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适合我国国情的设备维修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28093 次点击
张友诚
摘要目前沿用于我国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考核指标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其考核重点在于总量及实物形态而不是效率及效益。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并且能与国际接轨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指标体系是实现设备管理与维修现代化的前提。论述现行指标体系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建立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要求。
一、前言
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稳定地增长使得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现状则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发展需要,与管理现代化的标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我国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实现现代化的障碍之一就是绝大多数企业迄今为止尚未建立起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信息系统,而设备管理与维修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又是阻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瓶颈之一。
我国工业企业现行的设备管理指标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自身特点加以制定并实施的,不同行业之间的指标虽有所不同,但是在宏观管理的指标体系上大体还是有其共性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指标为推动我国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行的管理指标体系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适合企业现阶段实际情况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指标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现行设备管理与维修指标中所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指标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制定并实施的,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重实物形态,轻价值形态
现行指标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是设备的完好率,所谓完好率通常是指完好设备在设备总量中的比值,完好的标准则由当时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加以制订。这是一项侧重于实物形态管理的指标。作为企业投资筹措的固定资产,设备同时具有实物及价值两种形态,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创造效益。如果设备利用率极低,甚至一天也不运转,其完好率肯定是高于利用率很高的设备。但是只有充分利用设备,才有可能为企业创造出效益。在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中,设备固定资产数额巨大,大量滞存的设备资产如果用完好率指标进行考核也是达标的,但这些完好的设备并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应有的效益,相反却占用了大量的资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设备的价值形态而非其实物形态,也就是应更加注重对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通过对设备的充分利用以提高其投资回报率。在此意义上,将完好率作为设备管理的首要指标是不适宜的。形成对照的是,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指标中并没有关于完好率的指标,因为只要设备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为企业创造效益,其状态也必然是良好(未必是“完好”)的。
除作为主要指标的完好率难以反映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外,全部指标中涉及价值形态的指标也明显偏少且不全面,如维修费用的构成比、维修费用预算的考核、维修费用在设备价值中所占的比例等涉及费用合理性及效率的指标都未能在现行指标中反映出来。
2.考核重数量,轻质量
在计划经济时期,考核指标的制定偏重于“量”而非“质”,这一点可以从对设备利用率的考核中反映出来。现行的利用率指标是以设备实际开动时间与按日历计算应开动时间的比值加以计算的。指标的评估依据在于实际开机时间这一时间量的多少,但是开动时间的“质”却被忽视了。如果设备在开动过程中处于空转状态或所生产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按照现行指标计算,这种无效开动时间是与有效开动时间同等对待的。因而,这一指标也就无法真实地评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效率及质量。对于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设备在开动中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否则,利用率再高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其他一些考核指标也有类似的重量轻质的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
3.缺乏系统性
现有指标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并未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考核仅限于其某一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缺乏系统性。指标体系系统性的缺乏也加大了在企业中实施信息管理的难度。
计划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有的指标对维修计划性的考核较少,反映维修工作的计划程度、企业内部维修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外委维修在企业维修计划中所占的比例、维修费用及工时的计划性等涉及维修计划程度的指标均未在现有指标中得到应有的体现。维修及设备管理中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职能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衔接与配套。
近年来,随着设备要素市场及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设备要素之间的互动及社会化协作的加强也使得我国企业原有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设备与维修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难以全面考核与评估设备维修管理中的费用控制、计划程度、劳动组织、物流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果。因而也就有必要对原有的管理指标进行系统性的改进,使之形成系统化的体系。新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既可用于考核设备部门的管理,也能够与企业其他方面的考核指标相衔接,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指标体系。
4.部分考核参数缺乏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管理指标的科学性与定量性,现有的维修指标中的部分参数即缺乏这一特性。如设备的使用年限、设备的利用率及设备故障停机率中的各项时间要素就难以准确定义。对设备价值参数的确定偏重于静态的考量而忽视了动态的发展,如设备原值这一参数就忽视了设备寿命周期内的价值变化,使得基于此的各项费用的计算难以准确地反映设备价值形态的实际情况。考核指标中设备残值的确定也缺乏科学性,目前许多企业都是根据计划经济时期各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统一按设备原值的3%~5%计价,这就完全背离了设备的实际价值。而“残值”本身就是一个不科学的术语,即便是折余价值为零的设备,由于使用条件不同,技术进步的幅度不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技术状态和市场价值,统一按一个标准计价是不科学的,在现阶段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以上仅仅是对部分现行考核参数的意见,实际上有待完善与改进的参数还很多,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建立新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指标体系的意见
完善和改进现行的考核指标及相关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由维修学会或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出面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并结合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
1.新指标体系设计的前提
(1)新的指标体系应该体现现代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特性
在借鉴国外设备管理与维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新的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充分反映现代管理的特性,与国际通行的指标体系接轨。为此,新的指标体系应该体现科学性,考核参数的制定应尽可能地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工业化国家通常以设备的有效度作为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重要考核指标,也是企业制定生产经营目标的依据。有效度的相关参数是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分别以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与平均修理时间(MTTR)表示,而这两项参数对于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考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易于量化,实施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相比之下,我国企业中使用的设备利用率通常是以时间为参数,存在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因而可操作性较差。又如设备原值是一项静态的参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适应动态管理的需要,因而也有必要以设备的重置价值作为新指标体系中的考核参数。此外如设备的残值也不应作硬性的规定,而应该随行就市,按照市场价值进行评估。
(2)新的指标体系应该体现效率及效益优先的原则
现行指标体系的目标是以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为基础的,重技术,轻效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需要。如设备的利用率只注重了时间的利用,但是设备运转时是否产生了效益就无从考核了,即便设备空转或生产了废品也在利用的范围之内。因而对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考核应以其效率及效益为主,设备运转时不仅要考虑时间的利用,还要考虑到运转的有效性,即是否在进行有效生产及是否生产了有效的产品。在新的指标体系中,应加大对设备管理与维修效率及效益方面的考核。增加备件及资金周转、维修材料费用及维修工时费用、维修人员人均设备固定资产价值等项考核内容,加大效益及效率类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比例,以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要求。
(3)新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基于电子数据处理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在现代企业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等软件系统的应用是设备管理与维修现代化的标志。因此在设计新的管理指标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
2.新的指标体系所应具有的特性
(1)系统性
设备管理与维修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分支,因而新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体现出系统性。相关的指标应与企业生产计划、组织、财务、物流等部门的考核指标相衔接,形成系统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2)动态管理的特性和可操作性
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指标体系应该是动态的系统,组成它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补充与完善,而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指标和各项参数的制定应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仅供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加以实施而不应强求一律。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应以统一的标准对企业进行考核,而应根据企业特点,在可比条件下进行。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