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热处理技术及设备在轴承业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 ·  2007-06-20 21:40  ·  12111 次点击
一、轴承行业现状及热处理技术和装备概况
1.我国轴承行业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我国轴承行业经过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
2007年全行业生产各类轴承90亿套,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轴承产量和销售收入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轴承进出口贸易额逐年攀升。2007年轴承出口创汇21亿美元,进口用汇21亿美元,进出口持平。
“九五”以来,我国轴承行业经济成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至2006年,按销售额计算,已形成国有:民营:三资=16:63:21的格局。
我国轴承行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已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有一所(洛轴所)、一院(中机十院)、一校(河南科大)作为依托。全行业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万向、瓦轴、哈轴、洛轴、西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万向、龙溪、洛轴所、西北、杭州中心)、国家级实验室6个(洛轴所、杭州中心、上海所、万向、龙溪、瓦轴)。全行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有很大提高,掌握的轴承品种规格已由1999年的39000种增加到2005年的66000多种。为重大装备和重点主机的配套率达到80%左右。高端产品开发有重大突破。以“神五”、“神六”、“嫦娥一号”配套轴承为代表的航天航空轴承及其他国防装备配套轴承均已立足国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长期制约为国内主机配套和扩大出口的微小型深沟球轴承的振动噪声和密封性能问题,通过中国轴协组织的全行业技术攻关,已取得显著效果,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主机配套和扩大出口的要求,部分企业的产品已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2.我国轴承热处理技术和装备取得的长足进步
“六五”、“七五”、“八五”经济建设时期,有二十多家轴承制造企业先后从日本、英国、美国、瑞士、西德、奥地利、意大利等工业发达国家引进设备的使用、消化吸收,其中的主要类型设备在“八五”末期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轴承热处理装备的技术进步和电炉行业的制造水平。
推杆式等温球化退火炉在轴承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该类型设备是轴承零件退火的主要设备。轴承零件保护气氛退火已开始引起重视,并开始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轴承零件淬回火设备主要有网带炉、铸链、辊底炉、多用炉、转底炉、滚筒炉生产线,这些生产线是我国轴承行业热处理设备的主力设备,也代表了我国轴承热处理装备水平,这些装备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轴承零件热处理质量水平,工件淬火后氧化脱碳层由原来的0.06~0.1mm降到0.03mm以下,批量硬度差由原来的2HRC降到1.5HRC以下,同件硬度差由原来的1.5HRC降到1HRC以内,压缩磨削留量1/3~1/2,提高磨工效率15%~22%,为我轴承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渗碳热处理设备主要有推杆式、辊底式、网带式气体渗碳自动生产线,也有多用炉、真空渗碳炉、井式炉、周期式渗碳炉,渗碳气氛的碳势控制大多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也有采用流量控制。
3.我国轴承热处理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方向
⑴中小型轴承套圈大批量生产热处理装备采用无马弗托辊式可控气氛网带炉生产线、可控气氛铸链炉生产线,取代输送带炉、振底炉、箱式炉等落后炉型。
⑵中大型、大型轴承套圈大批量生产热处理装备采用可控气氛辊底炉生产线和多用炉生产线。
⑶特大型轴承套圈热处理装备采用可控气氛周期式热处理炉或加装微机碳势控制装置的井式炉。
⑷开发可控气氛带硝盐马氏体淬火小辊棒炉和辊底炉生产线。
⑸推广应用连续式可控气氛渗碳生产线。
⑹开发汽车轮毂轴承高频淬回火自动生产线。
⑺轴承滚动体大批量生产热处理装备采用滚筒炉生产线,取代仿苏鼓型炉生产线。
⑻开发辊底式氮基保护气氛等温球化退火炉。
⑼发展和应用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装备。
⑽研制开发与可控气氛辊底炉、转底炉配套的自动模压淬火机床。
⑾加大真空热处理装备的比例。
⑿研制开发与网带炉、铸链炉生产线配套的量变型分选机。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