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曲轴轴瓦维修中的错误做法

  仪器信息网 ·  2009-08-02 21:40  ·  48601 次点击
在曲轴连杆轴承、主轴承的维修中,常见一些错误做法,其危害性很大,必须引起注意并加以克服和纠正。
1.用砂纸打磨轴承合金
在修配曲轴连杆轴承、主轴承及连杆衬套时,因配合间隙和接触面积达不到技术要求,有的人便用细砂纸来打磨轴承或衬套。殊不知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其危害性很大。因为在打磨过程中,砂纸上脱落的硬质砂粒会嵌入较软的轴承合金或衬套合金内,使轴承与轴颈或连杆衬套与活塞销之间产生剧烈的磨料磨损,导致早期拉伤或剥落,影响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正确的做法是用刀具铰削,或用刮刀刮削,以求得合适的配合间隙及符合要求的接触面积。
2.用彩粉或粉笔着色检查轴承的接触印痕
在修配曲轴连杆轴承和主轴承时,有的人使用彩粉或粉笔着色,以检查其接触部位的印痕和面积,这样做也是错误的。因为彩粉、粉笔中同样含有硬质颗粒,其产生的后果与磨料磨损极其相似。另外,用粉笔着色很难涂匀,结果会产生错觉,造成错误的操作。同时,在检查中还会使轴颈、轴承表面受到损伤。正确的做法是用红丹等油质颜料来检查印痕。
3.刮削高锡铝基合金轴承
球墨铸铁曲轴和高锡铝基合金轴承,其磨损是很小的。但由于高锡铝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比铝基合金大,配合间隙也较大,装配时贴合痕迹不易看出。实践表明,在装配轴承时,只要配合间隙在规定范围(主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8~0.10mm,连杆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在0.05~0.06mm一般是不必进行刮研的。对于轴承接触面积也不必担心,即使看不出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但只要经过磨合是会达到要求的,更不会出现轴承异响。
4.在轴承背面加垫调整配合间隙
当曲轴轴颈与轴瓦磨损过大,配合间隙超限时,有的人喜欢采用在轴瓦背面加垫的方法(即在轴瓦与瓦座之间垫锡纸或薄铜皮等)来调整配合间隙,这种修理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做法会破坏轴承的圆度、圆柱度及与曲轴的同轴度,将加剧曲轴颈磨损。特殊情况下,如在边远山区、农村和行使中抛锚,采用瓦背加垫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急修措施,但使用中应注意:瓦背加铜皮的厚度应以0.05mm左右为宜。铜皮在瓦背上垫好之后,要保证轴瓦两端面高出瓦座平面0.02~0.03mm,并将其紧紧地压在瓦座内,受力后瓦背与瓦座能较好地贴在一起。加垫后,要注意轴承间隙不可过紧或过松。度过紧急情况后,应立即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装配和修复,以消除隐患。若轴瓦合金已烧熔、剥落、露底等,不能采取瓦背加垫的修理方法,必须换合格的配件,以免造成事故。
5.单片更换曲轴轴瓦
在维修曲轴轴承中可发现,一般情况是上片轴瓦磨损较小,下片轴瓦磨损较大。于是有的维修人员就只更换下片磨损较重的轴瓦,而仍用原来的上片轴瓦。这样做会使曲轴轴承的圆度及圆柱度误差增大,破坏与曲轴的同轴度,增加曲轴的旋转阻力;并加剧曲轴轴颈和轴承的磨损。正确的做法是:需要更换曲轴轴瓦时,不能只换上轴瓦或下轴瓦,必须成对更换。
6.在轴承盖单边随意加厚垫片
在维修曲轴各轴承时,有的维修人员为了调整轴承配合间隙,采取在轴承盖单边任意加厚调整垫片的方法,这也是一种破坏轴承圆度、圆柱度及轴承与曲轴轴颈同轴度的错误做法。这样做的结果,将加剧曲轴轴颈和轴承的磨损,甚至造成事故。正确的做法是:当轴承配合间隙过小时,可在轴承盖两边同时加上同等厚度或相同数量的垫片;反之,可在轴承盖两边同时减去相同厚度或相同数量的垫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7.用修刮法校配成品轴瓦
维修时,一般采用直接选配的成品轴瓦,但有的维修人员为了达到轴承接触面积的要求,便用刮刀刮削轴瓦的合金层,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成品轴瓦的尺寸精度、形状公差,表面粗糙度等都由专业生产厂家严格控制,刮削后会使这些参数遭到破坏。此外,成品轴瓦的合金层较薄,一般为0.1~0.3mm,采用修刮法来进行校配会破坏合金层,影响维修质量,缩短使用寿命。正确的做法是:测量并确定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修理级别,然后选配相应修理级别的主轴瓦和连杆轴瓦。
8.轴承螺栓宁紧勿松
在紧固曲轴主轴承和连杆轴承螺栓时,有的维修人员担心螺栓松动,习惯地将轴承螺栓拧得紧一些,认为还是宁紧勿松好。殊不知轴承螺栓拧紧度是否正确,对曲轴轴承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如拧紧力过小,轴承的使用寿命会降低,严重时还会造成机械事故;如拧紧力过大,会使曲轴弯曲变形,轴承与轴颈配合间隙过小,甚至产生事故。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力矩扳手分次、交叉、对称地按规定力矩拧紧。分次是指拧紧螺栓时,力矩不是一次加到标准要求,而是通过分几次递增的方法,最后达到标准值。

1 条回复

xujingzhai  2011-12-15 22:37
学习了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