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保养责任标准
仪器信息网 · 2008-03-20 21:40 · 13560 次点击
一、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1.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为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安全完成施工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做到管用结合,合理使用,施工部门与设备部门应密切配合。
2.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选用机械,从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工程量等方面做到合理装备,不要大机小用。结合施工进度,利用施工间隙,安排好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失修失保和不修不保,应使机械保持良好状况,以便能随时投入使用。
3.严格按机械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和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4.正确选用机械设备润滑,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数量、润滑点、周期加注或更换。做到“五定”,即定人、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5.协调配合,为机械施工作业创造条件,提高机械使用效果,必须做到按规定间隔期对机械进行保养,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状况。合理组织施工,增加作业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提高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配备适当的维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1.机械维修保养是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根据各种机械的运行规律、结构、工作条件和磨损规律制订强制性的制度。机械的技术维修保养,按作业时间的不同分为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两类。定期保养有日常保养和分级保养;特殊保养有走合保养、换季保养、停用保养和封存保养等。
2.分级保养一般按机械的运行时数来划分保养级别内容。而特殊保养一般是根据需要临时安排或列入短期计划进行的,也可结合定期保养进行,如停用保养、换季保养等。
3.日常保养是操作人员在上下班和交接班时间进行保养作业。其内容为“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十字作业。重点是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过滤系统,转向及行走系统,制动及安全装置等部位的检查调整。日常保养的项目和部位较少,且大多数在机器外部,但都是易损及要害部位。日常保养是确保机械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工作。
4.一级保养除进行日常保养的各作业项目外,还包括:
(1)清洗各种滤清器。
(2)查看各处油面、水面和注油点,若有不足时,及时添加。
(3)清除油箱、火花塞等污垢。
(4)清除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现象。
(5)调整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的松紧度。
(6)检查和调整各种离合器、制动器、安全保护装置和操纵机构等,保持灵敏有效。
(7)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其连接及固定是否安全可靠。
(8)检查各系统的传动装置是否出现松动、变形、裂纹、发热、异响、运转异常等,发现后及时修复、排除。
5.在一般情况下,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由机械操作人员负责进行,而维修人员负责二级以上的保养工作。
三、机械设备完好标准
1.完成任务好。做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无事故。配合施工协作好。
2.技术状况好。机械设备必须达到一类设备标准,机容整洁,工作性能和出力达到规定要求。
3.维护保养好。认真执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十字作业,达到规定要求,机械故障少。
4.合理使用好。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定、制度,做到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各项原始记录资料齐全、准确。
5.保管工作好。机械设备的零件、部件、随机工具,附属装置完整齐全,无缺少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