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理论在教育的班级管理上的应用
Baike · 2011-06-25 09:50 · 32257 次点击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班级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班级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学生赖以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场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其对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应如何通过引入现代管理学的最新是为班级管理寻找新的思路。
现代学理论认为,组织的知识配置就是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利用组织的无形的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以帮助管理者借助组织知识的配置创造价值。组织的知识配置通过改变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从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组织知识配置的实质是对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实现知识的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以促使组织的不断成熟和壮大。组织中从未用过的信息、数据和组织在特定生产经营时空条件下产生的意会知识或隐性知识,就好像蕴藏在矿脉中的天然金块。搜集这一数据并把它配置到组织结构中去,或提炼成有用的信息,或生成为新的知识,是组织知识配置的职能所在。
我们发现,班级作为一个组织,同样存在着一个有关于知识配置的问题。班级作为一个集体组织,有着班级全体成员共同的追求的目标、共同遵守的纪律以及共同营造的氛围。每一个学生作为班集体中一个成员,他的过往经历,知识,能力等因素,对实现班级共同的“知识”共享,对班级共同的追求的目标的达成、对共同遵守的纪律的维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班级组织的不断成熟、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班级建设中的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以及见解、想法等都会在班级成员的相互交往之中产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着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在他们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共生的“场”,在这个“场”中,学生们通过多层次的对话关系,产生思维之间的碰撞,使个人知识资源进行了交流和互补。于是,班级组织中的新的知识就被创造了出来。这些新知识不仅对存在于班级共生“场”中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对班级的管理与建设有着不可多得启发意义。
那么如何以知识配置的组织原理来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和建设呢?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在组织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要明确组织目标,仔细考察组织成员的知识能力与构成,充分发挥成员的主体性。组织知识的着眼点是必须考虑到组织知识螺旋式增长的需要,总的原则是要利于推动组织的创新。
组织的意愿反映了组织和组织高层领导人的个人抱负,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确认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开发的特定知识,并愿意为知识的开发付出努力。
为有效推动班级目标的实现,班委会的建立与良好运作就是一个关键。在班委会的建立之初,就应充分考虑班级成员的成长经历、爱好、知识、性格等,并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班长的人选应侧重综合能力强,劳动委员侧重有任劳任怨的品质,纪律委员要有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的特点,委员要学习好、还要能帮助人与善于沟通。当班级成员整体上学风不正、进取动力不足时,班委会的产生可以先由班主任临时指定,待运作一段,当班风有进步后,再行竞选。临时班委会运作的时间就是班主任充分考察与调动学生知识潜质的过程。考虑到每个成员知识能力与结构在组织中是动态变化的,班委会可以考虑每过一定的时间段实行部分岗位竞争上岗,这样既可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也可保持班委会的相对稳定,突出班委会的带头、示范作用,有利于达到班级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