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的分类
仪器信息网 · 2009-03-30 19:49 · 7577 次点击
1.熔焊:将两被焊工件局部加热并熔化,以克服固体间阻碍结合的障碍,然后冷却结晶成为一体接头的方法。
1.熔焊接特性与优点
1)焊接点像铜一样,是分子结合,没有机械性压力,不会松弛、不会老化,不受腐蚀性产物的影响。
2)能经受反复多次的大浪涌(故障)电流而不退化;
3)焊接点的载流能力(熔点)与导线的载流能力相等。
4)进行焊接时,无需外接电源或热源。
5)从外观便能核查焊接的质量。
6)供焊接用材料很轻,携带方便。
7)焊接方法简单,易于学习掌握。
8)放热熔焊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快速焊接。
9)可用于焊接铜、铜合金、镀铜钢、各种合金钢包括不锈钢及高阻加热源材料。
1.熔焊接操作程序
1)将导线和熔模模腔、流道、型腔清洁干净,如果导线或模具潮湿需先将其烘干,以免放热过程中产生水气,影响熔焊质量。
2)夹紧模具,放下金属隔离片,封住流道口。注意不要让熔焊剂流入型腔。
3)倒入熔焊剂,然后将引燃粉撒在表层及模口,盖好模具顶盖。
4)点燃引燃粉,注意人要站在点火口侧面。
5)焊剂即在模具腔中作放热反应。
6)待熔焊剂反应完毕后约20秒,即可开启模具,将导线取出,用专用工具清除焊渣。
2.压焊:将被焊工件在固态下通过加压(加热或不加热)措施,克服其连接表面的不平度和氧化物等杂质的影响,使其分子或原子间接近晶格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不可拆连接接头的一类焊接方法。
2.1压焊的特点
1)热效率高内部热损失少热效高
2)焊缝致密焊缝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凝固结晶,具有锻压的特点,比较容易避免产生缩孔、疏松和裂缝等缺陷,从而获得致密焊缝。
3.钎焊:用某些熔点低于被连接物体材料熔点的金属(即钎料)作为连接的媒介,利用钎料与母材间的扩散将两被焊工件连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3.1钎焊概述钎焊与熔焊不同,它是采用液相线温度比母材固相线温度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零件和钎料加热
到钎料熔化,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而实现连接零件的方法。
3.2同熔焊方法相比,钎焊具有以下优点:
1)钎焊接头平整光滑,外形美观;
2)钎焊加热温度较低,对母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较小;
3)焊件变形较小。尤其是采用均匀加热(如炉中钎焊)的钎焊方法,焊件的变形可减小到最低程度,容易保证焊件的尺寸精度;
4)某些钎焊方法一次可焊成几十条或成百条钎缝,生产率高;
5)可经实现异种金属或合金,金属与非金属的连接。
3.3钎焊也有它本身的缺点。钎焊接头比较低,耐热能力比较差,装配要求比较高等。
3.4根据使用钎料的不同,钎焊一般分为:
1)软钎焊_钎料液相线温度低于450℃;
2)硬钎焊_钎料液相线温度高于450℃。
此外,某些国家将钎焊温度超过900℃而又不使用钎剂的钎焊方法(如真空钎焊,气体保护钎焊)称作高温钎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