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租赁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10445 次点击
口季跃生
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推动了现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有赖于公路交通的现代物流产业由于单批次车辆载重量的加大和运次的增加,给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公路重载日益加重的情况下,为了保障物流的快捷与顺畅,公路施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路面等级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公路施工企业能够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前提下,更快更好地完成工程施工。于是,公路工程管理中工程机械租赁管理、抵押管理等综合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种作法较大地提高了工程机械使用率,经济效益明显。但由于租赁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社会监督体系薄弱,增加了租赁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和危害性,施工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工程机械租赁管理亟待规范化、科学化。
工程机械租赁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公路施工企业一般都使用本单位的设备或与其他单位合作使用各自设备进行联合施工,租赁只是小范围内的偶然行为。但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个企业由于人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无法满足施工发展的需求。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无力再对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工程机械实现自购自养,工程机械租赁形式广泛出现已成必然。然而由于尚未形成相应的市场规范,租赁行为无章可循,产生了很多矛盾。
租赁管理存在极大缺憾现行租赁合同缺陷较多,租赁双方往往以口头说定或简单合同为依据开展租赁活动,这为今后工作埋下隐患。这种既忽视原始凭证又无担保和保险的作法,最终导致了极大的租金回收风险。第一,由于缺乏有效的租赁凭证,出租方租金回收处于被动;第二,由于公路施工企业分散性较强,设备一般远离租赁企业本部,定期维修保养困难;第三,租赁企业缺乏良好的监管机制,无法正常指导和监督机手工作。由于缺乏监管,加上现场人员相对较差的服务观念,很容易出现机手有意刁难、无故停机、忽视保养等问题,更有甚者甚至将设备挪作私用,出现二次出租。
对于承租方而言,在租赁管理上同样存在问题。首先,缺乏对周边出租企业设备拥有状况、配件供应以及施工能力的具体了解,不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同行业企业闲置人员、设备、材料、技术等资源,在租赁行为过程中不能实现人、机、工程的全面优化;其次,施工生产调度能力差,管理效率低下;再者,缺乏与出租企业、机手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良好协调与沟通,租赁开展过程中各方关系极不协调。
工地主客观因素干扰强实际租赁活动中,由于工程的多重分包,承租企业往往并非工程的总承包商,因此,在资金到位上存在一定风险。而公路施工一般处在边远地区,离大城市较远,设备维修和配件购买困难。在配件供应上,受地域限制,高质量配件采购往往难以及时实现劣质配件的采用加大了设备磨损,整机损坏严重,设备带病作业现象普遍存在,加上恶劣的野外施工环境,设备故障率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公路标段施工属于短期行为,很多施工企业在设备配置上缺乏系统性的配套理念,设备随意拼凑,施工质量提升困难。现场人员的繁杂,也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了难度,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政府管理滞后租赁法规尚未完善面对公路施工中出现的租赁行为,政府指导性、规范性政策滞后,缺乏必要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管机制,租赁行为无章可循。租赁企业既无可循的规定和标准,又无法依靠行业法规来规避租赁风险,整个行业秩序混乱。
权责不明监控不力对于不带机手的设备租赁形式,一般由承租企业承担设备检修与保养。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监管,承租企业的设备维护极不到位,严重侵害了出租方的利益。
工地管理人员素质低目前,某些个体租赁团体依靠挂靠其他资质单位进行投标,由于缺乏资质,施工人员一般采取现招现用的方式,人员能力与素质层次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施工质量的提升,也影响了业主的工期。
存在工程诈骗隐患许多工程施工存在严重资金短缺问题,部分工程尚未经过严格审批,便急于开工,资金往往难以保证。有的施工企业甚至将租赁设备作为抵押来筹集资金,也有的企业利用租赁设备达到中标目的后,设备进场费一到手,即停止施工,携款外逃。
加强工程机械租赁管理的思路
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行为为保证工程机械租赁公开、公平、公正及租赁双方和业主利益均不受侵犯,提高租赁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非常重要。首先,相关主管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租赁行业规范,引导租赁过程中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以及租金收取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并根据实际操作中暴露的问题与发展动向制定相应法规与制度。对公路工程项目应实施严格审批,支持和鼓励合法企业的进入,营造良好的租赁企业生存环境。其次,严格把好施工队伍资质与实力的检查关,制定最低工程分包线,处罚违章分包,并实施工程保质期和终生质量负责制。第三,公路工程施工中设计、审计、统计、质检等监理人员应考核上岗,并进行交叉流动监理。此外还应增设维修和纪检人员岗位,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第四,制定工程机械租赁合同样本,规范中介机构、中介服务费标准并明确责权关系;第五,成立区域或国家设备信息调剂中心,利用因特网等先进信息传输技术,及时进行设备、人员调配。此外,还应增设承租方设备使用属地登记或由业主出具担保手续,交纳保质金,同时交纳设备租赁保付金,并购买必备保险。
明确岗位权责健全奖罚制度在租赁实践中,租赁双方都要根据实际不断完善租赁合同条款和设备管理规范。租赁双方更应注意合同的正常执行,合同签订时承租企业负责人应与租赁企业现场负责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作业规则。实际作业过程中,对于设备日常施工、待工、修理等实际运行状态,承租万负责人均应在出租方的工作日志上签字认可,避免事后纠纷。其次,租赁双方应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出租、承租以及监理等各方的权责关系,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租赁企业本身也应对设备的施工质量和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做出适应性调整。对机手的施工质量应拟定完成任务好坏等级,每月评定一次。其次要实行单机核算,并将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与员工效益工资挂勾,开展评比竞IN活动,以榜样力量带动大家,促使员工想方设法提高和恢复机械性能。并依靠设备安全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冒险赶工和违章操作。
发挥员工积极性以动态维修为主面对日益激烈的租赁市场竞争环境,租赁企业必须深入开展服务理念教育,通过各种半脱产短训班、经验介绍、员工培训等活动,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强化企业的租赁管理水平。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着力提升操作技巧和维修保养水平,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
在设备维护方面,应密切人机关系,加强设备使用与维修的全程管理。租赁企业应完善设备随机工况、故障、修理等记录档案,实施故障动态检查,避免设备带病作业。为了提供应急维修,现场负责人员应和维修人员建立事先联系,一旦出现异常立刻检修,提高维修响应能力;其次,由于公路施工工期紧任务重,一般情况下工程机械无法按时维修,但随着工程机械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设备的机械、电子、液压控制和传动系统大多配备了故障自诊系统,现场负责人员可以利用设备表象和工作性能规律做出预判,通过滤芯清洗、机油更换等方式,及时排查故障隐患,相应延长大修期。但对一些施工工况、负荷均无太大变化的大型关键设备仍然需要进行严格的定期维修,这类设备由于各部件理论使用寿命与实际寿命接近,大修间隔变化不大,重要部件的定期按时维修是防止意外损坏的关键。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工闲时期,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批量定时维修。
多方配合开拓租赁形式除了单纯的经营性租赁以外,为了更好的适应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可以采取多方联动的形式,拓宽租赁思路。发挥行业各方优势,积极倡导厂家出机、金融机构出资、业主提供租赁担保、公证部门进行公证、属地政府保驾护航、质监部门监督检查的多万联动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方式繁荣设备租赁市场。也可开拓融资租赁、设备抵压租赁、多个出租方联合集中机械参加招投标等新的租赁关系。
总之,在租赁行业尚未形成规范的行业准则之前,只要租赁双方、业主和监理单位能够根据市场要求,综合运用新的管理万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就能促进现有施工环境下,设备配套形式的合理转型。也只有租赁各万的主动参与,才能推动公路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