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油田装备使用管理综合评价新体系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31303 次点击
中原石油勘探局茹军李山孙树军仇寒
摘要:中原油田现有主要生产装备26793台(套),原值59.90亿元,净值28.60亿元。多年来,油田在装备管理上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建立并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增值保值为目标,评价体系为监督,大修理基金为保障,异体监护维修为手段,技术改造为核心的装备使用管理综合评价新体系。
主题词:装备管理评价体系
一、装备评价体系的形成
装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装备管理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一种长期的和潜在运行之中,所以一部分人对装备管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不能对装备进行有效管理,致使装备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装备前期管理中的装备规划与方案缺乏有效的管理程序;二是设备中期管理过程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三是装备后期管理中的装备闲置、报废与调剂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四是设备陈旧老化问题日趋严重;五是装备管理的奖惩机制没有形成。
二、装备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方法
以设备“一生”管理为主线,在进一步巩固“装备量化评审”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提高装备管理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原有单一的装备量化评审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对装备量化评审不能考核到的设备前期、后期管理和量化评审时间集中,抽样面窄不能顾及到的设备,通过设备年度检查和设备专项检查作为补充。即以“装备量化评审”为基础,进一步加强设备使用性能评价的中期管理与监督;以年度装备管理工作大检查为补充,进一步强化设备“一生”管理中的前、后期管理与监督;以设备专项检查为灵活手段,进一步针对工作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效能调研与监督。从而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装备管理监督新机制,以适应现代化装备管理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油田勘探开发生产。
(一)装备量化评审考核内容与方法
装备量化评审考核是依据设备检测标准,通过特定的检测手段,对装备实物形态进行技术评价,并结合设备的价值形态进行综合评审,以实现对企业经营者装备管理使用情况和保值增值情况的考核。
(二)年度装备管理工作检查内容与方法
为了对油田各单位装备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油田组织进行每年一次的装备管理工作情况的综合检查评价,重点检查内容为:设备基础管理;设备现场管理;设备油水管理,设备状态监测等。此项工作由油田装备处负责组织并具体实施。并按照油田设备管理检查评分标准,采用1000分制进行分系统、分行业的集中检查与考核(见附表1),其检查评分结果作为油田年度达标评价的依据。
(三)装备专项检查内容与方法
针对油田在一定形势下的装备现状,结合油田勘探、开发中在装备方面发现的实际问题,油田及时组织进行不定期的装备专项检查和评价,并通过专项检查和评价对油田装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整改方案,供领导决策。此项工作由油田装备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按照油田设备管理检查评分标准的单项分折算成1000分进行检查评价,其检查评分结果作为油田年度达标评价的依据之一。
(四)装备管理达标综合评价
在以上三项检查评审工作的基础上,油田在年终结合上述检查评价结果,组织专业人员对油田所属各单位,按内部行业划分,进行年度达标评价考核。即装备量化评审占60%、装备管理检查占25%、装备专项检查占15%,本考核的单项得分按照千分制的标准进行,要求把上述三个单项的实际得分分别乘以百分比后,再相加即为该单位在装备年度达标评价的总得分。
总得分=量化评审实得分X60%+设备管理检查实得分X25%+专项检查实得分X15%
其中:单位量化评审实得分为A:
A(增值率为0时)=600分
A(增值率为正时)=+600
A(增值率为负时)=600-
在以上公式中如果没有进行专项检查,按内部行业划分,可以将量化评审和使用管理检查各按50%进行汇总求得总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既反映了被评价单位的装备综合增值情况,也反映了装备“一生”管理全过程的实际现状,又对影响油田生产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制定了措施,同时也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一个单位的装备管理的综合水平,使得装备使用与管理更加高效、科学和规范。
三、装备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贯彻执行装备管理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油田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应用体系和保证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政策保证:中原油田为使装备量化评审工作有效开展,1998年~2002年的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承包期满,经局设备评审,设备非正常使用的损失,从本单位总成本或超额利润中扣减。”为了开展好该项工作,又下发了中油局国资142号、中油局国资248号对全面开展装备管理量化评审考核工作进行了部署。1998年~2001年底又分别下发了《装备管理量化评审考核兑现情况的通报》。针对装备管理工作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2001年~2002年先后分别下发了中油局国资608号、中油局国资36号等五个文件,分别对检查的组织方式、时间进度、检查内容和检查标准进行了规定与要求,这都从政策上保证了装备管理评价体系的贯彻与实施。二是组织与机构保证:由油田装备管理委员会、装备处、装备监测总站、油田所属各单位的设备管理委员会以及设备管理部门等组成了实施装备管理评价体系的机构网络。由装备处全面负责装备管理评价体系组织与领导。三是技术保证:技术保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为使装备管理量化评审方法得以有效实施,油田先后共组织6期装备管理量化评审考核培训班,培训基层设备管理人员600多人次。其次油田投资四百多万元,购置了三台评审车辆及适应现场评审的各类检测仪器68台套。第三组织制定了单机装备检测标准96个,单机装备评审标准116个。第四建立了近三万多台套设备的动态数据库,初步开发完成了装备管理评审考核处理软件。
四、装备管理评价体系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装备量化评审
中原油田从1997年装备管理量化评审考核成功试点以来,已连续5年全面开展了该项工作,其中,2000年开始,油田除对主要生产单位开展评审考核以外,进一步扩大了评审考核的范围,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也要参加装备管理量化评审考核。每年年底对考核装备综合增值量为正值,即实现了国有装备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单位,油田予以肯定;对考核装备综合增值量为负值,即过度使用国有装备的单位,按照考核装备综合增值量的绝对值,从单位的效益中进行等额扣减。
(二)装备管理工作年度检查
2001年和2002年油田分别组织抽调具有设备管理经验和专业特长人员分别对油田采油、钻井、作业等13个系统的1417台套设备进行了检查。查出各类问题6457个,其中管理方面问题1017个,现场方面问题5079个,设备油水润滑方面840个,设备状态检测方面621个。
(三)装备管理专项检查
2002年5月20日至6月2日油田对钻井、采油等20个主要生产单位进行了装备油水润滑管理工作的专项检查。这次检查的重点一是装备用油品的供货渠道是否规范,质量是否合格;二是油品化验室的功能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是否能正常开展装备油水润滑的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各单位油品化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装备用油用水的现状是否合乎要求等内容。
2002年6月3日至6月18日,按照油田的统一安排部署,主要针对超期服役的钻机成套设备、作业设备和特种车辆(包括汽车吊车)等进行了设备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向油田提出进一步强化装备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如下: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装备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是要建立完善装备管理的监督奖惩机制。
三是要继续加大装备投入力度。
五、装备管理创新的成效与体会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对装备管理的再认识
近年来我们在装备管理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抓好装备管理工作,关键是要解决各级领导对装备管理重要性的再认识,要真正把此项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首先要解决认识上的五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装备与生产的关系。装备是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单凭人力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靠先进的装备才能实现;二是要解决好装备与安全的关系。据国家经贸委统计,由于设备管理不善,操作不当,设备老化陈旧引发的安全事故占事故发生总量的70%。由此可见装备管理何等重要,同样它也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三是要解决好装备与市场的关系。现代企业市场竞争一要靠人才,二要靠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三要靠先进的装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招标的项目尤为突显,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四是要解决好装备与质量的关系。良好的产品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是要靠先进的装备才能实现,没有良好的装备,质量无从谈起。五是要解决好装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装备是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立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要素。上述五个问题,各级领导真正在思想认识到位了,加之完善的体制,我们想各单位的装备管理肯定能够抓好。
(二)通过细抓管理,设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了显著提高
经过设备管理经济运行与评价体系的实施,设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近两年来,设备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有了显著提高。设备综合完好率:2000年为95.8%,2001年为98%,均明显高于集团公司要求的92%;主要专业设备的故障停机率:2000年为0.06%,2001年为0.16%,低于集团公司规定的0.5%;2000年和2001年特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均为0,低于集团公司规定的0.05%的水平。
(三)装备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
实施装备创新管理两年来装备资产得到了明显增值:2000年对油田生产经营单位和主要事业单位的设备进行的量化评审考核,共评审单位111个,考核设备26440台套,考核装备资产原值355299.4万元,经过认真的评审考核,被考核单位使用价值增值量为17601.5万元,综合增值率4.954%。
2001年共评审考核生产经营单位和事业单位91个,评审设备26793台套,资产原值39.50亿元,实现装备使用价值综合增值量19160.79万元,实现装备使用价值综合增值率4.85%。
(四)装备量化评审考核与设备大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实现了对设备管理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监督
近年来,经过反复实践,我们认识到,在经营承包体制下,要保证国有装备资产保值增值,避免拼设备等短期行为现象的发生,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制约措施使设备的使用价值得到保全,而使用价值保全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体系,把设备使用价值量化到资金,达到对设备进行量化评审考核的目的。而设备年度检查与设备专项检查,则是传统有效的设备管理手段,它可对设备“一生”管理的各个程序进行有效监督,弥补了装备量化评审考核对装备前、后期管理的空缺,使装备管理监督评价实现了:全过程检查监督;装备个体量化评审;突出问题专项监督等的全方位一体化监督体系,确保了装备管理科学、规范的有效开展。
(五)完善了资产承包经营体制,遏制了“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装备管理量化评审考核,以资金的形式,定量表述了企业经营者在承包期间装备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促使承包方由单纯追求流动资金运营效益向同时追求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综合运营效益的转变,体现了承包经营成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完善了资产承包经营体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1997年过度使用国有装备资产总额为203万元,过度使用比例为4.32‰;1998年过度使用总额为109.63万元,过度使用比例为0.36‰;1999年过度使用总额为30.72万元,过度使用比例为0.09‰;2000年过度使用总额为16.66万元,过度使用比例为0.05‰;可以看出,企业经营者过度使用国有装备资产的总额和比例都在逐年下降。2001年过度使用总额为31.08万元,过度使用比例为0.08‰,虽然过度使用的比例很小,但在装备使用和管理方面应引起注意。
(六)促进了企业装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油田通过装备管理创新,从宏观上对装备管理情况和装备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从微观上对基层单位装备管理方法的选择和装备管理制度的制定进行建议和指导。基层单位在满足油田宏观评价考核的前提下,采取一把手总负责,分级包干,加强设备基础和现场使用管理,做到奖惩兑现,充分发挥了自主管理和使用装备资产的权利,调动了装备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装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