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接点焊法
仪器信息网 · 2009-03-30 19:49 · 26754 次点击
胶接点焊既可用于工件的制造,也可用于破损件的修复。它充分发挥了胶接和点焊的优点,克服了铆接、胶接和点焊单独使用的许多不足之处。目前这种方法已得到推广应用,尤其在工件制造上,已成功地应用在航空工业飞机的制造方面。
胶接点焊法根据涂胶施工情况可以分为先胶后焊法、先焊后胶法、胶膜法三种。
一、先胶后焊法
先胶后焊法是将胶接点焊的工件,先涂胶,后点焊,最后进行固化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点焊必须在胶粘剂尚未凝胶交联之前进行。
先胶后焊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金属表面处理;
(2)打定位孔;
(3)涂胶(涂胶后不需要晾置,因点焊胶不含溶剂);
(4)打定位铆钉;
(5)点焊;
(6)校正因点焊高热而造成的工作变形;
(7)固化;
(8)防腐蚀处理;
(9)成品质量检验。
先胶后焊法对点焊的要求较为苛刻,不宜采用电容式电焊机和电磁式电焊机焊接时常用的焊接电流急剧上升的硬脉冲破,但焊接电流脉冲过软也是适宜。脉冲过硬,会使焊点周围出现疏松和气孔;过软,会使工件过热,并使胶粘剂粘度急剧降低,造成流胶。
涂胶点焊前,两个接合面的间隙距离不得大于0.5mm;焊接后不得大于0.1-0.3mm。
二、先焊后胶法
先焊后胶法是将胶接点焊的工件,先点焊,然后再用注胶器或注胶枪将胶液注入胶接缝隙中去最后进行固化的方法。
先焊后胶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金属表面处理;
(2)打定位孔
(3)打定位铆钉;
(4)点焊(用普通焊接方法即可);
(5)校正工件变形;
(6)灌胶;
(7)固化;
(8)防腐蚀处理;
(9)成品质量检验。
先焊后胶法,对点焊没有特殊要求,但对胶粘剂的要求却十分苛刻。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便顺利地充满接合面的缝隙。但流动性又不能太好,因太好了会引起胶粘剂的流失。
(2)胶粘剂应不含溶剂,且固化时应无低分子的逸出。
(3)由于工件在胶接点焊后还需进一步装配或加工,固化后的胶层应具有足够的韧性和耐冲击性。
(4)由于胶接点焊方法经常用于大型工件的制造,为了便于施工,胶液的固化温度和压力不宜过高。
三、胶膜法
胶膜法是在胶接点焊的接合面中间夹一层胶膜,然后在需要点焊的部位将胶膜钻(或冲)一个比焊点略大的孔,再进行点焊,最后进行固化的方法。
胶膜法由于目前还没有性能可靠、质量稳定的胶膜品种,故较少采用。现采用最多的是先焊后胶的方法,而且已研制出多种专供先焊后胶的胶粘剂,被称为点焊胶。
胶接点焊法也用于破损工件的修复,如修复铸件的长裂纹、孔洞和薄形钢板的密封结构部位。在修复过程中,一般也是先焊后胶。焊点距离通常为40-60mm,对受力较大的部位可控制在30mm左右。每个焊点必须要焊透,并且彻底清除焊渣之后再进行涂胶。在修复较长的裂纹时,要避免工件因长时间受热而产生应力收缩,造成再次裂损。另外,对一些较厚的工件应考虑在裂纹上开坡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