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监测技术对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作用
仪器信息网 · 2009-08-02 21:40 · 28545 次点击
宋佳宋乐军姚帆
目前,我国企业的设备管理,一般沿用计划预防修理制即定期检查、保养、防护、周期性修理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企业,由于设备新旧程度、使用环境及设备管理水平不同,必然出现修理过剩或修理不足等情况。如何保障设备良好的连续运行状态即提高设备运转率是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我们在设备管理上首先提出了设备点检的概念,使设备管理由事故检修和定期检修管理逐步向预知性检修管理过渡。但传统的设备点检方式多采用“眼看、手摸、耳听”的经验手段,既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故障的判断也过于依靠执行者的经验,准确率较低,对异常数据的捕捉率低、准确率及效率非常低,这些缺点已无法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需要。推行设备的状态监测对于现代化大型连续生产线已势在必行,我公司在设备管理上,采用了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管理)的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下重视物质寿命,忽视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的观念,把状态检测、维护和修理建立在基于先进技术水平的科学决策上,而不是建立在定时计划检修或是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上。作为状态检测内容决定了维修的核心内容,我们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多的是考虑采用什么方式对设备进行监测和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基于RCM的管理理念,我们在工作中主要实施了如下内容:
1.健全组织机构,分清职责范围,对主要关键设备做到重点状态监测
公司以生产部为基础,下设备管理室和各生产厂设备管理室及检修维护部门,对设备排列进行状态监测,对有在线监测仪表的大机组由操作人员负责监视、记录,记录表格定期报生产部;对没有在线监测仪表的大机组,由生产厂设备管理室及检修维护部门监测人员负责,有关记录纸和档案等数据交生产部,对各生产厂的主要机、泵由操作工或维护工负责填写监测表格,根据在用累计寿命,对于状态监测达到危险边缘的设备,生产厂设备管理室提出修理通知。
2.设备状态监测使设备管理由计划维修转变为预防性维修
由于某种原因,设备出现异样或故障,按照以前的做法,为安全起见不论经济损失多大,只能停车修理。现在状态监测工作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出现异常设备首先加强保养,判定其异常部位,监测人员每天进行一次测量记录,并将测量数据绘制成曲线,密切注意其测量参数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预测其发展方向,推断其运行寿命,提出最经济修理点,最准确的修理时间,减少许多盲目拆卸的机率,缩短了修理进程。为修理备件供应制定维修计划提供依据。我们将设备故障进行分类,在合适时机通过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判断,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再确定设备的维修计划。这样,对设备故障规律的认识和故障诊断技术的掌握、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设备故障率的发生的三个阶段,真实地反映出设备从磨合、调试、正常工作到大修或报废故障率变化的规律。如准确地找出关键点,可延长偶发故障期,避免过剩修理。设备故障还可以分为可预防和不可预防两大类,若可预防的设备故障多,则说明设备的预防维修工作没有到位,若不可预防的设备故障多,说明设备本身的可靠性差,技术档次不高。我们控制和降低设备的故障,主要从提高预防维修能力和设计制造设备必须注意到其可靠性等两方面同时入手。遵循RCM的管理理念,提出了旋转机械设备状态正常与否的准则,选择了安全评定的标准,确定了对旋转机械设备整体状态及主要零部件状态分别评价的判据;提供能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的方法。研究了各旋转机械设备的时域、频域综合信号处理方法,使信号处理后的特征突出、明显,便于自动比较、判别;围绕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实用性、稳定性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和改进,探讨了新的频谱估计方法以,我们还研究了旋转机械设备常见故障特征,建立了机组故障原因集以及故障推理机制。为对机械设备实行现代预知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手段,研究了趋势预测的方法。除对机械设备整体进行趋势预测外,探讨了对机械设备零部件进行趋势预测的方法。今后,我们将旋转机械状态监测技术由离线定期监测方式、在线检测离线分析监测方式,发展为自动在线监测方式。我公司在设备管理中采用诊断技术工作起步较晚,但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概括地讲,应用以状态监测为主的维修制度有以下优点:
(1)避免“过剩维修”,防止因不必要的拆卸使设备精度降低,延长设备寿命
(2)减少维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故不仅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而且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4)降低维修费用
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维修体制,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长期以来我公司对设备主要采用计划维修,常常不该修的修了,不仅费时花钱,甚至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性能;该修的又没修,不仅降低设备寿命,而且导致事故。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后,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预知维修”。
3.设备状态监测数据整理能有效的发现设备故障部位频次,通过修理及时对设备进行改进
通过对对设备状态监测数据整理,发现关键设备中最易损坏的部件,研究每台设备的可靠性,设备可靠性标志着设备在其整个使用周期内保持所需质量指标的性能。不可靠的设备显然不能有效工作,因为无论是由于个别零部件的损伤,或是技术性能降到允许水平以下而造成停机,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性后果。我们通过研究设备的初始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预测设备的行为和工作状态,进而估计设备在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从而避免设备意外停止作业或造成重大损失和灾难性事故。
几年来,我公司不断加强设备状态监测,有效地评价设备的实际动态性能和最佳的运动参数,有效地评价设备的维修质量及性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形成了设备管理新的模式,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设备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年以来,我公司始终坚持“设备是本”这一原则,紧紧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主题,在强化设备管理上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设备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永远没有穷尽和止境。只有与时俱进,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J.S米切尔.机器故障的分析与监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梁工谦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实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