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 追求卓越 创新企业设备管理模式

  仪器信息网 ·  2009-05-20 21:40  ·  40191 次点击
王文柱
:企业设备管理目标定位维修状态监测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者国际、国内更多的市场机遇,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作为国有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及部门负责人,应该明白自己和这个部门所肩负的责任,国企设备管理应该怎样紧紧围绕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的经营战略规划及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使国企的设备管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本人结合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多年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一些实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企设备管理创新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进一步明确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五个方面
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做好企业的运营、营销、财务活动。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设备管理包括:从规划、设计、制造、筹措、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物资运动形态的科学管理;从设备的初始投资、维修费用、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直至涉及设备的其他各种费用的筹措、积累、支出的价值运动形态的科学管理。
1、管理思想现代化:实现管理现代化,要求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指导管理实践。涉及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论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工程经济学、管理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摩擦学等;现代化管理思想包括设备综合管理观念、战略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客户和股东及员工满意度观念、安全与环保观念、清洁生产等观念。
2、管理组织现代化:要求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合理的、高效的设备管理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群体的作用。设备管理组织应当与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组织严密,体制健全、工作高效,充分协调,信息畅通,并具有良好的跟踪与反馈控制能力。
3、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要求一方面继承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广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应实行定量与定性管理方法相结合,尽量以定量方法为主。推广应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有: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分析法、决策技术、预测技术等。
4、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工具。如采用先进的设备诊断仪器对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采用精密检测工具提高设备修理精度等。
5、管理人才素质现代化:应按职责分工和管理层次对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专业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结构、年龄结构等的全面优化。
二、进一步明确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1、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
2、为企业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三、进一步明确设备管理的目标
设备管理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为目标,综合效益高就是投入最少的资金(Money)、人力(Man)、设备(Machine)和原材料(Material)并采用最优的方法(Method),力争获得更多的输出,即获得产量(Product)高,质量(Quality)好,成本(Cost)低、交货期(Delivery)准,并且生产安全、环境保护(safety)良好,同时促进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Morale).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影响输出的主要要素将是设备。
1、设备管理与产品质量
设备管理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目前,企业开展的IS09000论证是建立产品质量体系的基础和依据,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过程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实现质量体系的要求。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对产品质量尤其是“质控点”设备进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不仅对设备设计制造及选型质量、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精度、性能、可靠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控制,还要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条件和加工产品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只有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对影响质量的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就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企业生产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一设备”这一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如设备的防护装置不完整,设备结构不安全,存在缺陷;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使用设备,劳动组织不合理;设备维护管理不善等等。所以,必须在设备一生全过程中考虑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设备设计、制造时需全面考虑各种安全装置,并确保装置的功能和质量;在进行工艺布置和设备安装时不仅要考虑安全上的合理性,更重要的要考虑生产技术上的安全性;定期对设备尤其是功能动力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和试验;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
3、设备管理与节能
企业使用的能源是由能源转化设备、传输设备、用能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实现的。所以,节约能源与设备及设备管理密切相关。首先,节约能源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及能源消耗定量管理,广泛开展节能教育,消灭设备跑、冒、滴、漏等明显浪费能源的现象;凡经大修的设备必须恢复原有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加强全公司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利于节能;对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必须实施技术改造措施或更新计划,尤其是对耗能工艺过程的能源转换设备如:电解槽、混合炉、空压机、风机、水泵、炉、窑、机动车等必须及时更新,这对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有着重要意义。
4、设备管理与环境保护
设备是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源,它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设备工程的内容之一,就是解决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无事故、无公害的清洁安全生产。设备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粉尘和有害气体、噪声和振动、废渣和废液、电磁波和电离辐射、高温等。为消除污染,企业必须对有污染源的老旧设备制定更新改造计划;加强设备前期管理,确保污染设备不进厂;保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防止出现污染泄漏事故;对于排放、存储、处理污染源的设备均应实行定人定机定责操作制度,并实行定期测试、定期检查、定期维修的管理制度,环保设备必须开动在生产设备运行之前,停机在生产设备之后。
四、企业设备管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内最大的国有企业,也全国500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之一。其设备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原青铜峡铝厂,简称青铝集团)始建于1964年,从1964年投产至1984年,青铝集团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管理方式,与之相应,设备管理也采用前苏联五十年代的以事后维修管理为核心设备管理模式。
2、1984年开始企业整顿给设备管理带来崭新变化,从1984年至1987年前后,青铝集团开始注重设备的前期管理,参与设备的设计与造型,设备管理基本采用设备的前期管理与事后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3、1987年至九十年代初期,通过引进推广、吸收和消化日本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手段,如西方的设备工程学等。
4、从九十年中期至2005年,青铝集团实行了以创建“无泄漏”、“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工厂(车间)为龙头的设备综合管理,具体实施了设备点检制、设备寿命周期法、TPM等管理方法,全面推进了设备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达到了全员、全系统、全效率的现代化设备管理目标。
5、从2006年至今,公司通过ISO9002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的建立,使企业管理手段法治化;企业规章制度电子化;电子技术实用化。以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使设备管理这个过程控制,溶入到了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及战略规划中。培育和利用好企业内部的人力、信息、组织三种无形资本,控制好企业运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适应客户经济时代、流程再造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对我们管理部门的要求。
五、企业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经过20多年的不断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经验,设备管理的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宏观的设备管理理论方面提出了“综合管理”的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企设备管理的发展。但是作为微观的国企设备管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国有企业设备管理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如何恰当地对国企设备管理定位?设备管理如何为以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供应商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由于国企本身存在着产权不明晰、用工制度不完善等诸多缺陷,许多国企面对上述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造成国企设备管理的被动,甚至造成国企的生存危机。
近年来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公司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没有退缩(退缩意味着灭亡),根据市场变化致力于设备管理务实创新与追求卓越,在设备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多年设备管理实践,首先要寻找设备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就是重新确定国企设备管理的目标定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议公司对设备管理的目标定位为:
1、设备管理的目标定位
设备管理是企业满足用户、股东、员工需求、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支持过程。设备管理的核心是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基础,减少设备事故和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技术状态,提高设备适应性,通过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及规划,企业从资金、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以期实现战略目标,满足客户需求。
2、设备管理模式的选择与管理创新
过程决定绩效。设备管理的业务过程(流程)包括:设备的调研考察、立项、设计、制造、采购、验收、仓储、运输、安装调试、试生产、生产、运行、维修、改造、调拨、报废等一生的管理。这些过程的效率与人、机、物、环境的状态有直接关系,抓住了影响管理绩效的几个关键流程,也就抓住了设备管理的主动权。
3、设备管理以故障管理为突破口,建立流程系统管理模式
设备管理更新观念,把只注重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等单一的机电设备的管理转变为对整个流程设备的系统管理。针对公司的实际和流程工业的特点,提出了“围绕生产流程,深化设备管理,降低系统故障,保证流程畅通”的设备管理工作目标。设备管理部门每天收集生产过程中有关设备信息及现场管理技术人员的信息,及时安排处理,同时每周对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报,督促各生产及辅助生产部门和三线职能部门针对故障采取措施完善设备管理。各有设备单位相应建立设备信息及故障统计台帐,使流程系统设备管理体系完整有效。流程工业最大的特点是生产的连续性。一台设备、一套装置、一条管线甚至一个零件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系统的停产。同时流程装置中的控制自动化、技术复杂化、设备的大型化和超小型化,以及高温、大电流、强磁场、高压、高负荷、易燃、易爆、强酸、烟尘的腐蚀磨损、备品备件品种多样化及采购供应渠道的多样化等增加了设备管理的难度。根据流程工业企业的设备特点,对重大危险源应建立事故抢险应急救援预案。对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组织机构、抢险人员、物资、通信、设备等保障系统进行培训和演练。建立了24h设备应急抢修网络,实行设备抢修不过夜,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故障的有效处理。确保设备及设施安全、正常、平稳、经济运行。
4、建立具有青铝集团自身特色设备点检模式
建立具有青铝集团自身特色的设备区域点检模式。一方面把技术较高的钳、电工或机电技术人员相应地选配到各生产工序,作为本工序的设备维护代表和设备技术状态管理者,并与维修站用经济的关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格局。另一方面投资购置各类检测诊断仪器,通过由各二级单位(部、中心、子公司)的精密点检、各车间(科、队、站)的简易点检和岗位日常点检组成的设备检测和故障诊断网络。结合公司ERP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采取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现场在线系统运行状态重点监测和单体设备简易定期诊断监测的模式。使点检工作更具体化、数据化并形成体系。在具体工作开展上,注重把“点检与状态监测有机结合”,对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800多台套主要生产设备、600多台特种设备及机动车辆实行挂牌点检制,对特种设备及机动车辆、避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法定的安全技术检测,确定专人负责维护,防止故障扩大化趋势,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故障,提高设备作业率,确保生产流程畅通。尤其是要解决一些设备疑难问题,通过对关键设备、重点设备的跟踪检测,发现其运行薄弱点,有效诊断出设备和设施的运行故障和故障劣化趋势,及时地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生产流程的畅通。由于采用了诊断技术,可实施针对性维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设备效能,缩短检修时间,可以实现计划检修与状态检修相结合的主动性维修方式。
5、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为企业设备管理服务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为设备管理服务,引入了“社会化维修”与“专业化维修”的观念,探索与构建一种全新的维修管理体制,即在设备所有者与承担维修服务者之间用经济利益手段建立一种有效的对立监督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在设备使用方面,建立以机、电、仪、液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主体,以区域点检、巡检和设备技术维护为核心的责任制有效地管好用好设备。在检修方面,选择和确定按专业化分工和平等竞争的社会维修力量,完成小而全的设备维修分流萎缩和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社会化设备维修队伍。目前公司以已开展专业化维修有:炉、窑、槽有股份公司大修部承担;简易的电气设备维修有股份公司动力部及使用单位承担;厂内机动车辆的维修主要由股份公司运输部承担;铝冶炼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的维修由各使用单位承担;道路、房屋、建筑物的简易维修由工程管理设计处承担;委托社会维修的固定资产有:房屋等建筑物;专业化、社会维修的设备类别有:电动机、变压器、变频器、电脑及办公设备、通信设备、空调器、电梯、起重机、机动车、天然气管道及设施、减速机、进口液压元器件等。
6、创新设备检修管理,根据市场需要建立年度检修模式,寻求公司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国内外铝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铝冶炼由于产能扩张速度太快,原料供应严重短缺。面对这种局面,为适应市场变化,对铝冶炼生产系统停产检修模式的创新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探索生产系统年度检修“多元化”模式,其原则是根据市场需要,由定期全面集中检修转变为全年“预防性不停产分散检修”和“适时短期局部停产检修”相结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全面停产检修的间断期,日常检修项目主要是利用生产空隙组织进行,原则上采取边生产边检修的方式,从而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目标。
7、设备管理流程再造,确保合理使用与有效控制维修费
维修费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与有效控制维修费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维修费是有限的,为了让维修费使用在“刀刃”上,避免设备处于欠修和失修状态,实施设备管理部分的流程再造。为实现在满足安全、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节约维修费用,应严格执行《外委维修项目内部管理程序》,对所有设备的外委维修项目(含大修及检修)应实行申报、预算、立项、审批、开工报告、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竣工结算制度。并由甲方提供主材的规定,费用实行合同包干或预算限额委托,使维修项目及费用处于受控状态,以利于降低维修费用。在此基础上,推行“先算后做、合同委托、现场签证、当期结算”的外委维修项目管理流程。通过公司设备管理流程的再造,使维修费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同时达到生产所需的设备保障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8、设备采购管理创新,实现设备采购综合效益最优化目标
积极吸收、消化世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结合公司设备采购管理实际情况,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整合内外、部营销。对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战略采购”的全新概念,建立设备采购管理新模式,与设备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了供需之间对市场变化响应的灵敏度,最大限度地节省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费用,努力实现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综合效益最优化目标。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是规范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管理,避免采购风险,其主要措施有:①通过制度建设和执行,实现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隐性的权利透明化、集中的权利分散化、决策的权利民主化、所有的权利公开化,从根本上消除制度缺陷、管理缺位、人为高价采购等原因所造成的风险;②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行为规范采购,建立对市场高度敏感的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管理机制,规避价格风险;③选择和综合评价供应商,从源头确保质量,对供应商实行外部资源管理,采购活动渗透到供应商的制造及服务过程,掌握主动权,促使供应商能够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的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产品及相应服务;④实行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的招标、竞标采购,执行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性能价格比最优的中标原则,中标的供应商或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应具有价格优势或比较优势;⑤充分发挥公司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用,实行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卡“一卡通”制度,实现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和结算“一卡通”;⑥严格执行价格管理的分级审批制,全方位监督管理和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是与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供应商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为供应商提供大量增值服务的目的在于与供应商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并在质量、价格和服务上得到更为优惠的待遇。其主要措施有:①将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行为定位为完全市场行为,通过建立一种开放的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模式,避免非市场行为,杜绝“暗箱操作”,让那些真正有技术、质量、价格、服务优势的企业不会因为种种非市场原因而不能站在起跑线上,为供应商提供完整有效、合理平等的“进入”与“退出”机会,让所有的供应商及潜在的供应商得到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降低市场的进入壁垒,实现供应商的“零成本进入”;②通过打造优秀的品牌和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供应商在为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过程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借助或利用企业的品牌来提高供应商的知名度;③通过供需双方的技术、经济信息交流及信息共享,使供应商获取相关的市场信息,供应商借此可以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提高质量、完善服务,从而提高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④通过制度建设约束采购行为,实行“阳光放心采购工程”,消除供应商的公关成本或“隐性费用”,实现供应商的“零隐性费用支出”,提高供应商获利能力,使供需双方的利益达到平衡;⑤建立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的规范化程序,明确员工基本行为规范,使供应商能够在企业享受到快捷、有效、周到的设备接收、检验、验收、结算等一整套服务,同时对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原材料采购付款坚持诚信、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合同约定时间付款,避免供应商货款不能及时回收的风险。
9、通过技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装备基础
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公司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依靠“两条腿”走路,在改扩建工程中的关键设备选型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对原有生产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大修时,坚持大修与改造相结合。如:通过一、二期自焙电解槽炼铝改造为预焙槽炼铝;通过采用大电流电解槽及多功能电解天车作业,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物耗及员工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在阳极生产关键的磨粉、配料、预热、混捏、成型、焙烧控制、磷生铁浇铸等工艺过程中采用具有国际一流的技术装备;在铝产品的生产中采用连铸连轧、气滑铸造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向普通铝产品产业链的上游及下游扩张,增强企业运营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达到顾客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供应商满意、社会满意。
10、设备的挖潜增效与经济运行管理创新
设备挖潜增效与经济运行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公司近年组织完成了大量挖潜增效项目的实施,余热发电、紧紧围绕经济效益这个核心,开展了广泛的动力经济运行及节能降耗活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时开展阳极和阴极炭素制品焙烧余热回收利用;实施工业生产水循环利用,废水的回用,节约新水,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通过开展标准化作业、修旧利废、班组成本核算、设备设施能源消耗和负荷测试及调整,以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提高能源、设备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
六、结束语
通过多年对设备管理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深刻地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作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和部门的负责人,应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结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现有的国企框架内,紧盯市场目标,根据市场规律对设备管理进行创新,整合内外部营销。以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定能够做好国有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国有企业设备管理追求卓越闯出一条新路。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