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设立 “柜台后药品”的现实意义
scsc · 2008-02-04 07:32 · 48819 次点击
FDA设立“柜台后药品”的现实意义
■徐大亮
据媒体报道,美国FDA正在研究一项制度,该制度将在药店中设立“柜台后药品”。什么是“柜台后药品”呢?“柜台后药品”是指患者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通过与药店药师进行沟通后能购买到部分品种的处方药品。可以说,这种方式使处方药的销售绕过了医生。那么,FDA即将出台的制度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我们知道,处方药销售有严格的规定,必须依据医生处方进行销售,这种对处方药的限制是非常重要的,它一方面可以限制抗生素的滥用,防止因过多地使用抗生素而使某些病菌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因为某些药品不良反应大,或者在药理作用的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这样的药品须在医生的确诊下指导服用。基于以上原因,各国在处方药销售方面都做了严格的规定。FDA此次研究的制度使部分处方药的销售绕过医生,只要患者与药店药师进行沟通后,就可以购买到处方药。这样做方便了消费者,使消费者不再因为重复性购买处方药而重复性就诊。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患者在使用处方药一定时间后,需要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确定病情治疗的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服用或是停服该处方药。因为处方药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服用一定时间后要接受检查。如需继续服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出适当的处方药剂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要防止患者过量服用处方药造成身体上的危害,同时又要保证治好患者的病。
FAD研究的新制度使部分处方药的销售绕过了医生,这样是否会造成处方药的滥用呢?这种担心源于对FDA即将出台的这项制度的不了解。该制度规定,患者在购买处方药时,如果没有处方,必须与药店药师进行沟通。由此可见,FDA的新制度使患者购买处方药时虽然绕过了医生,但却设置了一道药店药师的“障碍”。其实,沟通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药店药师介绍自己的病情;二是药店药师会向患者宣传有关处方药的常识、危害以及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考虑自己坚持购买还是去医院接受医生的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可以说,沟通的过程就是向患者宣传用药常识的过程。
对处方药的销售进行严格的限制是一种对人们生命健康负责任的态度,因此监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定限制处方药的随意性销售。而美国FDA的新制度对处方药销售在“他律”的基础上又加进了“自律”,也就是把部分处方药列入“柜台后药品”。可以说,列入“柜台后药品”的这部分处方药,由法律对其销售进行严格限制的“他律”性药品转变成了由患者在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的前提下自主决定购买服用的“自律”性药品。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把一部分由国家限制的用药选择权还给了人们,但前提是人们对其所使用药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这种制度也许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患者。但由于设置了与药店药师沟通的环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处方药带来的危害,对人们认识处方药,自律性地购买处方药,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会认识到,也应该认识到处方药凭处方销售的意义。而本着对自己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即使在一些地方某些处方药可以不凭处方随意购买,人们也不会去轻易的购买服用。因为当人们认识到随意购买处方药可能带来的危害时,才会进一步认识到凭处方购买的现实意义。这样一来,人们会自律性地到医院确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处方药。美国正在研究的这种将“部分药品”列入“柜台后药品”的制度,是向全面解除处方药严格限制的一个过渡。随着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将逐渐不靠“他律”的严格限制,自律性地规范自己的购药服药行为。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把一部分由国家限制的用药选择权还给了人们,但前提是人们对其所使用药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这种制度也许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患者。但由于设置了与药店药师沟通的环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处方药带来的危害,对人们认识处方药,自律性地购买处方药,具有现实意义。
(本版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