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构建支撑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平台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9921 次点击
陈雪飞,牛志明
摘要:介绍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建局10年来的基本情况;从形成有江西特色的设备管理工作模式、建立较完备的筑养路机械设备体系、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水平、建设高素质机务人员队伍和促进设备管理工作良性循环五方面,介绍了10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先进经验。
关键词:高速公路;平台;设备管理;筑养路机械设备体系;维修保养;人员队伍;创新
中图分类号:T273.4文献标识码:B
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是隶属于江西省交通厅,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收费等工作的事业单位,现有职工2400余人。自1993年建局以来,我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积极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西实际的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路子,建立了江西高速特色管理模式,开创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的新局面。10年来,全局建设、管理的高速公路里程从100多km增加到近800km,累计为国家征收车辆通行费近30亿元,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5月18日,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0年来,我局在艰苦创业的历程中,始终重视挖掘设备潜力,加强设备管理,为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未发生过重大、特大机械设备事故。1995年、1997年和2000年分别被评为全省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省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截至2002年底,全局共有筑养路机械设备443台(套),车辆262台,检测试验仪器(设备)145台(套),设备资产总值2.6亿元。全局设备(车辆)累计创造产值2.66亿元,提取设备折旧费4600多万元。2002年设备完好率98%,使用率77%,节油率6.7%,设备(车辆)新度系数为0.77。
一、打好一个基础,坚持完善制度,形成有江西高速特色的设备管理工作模式
无论是高速公路建设、养护,还是收费工作、路政管理,都离不开设备(车辆)。“高管局的工作一半是在车上开展的”,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设备管理工作在我局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局党政领导从建局时就提出,要切实打牢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设备。
经过10年的艰苦拼搏和探索总结,我局在设备体系和设备管理上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优势,积累了一套比较完整清晰、适应实际情况的管理经验。这就是坚持“统一管理、分散使用、集中维护”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实行领导重视与制度落实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设备竞赛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综合检查与平时抽查相结合、车辆保险与理赔相结合等“五个结合”,以及其他各项行之有效的几十项制度。这是全局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2002年下半年,局机务处组织一批中、高层技术骨干参考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对全局设备管理工作制度、规范、规程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编印了《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机务管理制度汇编》、《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机务管理实用手册》、《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设备(车辆)安全操作规程和例行保养规范》等系列丛书,对江西高速特色的设备管理模式、制度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使其更具操作性、实用性、指导性。目前,该系列丛书已成为全局机务人员的工具书。
二、把好两个关口,坚持优化配置,建立较完备的筑养路机械设备体系
1.合理谋划,把好设备选型关
根据施工要求、养护等级、环境保护、质量标准以及回收成本等因素,优化配置工程养护设备(车辆)是设备管理人员首要的任务。在采购昌九、九景、昌泰、泰赣等高速公路的养护设备(车辆)和有关大型设备之前,我们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反复比较选择、论证,制定最经济的组合方案和选型方案后,再拟定采购计划,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货比三家,把好设备采购关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无论是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我们首先将采购计划报局长办公会或局务会讨论批准,然后由纪检监察、财务审计、计划工程、机务供应等部门组成采购、评审小组,通过电话询价、网上查询、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比较,整个采购程序按照《政府采购法》、国际惯例和厅局有关设备采购程序进行。最后由采购评审小组评定,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审批。重大采购项目报经局党委会议同意后再签订合同。
我局设备(车辆)已从建局伊始的十几台(套)增加到现在的700多台(套),筑养路机械设备的保有量和使用量迅速增加,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筑养路机械设备涵盖土方、路面和桥梁施工、检测试验、运输、绿化、清障救援等各个方面,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性能优良、满足需要的装备体系。
三、坚持强制维护,不断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水平
1.建立三个维修中心,实行集中定点维修
为便于设备(车辆)的维修,我局投资几百万元设立了南昌、共青、蔡岭三个定点维修中心,全局50多个单位的车辆(设备)按地段分别在三家维修中心定点维修。设备(车辆)大中修严格按照《维修中心管理办法》,由机务处、维修中心、使用单位三方进行技术鉴定,确定维修项目,分析事故原因。实行维修统管制,防止了乱拆、乱修行为,堵塞了漏洞,降低了成本,强化了廉政建设,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专业维修人员。现在,南昌维修中心不断增强修理能力,提高修理质量,已开展对外服务;共青维修中心还分流精干力量参与了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现场的维修保养服务。
2.严格“三定”制度,例行保养常抓不懈
我们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实行了“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管理制度,将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规定日常管理必须坚持“五个不放松”(基础管理不放松,例行保养不放松,设备交接手续不放松,工期任务不放松,现场维修不放松);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全面管理与关键环节强化管理相结合,单机管理与成套管理相结合,用、管、修相结合)。实行“三定”制度,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机务管理人员和驾操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机务员、驾操员队伍的稳定,减少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车辆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我们全面推行了例行保养制,在局属各单位普遍推广例行保养小组的工作经验,建立例行保养监督检查机制。每天督促驾操员做好出车(机)前后的例保工作,每周对所有设备的例保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例保和一级保养范围内的小维项目或其他修理项目,能自己解决的立即进行修复,否则送维修中心修复。维修成本明显降低,大大延长了设备(车辆)的大修周期。
3.实行单机(车)成本核算,奖惩制度落实到位
我们将单机(车)成本核算与驾操人员的津贴、奖金等挂钩,充分调动驾操人员的主观能动J睦,增强其爱车例保、节能节材的自觉性。对于因违规造成交通、机械事故的驾操员以及失职的机务管理员,给予严格的处罚和处分;对于设备(车辆)运行正常,使用在30万km(5000h)以上无大修的定岗两年以上的驾操员,给予一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