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其遇到的挑战

  仪器信息网 ·  2011-04-14 19:45  ·  34722 次点击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质量意识在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人们常用形容词如“好、差、优秀、良好”等来定性描述质量好坏,也可以用定量化的手段对其指标进行数字度量。质量管理学的大师们也对“质量”的概念提出的自己的定义,如朱兰的“质量就是适用性”,田口的质量损失理论,克劳士比的“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戴明的“质量是一种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的观点等,都高度概括了他们自己多年的研究理解;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术语做了如下定义:“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种定义结合了质量发展的最新理念与社会需求,突出了质量是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范畴,是目前接受程度最广的定义。
实际上,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来说,企业(或组织)所关心的交货期、质量、成本、服务与安全等TQCSS五大内容(Timing,Quality,Cost,Service,Safety)都可以看成广义的质量要素,也反应了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的概念的诠释。
全面、细致的理解质量名词的概念有助于加强对质量管理方法的理解。要取得用户满意的质量水平,必须要有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并希望达到顾客忠诚,提高市场竞争力。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管理定义为“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也表明了质量管理是针对“质量”对象进行的一系列“协调的活动”,这也是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的要求。
对一个企业(组织)来说,影响质量好坏的因素存在于企业(组织)的各个部门,每一过程与每一个人,这已经成为共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就由费根堡姆提出,业已体现这种思想。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技术,尔后在全国企业范围内大幅推广至今,并把TQM总结为“三全一综合”(全面的、全员的、全过程与综合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方法)的模式,理解方便,富有特色。80年代中期开始,ISO9000族标准的实施,也体现了TQM的要求与内容,并带有一定的贸易壁垒与广告效应性质,迅速风靡全球,至今不衰。虽然TQM概念产生于质量检验与统计质量管理理论之后,内容也比较广泛,但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法及市场要求等的迅速改变情况下,实施TQM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主要是质量要求在以下几方面都出现了新进展: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