制约,由三家共同对检修质量负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劳动强度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运转率,保证生产。
矿山进行了长时间实际操作,收到了不可低估的效果。采矿工段主动出击,进行计划检修,将每个料堆停机时间从3h降到0.64h,设备运转率由35%提高到60%。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由18万元减少到4.9万元,充分证明了计划检修的重要性。
4、红旗机台与岗位能手评比
“模范与榜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通过实行评比机制,极大促进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聪明才智,维护好自己的设备,干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提高设备的运转率,更有效的完善设备管理工作。
评比务求公开、公正、公平,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红旗机台的评比同时考核运转率、维护保养、环境卫生、工作态度与工作作风等方面。
在矿山我们对所有设备全部进行评比,对全体职工进行考核,奖罚分明,每月对评选结果进行张榜公布,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收到了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理想效果。
5、充足备件是胜利之本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我们对备件进行细致分类,总结出每一种易损件的使用周期,在合理控制库存的前提下备足、备好备件,做到“手中有粮心不慌”。
与此同时,与供应部门密切合作,共同保证备件质量。对于那些非易损件也要适当储备,以防不测,但要严格把握数量。
在过去的时间里,矿山车间对大、小件,易损与非易损件区别对待,合理储备,保证了生产,降低了库存,每年节约资金近30万元。
6、技改技措、修旧利废
对于结构简单的易损件,自己加工,即保证生产,又节约资金。极力推行修旧利废,分类处理更换下来的备件,堵住因备件使用导致的设备损坏停产的漏洞。对于确实有修理价值的零件进行彻底修理,以备后用。我们鼓励大家对设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技术革新与改造,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也为职工创造学以致用的条件和机会。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物尽其力,杜绝浪费,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在矿山,我们已经对所用的120种小型备件自己加工,如电铲用的开斗夹板等;对于更换下来的液压油过滤后再进行润滑电铲等设备的销轴等。同时还对设备中的60种备件及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每年实现经济效益70万元,降低了成本,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7、进口设备的易损件推进国产化
进口设备的性能与使用寿命远远超过国产,但其备件价格昂贵,周期长,质量问题更难以解决,耽误生产,甚至“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为此不得不改变以往做法,变被动为主动。全力推行易损件国产化。同时国内生产能力日益提高,产品质量可与进口产品抗衡。推行备件国产化之后,保证了供货周期,生产、维修成本也得到相应控制。
在矿山,我们对进口钻机的滤芯首先进行了国产化,而后对其浮动联轴节、钻头、冲击器等40余种备件进行了国产化,每年节约开支40万元左右。
8、设备管理要对生产成本负责
企业以生产商品为手段,获取丰厚利润为目的,只有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才能获取更大效益,设备管理同样能够促进成本管理的有条不紊,制定经营管理的成本目标,建立成本预算与细化管理,成本及其效果分析,设备管理中的经济风险以及成本评估机制,是实现对成本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
矿山采用了倒推计算的方法对成本控制,通过月产量计算出生产成本,再分解到备件、材料、修理、工资、劳保等项目中,而后量体裁衣,适当支领备件,用好资金,各方协调连动,共同完成成本管理。
9、加强职工技能培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相当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位职工学到一门技术,我们就多一份力量去完成生产任务,“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保证生产。通过平时对职工深入浅出的专业培训,并且创造机会让他们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对他们进行不定期的测试考核,并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从而促进大家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反复的培训、实践、考核,逐步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圆满完成生产任务。
在矿山,我们分别对检修工、岗位工分阶段的进行了钳工、电工、起重工以及液压、气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与考核,使岗位工具备了简单的维修本领,检修工具备了相应的设备操作技能,以及检修液压气动故障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了共同参与通力协作的综合管理。
10、设备管理服务于安全生产
生产以设备为基础,而安全则是生产与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证,离开了安全就毫无价值。“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设备的运转处在一个动态之中,时刻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我们必须时刻抓紧安全这一重要环节,在平时的维护保养、计划检修、职工培训中无时不刻提到安全,讲到安全,考虑到安全,做好安全。当设备与安全冲突时,设备必须服从安全,降低设备事故的发生机率,同样是设备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矿山我们采取“第一责任人制度”以及“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首先确定第一责任人,全部责任整个过程的安全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三违事件”。在技能培训中也进行严格训练与考核,对于无视安全的职工进行说服教育甚至处罚,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了设备安全运转1000天的收获。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形式下的国有企业必须对设备管理更新观念,探询适合自己生产发展实际的管理体系,使设备管理更促进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是企业的主人,必须认清形势,以人为本,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管理发展中去,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积极主动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为企业的腾飞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