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好点检定修管理 为企业发展振兴提供强有力保障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3272 次点击
赵长旭王文丰
一、铸钢厂概况
鞍钢机械制造公司铸钢厂从建厂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多年来,几经发展、改造,铸钢厂现已拥有固定资产2.4亿元。主要设备83台,其中主要技术装备有2座20吨电弧炉,1座40吨IF—VOD精炼炉,1座10吨电炉,1套一机两流水平连铸机,7座大型铸件热处理窑,60余台起重机。
铸钢厂年产钢18万吨,其中作为主要产品的大型铸钢件年产1.8万吨(最大单件重量140吨),钢锭年产2万吨,连铸坯年产14万吨。产品分别用于军事、桥梁、国内外水电站、火电站配套设备上,并出口到7个国家和地区。铸钢厂年产值5亿元左右,创利润在千万元以上。
二、铸钢厂设备状况及点检定修制发展过程
铸钢厂生产性质同属于大型炼钢厂的模式,炼钢从电炉—精炼炉—铸锭—水平连铸,属于短流程工艺,生产过程中哪怕是某一个小环节的设备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导致连续生产过程中断,给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从工艺方面看,由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超低碳不锈钢及高合金钢等钢种在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铸钢厂又属于特钢厂,产品质量对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突出。
以上两种情况都对铸钢厂设备的技术指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然而,铸钢厂主要的设备是九十年代初的装备,自动化控制程度较低,故障频繁,检修强度大,影响生产时间长,维护费用高,又由于九七年以前设备管理基本属于事后维修(五年来故障对比表),设备方面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铸钢厂的生产。
铸钢厂主要设备近五年故障热修台时统计表
单位:小时/千吨
九七年铸钢厂设备管理系统针对铸钢厂设备现状,从加强管理入手,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去弥补设备上的先天缺陷和不足。在认真分析、学习宝钢点检先进管理方法后,结合铸钢厂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点检定修制,经过在主体设备上实施检验,取得了理想效果。
(一)转变思想观念,实行点检定修制,设备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
以前,我厂在设备管理上是实行计划检修和故障后修理模式,思想陈旧、手段落后,不能与铸钢厂整体发展形势相适应,造成设备工作十分被动。97年经过缜密分析和思考,厂决定实行点检定修制,设备管理以预防为主,在防止故障产生上下工夫,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压缩热修时间。尽管当时有的人不理解,认为点检定修制不适合铸钢厂群体操作的设备。但经过统一思想后,我厂果断地实行了点检定修制,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了显著效果。在实行点检定修制管理以来,设备热修时间从3小时/千吨钢降至0.5小时/千吨钢,今年热修时间已经趋近于零,使设备得以长周期稳定运行,转变了设备管理的被动局面,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比如:连铸机连续三年实现三个零的目标,即零故障、零缺陷、零耽误。
铸钢厂五年钢产量、维修费、热修台时对比图表
单位:千吨、元/千元、小时/千吨
(二)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可靠运行机制,保证点检定修工作顺利实施
为全面贯彻好点检定修制,我厂对设备系统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点检站。点检站按生产作业线分为三个作业区,分别设置点检长。各车间设立专、兼职点检员,专门负责车间点检工作。厂又成立了动检车间将分散的检修人员集中管理。经过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保证点检定修制顺利实施的构架。与此同时,我们还明确了点检方、检修方和生产方的责、权、利关系,为点检定修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深化点检,贯彻制度,严格考核,为开展好点检定修起到了保证作用
点检定修工作开始后,铸钢厂对各类点检制度和点检标准进行了全面建立和修订,使机台点检覆盖率达到100%。近几年,还进一步完善各类点检卡,并且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与标准,使点检定修制工作在执行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考核上决不手软,做到奖罚分明,保证了点检工作顺利进行。由于管理到位,现在已达到了时时有检查、处处有负责、事事有管理的标准。几年来,各车间都能以新颖、见效的方式开展点检定修工作,并总结出各自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例如:动检车间维修人员走出休息室,改变坐等报票的维修观念深入到炉前,实行跟踪检查;运转车间维修人员实行区域承包,把点检定修制工作落实到人头,对设备全过程跟踪;连铸车间维修人员在连铸生产过程中,运用全过程巡检,及时处理缺陷以保证拉坯连续,并严格考核违规人员。
(四)提高设备保养质量,解决设备点检定检定修中的新问题
设备保养和设备点检在设备维护过程中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设备运行向良性发展。我们在抓好点检工作的同时,决不放松保养工作,尽可能把设备的一些小问题在保养过程中得到解决,为了抓好保养工作,首先,我们重新修订了设备保养标准和考核细则,这对保养工作质量的提高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强保质量。其次,加强设备保养的内在质量,在保养中最大限度地解决设备缺陷,减少了设备检修时间。
(五)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保证点检定修质量
开展好设备点检、保养工作的同时,更要抓好设备定修工作。我们在总结以往定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了相关组织与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规范定修制度,逐渐形成了有铸钢厂特色的点检定修制模式。即定修前认真酝酿、准备,及时召开定修计划会议,背靠背制定点检定修制计划,面对面讨论平衡各类项目,做到缺陷项目准确、细致和有针对性。在定修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车间领导及专业人员现场跟踪,靠前指挥,实行定修质量三把关,保证实现设备定修后三个零的目标,即零故障、零缺陷、零耽误。对定修后出现的问题采取三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明不放过、措施不实不放过,认真分析考核,保证定修从计划—实施—验收—运行—总结—点检—再计划这一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了设备定修工作稳定、持续的开展,为生产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铸钢厂近五年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
单位:千吨
三、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模式化,为企业振兴提供强有力保证
今年以来我们总结几年来点检定修制的经验和不足,将设备定修制向深化、细化、模式化方向发展,形成系统管理工程。
(一)建立以点检定修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1、几年的点检定修工作的实施,我厂取得很大实效,大幅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和维费用,为生产顺行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能源和原料价格的上调,使得生产成本上升,迫使生产上依靠打规模战来获得利润。降低成本,全面预算维修费用,合理使用降低维修费用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严格管理,充分发挥、挖掘设备生产力的潜能,保证运行质量,提高设备升级和完好,使设备管理上水平,创一流,就必须将点检定修管理更加深化、细化和规范化。
3、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厂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检修人员人数到今年减员近30%,而新设备、新技术又不断的增加,如何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定额准确,提高整体检修人员素质势在必行。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即:点检定修模式化。
(二)探索和实施设备点检定修模式化的道路
今年初,我们开始研究和制订设备点检定修模式化,并组织设备专业管理人员拟定“模式”平台,以“四定”即:定项目,定人员,定时间,定费用为模块,实现以点检定修模式化拉动三级点检的实施;以点检定修模式化来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保证生产顺行;以点检定修模式化增加降低成本的手段和渠道;以点检定修模式化额定出检修人员的合理用工;通过点检定修模式化达到将设备管理的某些内涵延伸到成本管理、定额管理的系统工程管理。为了推动和检验此项工作的良性进行,我们系统地采取了以下措施:
1、责任明确,手段先进,层层落实三级点检制
①重新调整三级点检组织机构,深化区域负责、分片承包制度,层层落实点检责任,设立了区域负责、分片承包一览表、区域分工平面图,使各部门责、权、利清晰、明了。
②确定了设备三级点检(使用操作设备人员和维修者,车间兼职点检人员,厂专业点检人员)路线图,点检方位图,进一步明确点检内容、点检手段、点检周期、点检标准。充分发挥向导作用,弥补点检人员经验、素质的参差不齐,保证点检的质量和准确度。
③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如:红外线测温仪、测振仪、测速仪、望远镜和电流电压平衡仪等对重点、要害、关健部位进行精密点检,解决和弥补靠人的感观不易发现的潜在隐患,极大地提高了点检的精确度,为设备劣化、倾向性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加强管理制度,保证点检定修模式化的质量
①分别建立了点检定修制模式化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流程图,建立重大隐患反馈卡和处理卡,建立了四定工作卡等等。
②通过对设备动态的三级点检记录,使用操作方、检修方、管理方分别制定定修缺陷项目,面对面共同研究确定定修计划。检修方根据计划编制定修模式,即:项目、人员、时间、费用卡,并上报材料、备件计划,向下下达任务书。并且管理和检修方领导深入现场跟踪实施情况。
③每次定修后召开定修总结会,共同对照定修计划与实际发生情况找差距,对设定模式与实际有偏差给予纠正和调整,使定修模式更加准确、趋近实际。今年1-4月定修模式在电炉、水平连铸主要天车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最明显成效体现在1#炉、2#炉及27#天车定修上。
(三)点检定修模式目标
1、减少故障,缩短设备停机时间,力争实现三个零目标,既零耽误、零缺陷、零故障。
2、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创造设备升级条件,力争实现主体设备可开动率、完好率100%,1—4月份以来两项指标分别为98.25%和98.73%。
3、进一步提高维修工人技术水平,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用工定额合理,弥补检修人员短缺的瓶颈问题。
4、实现维修费全面预算管理,我们采取将维修费指标下发到专业人员和车间,层层有指标,人人有责任,每周和定修前车间、科室要做好维修费用的预算,减少备件、材料的超储,压缩资金占用额度,对物流从计划—入库—发放—使用方位过程有记录,做到物流有痕迹,达到合理利用,降低维修费,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稳定的设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