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绿色是“治”出来的
仪器信息网 · 2007-06-20 21:40 · 11731 次点击
王若群
化工企业不应该是污染的代名词。太化集团近年投入2.21亿元完成环保治理项目30项,环保投入占到技改资金的三分之一,排污总量下降了51%。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
几年前,如果你问太化在哪里?准会有人告诉你:“在太原化工路,哪里的味道最呛人,哪里的烟囱冒的烟最黑、最黄,那里就是太化。”“现在你是看不到黑烟了。
“绿色是治出来的。化工企业不应该是污染的代名词。”太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狄重阳铿锵有力的话语代表了太化2万名职工由衷的心声。
太化集团有限公司把环保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加大环保治理力度,近年来,投入2.21亿元完成环保治理项目30项,环保投入占到技改资金的三分之一,果断淘汰关停了生产规模小、污染较大的18个产品和装置,酚、氨氮、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污指标达到了省、市环保部门考核指标的要求。4年多来,太化的经济效益翻了两番,排污总量下降了51%。
搬掉两座山
太化曾经有两座山:一座是40多年来由生产废渣堆积的炉渣山,一座是十几年来形成的电石灰渣山。风吹日晒,这两座山总是渣土飞扬,异味扑鼻,污染周边环境,成了让太化人汗颜的、压在心头的沉甸甸的“两座大山”。现在,经过太化人的“神奇之手”,这两座山被搬掉了,并变废为宝了。
“要是你3年前来,300多万吨的渣山那叫个‘壮观’呢!”太化集团技改发展部的小申说。说话间,被粉碎的废渣通过传送带已装上了排队等待的载重车扬长而去。原来炉渣中含残碳量30%,其热值可达到3700大卡。厂内的3台硫化床锅炉现在烧的都是这座渣山的渣;三分之二的废渣,再掺一点煤,发热量竟能达到4500大卡。从2005年起,太化生产合成氨再不用花钱买电了,同时6台污染严重的小锅炉也全部拆掉了。仅此一项,太化合成氨分公司每年就可节省开支5000万元。至此,太化热电联产模式终于形成了,其良好的环保效应和经济效益,让太化人开始尝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甜头。
不久,电石灰渣山摇身一变也成了生产优良硅酸盐水泥的熟料。2006年8月,山西晋投立唐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太化建成投产,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电石废渣排放的治理难题,每年还可产生1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治掉两股烟
太化近年来先后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合成氨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装置,对造气间歇吹风气中的可燃气体进行了回收,不仅消除了合成氨造气“黑烟”,而且每小时可产生3,9MP蒸气50余吨,实现年新增效益1500万元。太化股份氯碱分公司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工艺,使氯乙烯分馏尾气中氯乙烯排放浓度大大降低,已低于国家环境排放标准,每年创效益550万元,达到国内PVC生产行业最好水平,形成了自己的专有技术。
“黄烟还在吗?”带着几分好奇,记者来到了太化那根远近闻名的大烟囱旁。往日浓浓的黄烟早已不在,一缕淡淡的黄烟袅袅飘过,刺鼻的味道也消失了。“通过两次改造,黄烟已被吸收塔吸收转化为亚钠和硝钠,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一年回收1万吨这两种产品,可创造价值2000多万元。”任俊清告诉记者。太化投资1042万元,对合成氨硝酸生产NOx尾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吸收塔,增设了塔底循环冷却器、增大了液体循环量、清洗了塔内填料,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困扰硝酸生产多年的“黄烟”问题。
在太化,不仅黑烟已成为历史,而且黄烟也将在2008年永远消失。2006年7月,太化与日本三菱集团公司签订合作减排合成氨硝酸生产尾气中氧化亚氮气体的合作协议,引入资金500万美元。目前,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08年上半年可实现减排。
IN用三股水
化工是个高耗水行业。以前,太化的工业废水经环保处理后就直接排放到了汾河。现在,太化氯碱分公司已达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2007年底焦化厂、2008年合成氨分公司也即将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经过环保处理,太化目前已实现了80%至90%的中水回用。到“十一五”末,太化的消耗、能耗将比“十五”末降低30%,全部实现节能减排。
太化治污既注重资金投入,更注重治理与管理相结合,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十一五”期间,太化将投资5,2亿元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环保节能改造,加强太化工业园、氯碱化工园区等的环境治理,实现氯碱、合成氨、焦化三个主要生产企业生产废水零排放,总体环保状况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太化是我国“一五”期间建起的全国三大化工基地之一。如今,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使太化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2007年,太化集团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0亿元,他们正朝着打造“百亿太化”奋斗目标昂首阔步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