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管理工作标准

  仪器信息网 ·  2008-03-20 21:40  ·  15068 次点击
一、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接地电阻的具体规定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接地性质和接地方式不同,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也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值应根据接地短路电流进行计算。当计算确有困难时,也可参照以下规定:
1.高压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2.高压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欧。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允许放宽到1欧,但应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3.6~10千伏高低压电气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电气设备的容量大于100千伏安时)和10欧(电器设备的容量为100千伏安及以下时)。
4.低压线路及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均应不超过4欧。零线的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100千伏安以上变压器供电时)和30欧(100千伏安及以下变压器供电时),并且重复接地点不应少于三处。
5.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工业电子设备和高压线路的保护网或保护线等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6.在高土壤电阻地区,要达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值,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时,对于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允许达到30欧;对于变电所允许达到15欧。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5欧。
二、接地网的布置的要求
对人工接地网的布置,一般有以下要求:
1.接地网的布置方式,应根据接地点土壤的电阻率来选择。通常电阻率越高,接地电流衰减越慢,电位分布越不易均匀。因此,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接地网的布置方式比较复杂(参见下表)。
土壤电阻率不同的地点接地网的布置方式
土壤电阻率(欧米)
接地网布置方式
500
伸长形的带状接地网
2.接地体埋深不应小于0.5米,所有接地装置(明敷的除外)均应埋在当地冻土层以下。
3.当接地体埋设地点的土壤电阻率低于100欧"米且又潮湿(即土壤对接地装置有强烈腐蚀作用)时,接地导体表面应镀锌或适当增大其截面。
三、利用自然接地体注意事项
利用自然接地体应注意以下事项:
1.利用自然接地体时,除线路接地之外,一般电气设备的接地应至少用两根引出线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相连,引出线与自然接地体以及与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的连接多为焊接。
2.利用地下金属管道作为自然接地体或者利用地上和地下金属管道作为自然接地线时,在管接头和接线盒处都要用跨接线连接,连接方法也是焊接。管径为40mm及以下时,跨接线可采用6mm圆钢;管径在50mm以上时,跨接线应采用100mm2的扁钢。
3.利用配线的钢管作为自然接地线时,其管壁厚度不得小于1.5mm。
4.利用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构件作为接地线时,凡是用螺栓或铆钉连接的地点,必须用跨接线连接。这些金属构件作为接地干线使用时,跨接线应采用100mm2的扁钢;作为接地支线使用时,跨接线应采用48mm2的扁钢。在建筑物伸缩缝处,为了避免因建筑物下沉不均匀而造成接地线断开,也必须用跨接线跨过伸缩缝。这种跨接线可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绞线,连接方法是在钢绞线两端焊上平面接头,再用螺栓紧固。
5.利用电力电缆的铅包皮作为接地线时,铅包皮与接地体和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连接可采用卡箍连接。连接前先刮去电缆铅包皮表面的锈层,再在卡箍与电缆包皮之间垫上2mm厚的铅带,然后进行紧固。卡箍、螺栓、螺母、垫圈等均应镀锌,以防锈蚀。
6.如果利用自然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应再补装人工接地体,如果利用自然接地线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则应另装一根辅助接地线。
四、人工接地体的要求
1.人工接地体一般可采用各种钢材,如水平敷设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等。当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铜材或镀铜材料。
2.人工接地体不得涂漆。在有强烈腐蚀性的土壤中敷设人工接地体时,应根据土壤腐蚀的性质采取热镀锌、热镀锡等工艺对接地体进行防腐处理,也可适当加大接地体的截面。
3.人工接地体为钢导体时,其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均压的要求,敷设在地下的钢导体,其尺寸不得小于下列值:
圆钢直径,mm8
扁钢截面,mm248
扁钢厚度,mm4
角钢厚度,mm4
钢管管壁厚度,mm2.5
4.1000伏及以上电气设备的水平接地体,其截面必须满足热稳定度(允许发热温度400℃)的要求。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