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无”设备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3636 次点击
赵运达安景祯
摘要:通过规范化组织结构管理、设备现场管理、维修管理和备件管理,以及建立激励机制,全员参与实施“四无”设备管理,有效改善了设备管理基础状态,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四无设备管理规范化效益
1前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能力,归根到底是管理能力。只有不断强化管理,才能保持企业持续赢利的能力,提高企业效益。众所周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外先进的以设备管理现代化为目标的设备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不断走进中国,对促进我国企业在管理理念的生成和管理实践上的深入起到了强力催化剂的作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青州卷烟厂经过对企业管理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结合我厂生产实际,提出了“四无”设备管理,通过贯彻实施有效提高了企业效益。
2设备管理“四无”的内容和含义
“四无”设备管理是在“全员设备管理”思想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提炼总结而成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即:无灰尘、无油污、无故障、无缺陷。此管理法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不断规范化,以预防维修和维修预防相结合为载体,实现前“三无”,并不断检查评估效果,最终达到无缺陷的目标,即: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规范化与严格考核是“四无”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规范化的范畴为组织结构规范化、设备现场管理规范化、维修管理规范化、备件管理规范化等。严格考核是实施“四无”设备管理的重要保证。
3“四无”设备管理的保障措施
3.1组织结构规范化保障
健全设备管理网络,设立三级管理人员,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责,按责定员”的原则,配备相关人员,设备管理做到了厂级有人抓,车间基层有人管,分管厂长、设备主任、设备管理员各负其责的生动局面,为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证。
3.2设备现场管理规范化保障
设备现场管理主要是指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和润滑管理等等。我厂在尊重技术、尊重科学和鼓励全员参与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基础上,对现场设备进行分解、分析,并按照“清扫、清洁、点检、润滑、保养”顺序进行操作。将制丝线设备按工段、卷接包设备按单机制定了操作点、操作人、操作内容、操作方法、操作标准、操作时间和周期等,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并使之可操作、可检查评估。在现场管理中形成“闭环式”管理,即:工人在清扫、清洁设备的过程中进行点检,并自觉地检查设备问题,在检查中遇到手工润滑的部位,顺手按照润滑“五定”进行润滑。在点检检查中,如果发现小的异常且无须停机时,现场操作者随手加以保养、维护,无须等专职维修人员来处理。当出现异常严重,须停机处理或操作人员不能处理的内容,以报告单的形式反馈到维修管理环节,避免漏洞。
3.3维修管理规范化保障
多年来,烟草企业像大多数机械企业一样,一直沿用“二年一大修,一年一中修,半年一小修”的设备维修模式,设备维修费用资金严重,生产成本提高,为此我厂在将军烟草集团提出“终身无大修”口号的基础上,借鉴其先进的维修方式,并不断创新,搞出了符合我厂实际的维修模式。
3.3.1保养班根据烟草设备的固有特点,我厂设立中班保养班模式(16:00~00:00),设备全线停机,将当天点检检查中出现的,异常严重操作人员不能处理或须停机处理的设备故障隐患进行解决,有效做到预防维修。
3.3.2设备总成维修此维修方式为借鉴将军烟草集团的维修方式,就是把设备的关键部件——零件组合正常的部件替换下来,进行机外维修,生产设备可以不停机持续运行。此方式虽然可能增加一定的备件存量,但有效保证了维修质量,并使维修人员的时间分布更合理。
3.3.3设备轮修就是将卷接机组、包装机组设备每月分别停机一台进行维修。修理前,结合设备平时运行情况,对其进行全面调查,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有效作业率、设备完好等方面对设备性能进行认证,做好修前调查报告,为制订合理的修理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维修方式,我厂卷接包设备彻底取消了大修制度,进口设备MK9-5、超九卷接机组现已运行了10年,未对其大修过;进厂较早的国产ZJ17卷接机组使用至今已有8年时间,也未大修过。在保证上述维修方式的基础上,我厂不断加大全员基础保养力度,确保其效果,做到控制设备的劣化速度,为轮修和总成维修周期延长奠定了基础,进一步降低了维修费用。
3.3.4维修策略针对烟草设备特点,将设备进行了分类,并确定了不同的维修策略。对那些关键的而易于实现状态监测的设备,如各种电机、泵体,实施状态维修的策略;对制丝生产线设备采用保养班外加预防维修的策略;对于动作复杂、状态监测尚不成熟的主流程设备,如卷接包机组,采取总成维修和周期轮修预防维修的策略;对于那些非主线简单设备或备用设备(如部分动力设备)采用被动(事后)维修策略。
3.4备件管理规范化保障
为处理好因备件储存问题造成的保证设备维修和正常运行与减少成本的矛盾,我厂借助新上ERP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有利条件,结合原先备件“3A”管理法,即通过设备的ABC分类,对设备部件、零配件也按照ABC分类,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零备件,并赋予其不同优先等级,同时按照备件损耗规律,确定不同的库存类型,以备件条形码方式纳入计算机管理,做到备件ABC滚动管理和备件库存合理。实现关键件不短缺,不重要件零库存,有损耗规律和采购周期的件进入库存模型,无规律按照上下限黑箱模型操作。随着备件规律(损耗规律和采购周期规律)的逐步清晰化,黑箱中的备件逐渐减少,纳入科学库存模型的备件逐渐增加,零库存备件的种类逐渐增加,流动资金占用量逐渐减少,备件管理进入规范的、动态的良性循环。
3.5激励机制保障
建立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设备队伍素质,鼓励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的重要举措。我厂在组织结构方面开展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设备管理部门和车间设备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并动态管理;车间技术岗位如机电维修人员推行末位淘汰制,以民主评议和组织考评相结合,考核业绩在前两位的浮动一级工资。在现场设备管理方面实行三级检查制度,即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制定严格的检查标准,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责任部门发放限期整改通知单,并举一反三,对整改结果跟踪检查,对于未按要求整改的加倍处罚。
4效果
4.1通过有效维护和预防维修,设备完好、运行状态改善,制丝生产线故障停机率降低,卷接包设备有效作业率大幅提高,充分发挥了设备的综合效能,保证了设备质量,设备质量也保证了工艺质量、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效益。“四无”设备管理四年来,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连续100%;设备有效作业率从1999年的80.60%增幅到2003年的85.98%,提高了5.38个百分点;制丝设备故障停机率由1999年的2.77%降到2003年的1.72%,降低了1.05个百分点。
4.2通过优化维修管理和备件管理,降低维修费用,减少备件资金占有,使生产成本降低。“四无”设备管理四年来,在高速卷接包设备增加(ZJ17卷接机组增加4组,ZB25包装机组增加3组,GDX2包装机组增加2组)的情况下,维修费用下降15%,截至2003年底总维修费用为1054万元;备件库存由2700万元降至2400万元,减少了300万元。
4.3全员设备管理意识的不断强化,改善了员工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设备现场环境改善,企业形象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直接导致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
5结论
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时代,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设备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在已构筑的管理基础上认真研究设备管理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并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使我厂设备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李葆文,TNPM——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一条比较适应中国企业现状的设备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