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节能降耗的形势与对策
仪器信息网 · 2007-06-20 21:40 · 26574 次点击
摘要:吉林省为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应以优化产业结构、改进能源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方向。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使吉林省走上能源节约型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产业结构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实现GDP能耗降低20%的指标。吉林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0%的目标。要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必须对吉林省当前的能耗现状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节能降耗的思路,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吉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当前吉林省的能耗现状
“十五”时期,吉林省经济规模实现了迅速扩张,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821.19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3620.27亿元,五年GDP年均增量为359.82亿元,超出“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量202.89亿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长,据吉林省能源平衡表显示,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为5957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3655万吨标准煤增加2302万吨,增幅为63%,年均增长10.3%,比同期全国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幅高0.2个百分点。“十五”后期,吉林省万元GDP能耗水平有所下降,但2005年吉林省万元GDP能耗1.65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22吨高出35%,在全国30个省份中排第20位,与能耗水平较低的广东(0.79吨)、北京(0.80吨)、上海(0.88吨)和浙江(0.90吨)等省市相比差距仍较大。万元GDP耗能1.65吨标准煤,意味着吉林省消耗1吨标准煤创造的GDP价值是6060元,仅相当于全国的74%、广东的48%。可见,吉林省的能耗现状不容乐观。
二、吉林省能耗高的主要原因
吉林省万元GDP能耗不但与沿海一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与吉林省历史形成的耗能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吉林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意识淡薄等有直接关系。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吉林省是耗能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近年来虽逐步进行调整和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工业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比重偏低。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终端能源消费4017.6万吨,占全省能源终端消费总量的68%。其次,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工业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重工业的增长来拉动。2005年,吉林省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达79.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轻工业仅占20.2%,轻重工业比重明显不合理。最后,从行业产出比看。高能耗行业能耗比重高,产出比重低。2005年,吉林省冶金、电力、造纸、建材和化工等高能耗行业共消费能源3293.2万吨,占工业部门消费总量的55.9%,而实现的工业产值仅占全部工业的24.8%。
(二)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从产品结构看,由于吉林省工业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的初加工为主,吉林省的工业经济形成了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少及初级化、低层次产品多,和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的特点。在终端消费品市场上,吉林省工业产品除汽车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外,其他终端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从2005年全国主要工业产品反馈情况看,在电子、通讯等19种高技术产品和10种耐用消费品中,吉林省仅能生产6种,并且大多数产品吉林省占全国的比重不到1%。
(三)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从吉林省一次能源生产构成看,2005年生产原煤2715.1万吨,占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58.8%,而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生产量所占比重相对偏低。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抑制了优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能源工业内部看,缺少深加工和精加工能源产品,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比如,从消费结构看。一是煤炭消费比重过大,煤炭消费总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具有以煤为主的低级消费特征。二是居民燃煤较为分散,集中供热比重不高,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大气环境污染破坏较为严重。三是第三产业特别是农村能源消费水平低,吉林省农村居民能源消费仍以薪柴为主。四是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等优质能源在终端消费中所占比重偏低,不利于节能。
(四)能源利用效率低。据吉林省节能检测中心对全省200余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实际监测,吉林省平均能源利用率仅为2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比上海市低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约低20~30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单位能耗看,比全国平均水平约高15%左右,比先进省份高20%。可见,吉林省能源利用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低效率现象还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