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机械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5331 次点击
阎会绒
一般地说,机械费用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所投入的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大修费、日常修理费、安装拆除及进出场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保险费等。可以看出,机械使用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在工程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作为施工企业应该努力控制机械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要达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成本管理意识
一是领导专门负责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因为领导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组织协调作用、监督推动作用、决策作用、权威作用;二是广泛宣传。不但要宣传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规章、制度、办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更要宣传成本管理与企业乃至与个人的利益关系,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三是制订办法。有了可行的办法就等于拥有付诸实施的载体,一切管理活动有了可依的有效手段;四是奖惩兑现。成本管理的结果需要有严格的考核指标,最终按既定的办法予以兑现,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到奖惩都有数字依据,实现兑现的严肃性。
二、明确机械费用控制的依据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结合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预算,作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目标。所以内部预算确定的机械使用费总额是工程项目机械成本的控制依据,也是该项目机械使用费支出的最高限额。而具体作业层则以机械责任成本作为控制依据。
三、探索机械费用控制模式
使用机械成本与机上操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费用控制具体可以参照下列几种模式:
1.机上人员以机械责任成本为依据,实行工、料、机综合承包。在机械施工中,将人工费、可依照的机械物耗费用分解到工程数量中去,确定内部单位工程数量结算单价。可控的机械物耗费用一般包括:燃料动力费用、日常维修费(含配件费)、替换设备和工具损耗费、润滑脂和擦拭材料费等。机上人员可分配工费=完成产量x单位产量结算单价一可控的机械物耗费用。
2.对不能直接计算完成产量和机械物耗的机械岗位,则可以与附属辅助班组的分配办法结合执行,但必须在公开、公正、民主的基础上,分别按岗位职责、劳动强度、技术水平、个人业绩等制定考核标准和分配办法,防止人为性和随意性。
3.对不具备工、料、机结合承包的机械作业,可按照机械台班产量定额对机械使用中的可控物耗实行定额管理和控制,根据介理的节奖超罚比例进行分配。
机械工人可分配工费=实际完成产量(台班)×单位产量(台班)工费单价十(一)节(超)物耗数量x相应物耗单价x物耗奖惩系数。
四、盘活现有机械设备
在机械成本管理中,除了加强对自身机械的控制管理以外,还应当注意盘活现有机械设备。就是在满足本身对机械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将部分机械设备以台班的形式承包给内部作业单位或直接出租给外单位(含协作施工队伍),因此要确定机械内、外部的结算单价。这项工作由成本责任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中单价所用的耐用总台班、年工作台班、折旧年限、大修间隔期等技术经济定额须参照有关管理规定确定,燃料消耗、油脂消耗、动力消耗可按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其它工具附件等,按设备寿命周期确定消耗定额。一般机械台班内部结算单价公式为:
Ea=F+G+H+J+K+C+U+∑(M×N)
式中F—台班折旧费
G—台班大修理费
H—台班日常修理费
J—台班安拆及进出场费
K—台班养路、保险费及车、船使用费
C—每工作日人工费单价
U—台班定额工日
M—燃料、动力计划单价或内部预算单价
N—台班燃料、动力定额消耗数量
机械台班对外结算单价公式为:
Eb=Ea+Q+R+S
式中Ea—机械台班对内结算单价
Q—台班管理费
R—台班利润
S—台班税金
五、适度控制机械保有规模
企业保有的机械设备规模,直接决定生产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标的资格。同样,承揽的生产任务对机械设备的保有规模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任务充足时需要有相应的机械设备作保证,而当任务不足时,相对剩余的机械设备就需要寻找使用途径。因此,应当每年年初根据工程量及经营计划,初步确定年内机械设备的规模,合理安排各种机械的构成比例,如设备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机械能力,比如适度扩大机械设备的拥有量、外租机械(限于调遣距离远、工作量小、工期短的项目)等,但应注意避免进入机械越多越好的思想误区,杜绝盲目扩张。
六、认真做好基础工作
抓好成本管理必须以规范的基础工作为前提,控制机械费用也是同样道理,具体地说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基础工作:
1.正确界定机械使用成本,准确进行经济核算。这是管理和控制机械费用的重要环节,统计、计算资料和数据应务求准确。
2.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对机械责任成本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应按月、季等周期进行核算和分析,查找节超原因,寻求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措施,对确定的责任成本目标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责任成本的落实和控制。
3.重视机械管理。开展机械成本管理,要和贯彻、执行有关条例、规范统一起来,不能忽视合理使用、及时维修和规范保养工作,防止片面追求使用效益,杜绝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4.认真填报有关资料。要认真核算机械成本,填写机械成本核算报表。报表要规范,数字要真实,这样才能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