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供水系统设备的优化运行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2704 次点击
侯新军1,陈揖国2,王恺3
摘要:油田矿区供水系统的设备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综合分析了矿区供水系统的需水规律,介绍了优化设备运行和下泵深度的措施;并通过应用节能新技术,优化了设备的运行工况;总结了取得的节能效益。
关键词:供水系统;设备;优化运行;节能;新技术;效益
中图分类号:TU991.61文献标识码:B
河南油田是一个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的大型采矿企业,其供水系统承担着油区20多个单位,八万名职工家属用水的供水任务。全矿区38口水源井分布在油田生产及生活区内,水资源开采量为5万m3/d左右。
自1972年油田开采以来就开始了供水系统的建设,随着油区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管线锈蚀,阀门老化,跑、冒、滴、漏现象频繁发生,水损失量较大,设备管理有一定难度。
油田矿区供水系统的设备管理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我们不是简单地进行设备更新,而是通过对能耗的综合分析,进行设备的优化运行,合理安排设备运行方式,采取挖潜增效措施,达到改善设备性能,提高系统效率,实现经济运行的目的。
一、进行需水规律的综合分析,优化设备运行方式
对矿区生活用水系统需水规律的分析研究是降低能耗最基础的工作,可以通过掌握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需水量,制定合理的供水制度。具体作法是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配水管网系统监测点,每天收集各点的数据,绘制油田矿区需水变化曲线图,如黄山水处理厂用水量规律性表现为典型负荷曲线,该负荷曲线分为年负荷变化和日负荷变化两类,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早晚各有一个高峰,中午有一个次高峰。掌握了这个用水规律后,我们改变过去不论季节和时段设备运行数量固定不变的方式,根据负荷的变化规律来制定供水方式,即控制水源井泵的运行数量(见表1)和二级泵站的设备运行数量(见表2),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又降低了能量消耗。
表1一级水源井泵运行方式一览表
表2二级泵站的运行方式一览表(8月)
二、进行地下水资源监测,优化下泵深度水资源
监测工作主要包括监测网点的设置和监测制度的制定,通过监测为水量平衡提供资料,可以指导如何进一步挖掘水源潜力。
38口水源井中的33口安装250QJ型潜水泵五口安装8JD型深水泵。通过对一级水源井的监测,发现23口水源井水位下降现象严重,单井产水量逐年降低,水井单耗上升。如五一村9号井和魏2号井与开采初期相比,水位下降近l0m。为此,我们根据井下水位的具体情况确定下泵深度(见表3),避免了井泵的干抽现象,不仅提高了单井产水量,而且降低了单井的能耗。
表3水源井情况表(选其中9口井为代表)
三、应用节能新技术,优化现有设备的运行工况
我们把相对紧张的资金投入到节能新技术的应用上,对现有设备进行针对性改造。
1.原来水源井的现场是通过一块电流表监测水泵的运行状况,监测数据单一,水池水位亦由人工控制。为此,我们采用遥控、遥信、遥测对水源井的电机电流、电机壳温、泵出口压力、流量等进行遥控,基本实现输水系统的自动监控。
2.原来的二级泵站供水离心泵采用就地控制,水泵的启、停不是完全根据实际用水量和管路压力的变化来调节,而是人工操作。进行变频调速改后,实现了对二级泵站供水离心泵的自动控制。
3.针对因供水管网管线锈蚀、阀门破损严重导致跑、冒、滴、漏频繁发生的情况,在供水系统的设备及管网上应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如对泵进行振动监测与诊断,对管道系统进行腐蚀测与诊断,对设备和管网的运行状态掌握得较清楚,有针对性地检修,减少了维修时间,避免了过剩维修。
四、节能效益分析
1.通过对一级水源井的监测了解每口井的具体水位,有效地控制下泵深度,基本上杜绝了井泵的无功作业,提高了井泵的作业效率。全年用电量520万kW"h,与2002年相比,下降16万kW"h。
2.合理调整一级水源井泵及二级泵站设备运行方式,根据需水规律按时间段调整设备的运行数量,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控制供水总量。全年用电量为193万kW"h,与2002年相比下降20万kW"h。
3.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监测与诊断工作的开展,明显减少了设备及管网的紧急抢修次数,降低了零部件的消耗和人工及维修成本等,提高了设备的开工率,节能5%~15%,全年可节电35万kW"h。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