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节能减排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仪器信息网 ·  2007-06-20 21:40  ·  12221 次点击
摘要: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节能减排教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加强大学生节能减排教育的必要性、目标等方面,对高校节能减排教育进了探析。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高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节能减排教育是关键,高校要坚持“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与节约型校园建设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统筹安排、严密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进大脑。
一、加强高校节能减排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据统计,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研究生总人数达到2500多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搞好高校节能减排教育,不但能产生巨大的直接节能环保效益,而且教育青年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习惯。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1.加强高校节能减排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十一五”以来,全国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颁发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节能减排取得的成就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差距还很大,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2006年我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2007年第一季度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材、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增加6.6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如果按此发展,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因此,走节能减排、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节能减排建设在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系列措施的同时,更需要大力加强广大民众节能减排意识的教育,特别是要大力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节能减排意识。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学生,如果缺乏节能减排意识,不能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念,那中国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校只有把节能减排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培育大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行为习惯,才能满足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节能减排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得素质的概念的外延十分宽泛,除了通常说的身体、文化、道德、心理等素质外,具有节能减排意识的环境素质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国际社会开始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节能减排教育问题,提高了对节能减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国也出台政策逐步将节能减排教育纳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正规教育到非正规教育等各种形式教育体系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但不管是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都需要加强节能减排教育。现在在读大学生是明日社会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是否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展节能减排教育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3.当代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现状要求加强节能减排教育。有研究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是相对于科学发展理念的要求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极少部分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的淡薄,总体水平不高,不能从小事做起、自我做起,形成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自觉行动,甚至一些环境专业的学生也没有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热情,在日常的生活中,损坏公共财物、破坏花草树木和浪费资源、能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此,进行长期而深入的节能减排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是解决能源过渡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
4.当代大学生自身优势特点决定加强节能减排教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