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

  仪器信息网 ·  2008-10-11 09:04  ·  34084 次点击
目录
原则和要求
组成
类型
性质定位
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
课程特色
教学方式
原则和要求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0851z7j1167qq1tt7xd1.jpg地理信息系统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0851baapb3bj2qyr3vez.jpg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有多种来源和不同特点,地理信息系统要具有对各种信息处理的功能。从野外调查、地图、遥感、环境监测和社会经济统计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机构或器件采集并转换成计算机系统组织的数据。这些数据根据数据库组织原理和技术,组织成地理数据库。
地理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库中各种地理数据通常以多边形(矢量)方式和网格(光栅)方式进行组织。多边形作为区域的基本单元可以是某一级行政、经济区划单位,或某一地理要素的类型轮廓,它是由地理要素的专题信息(如类型代码)和几何信息(多边形边界的x、у坐标值及其拓扑信息)构成(见多边形数据系统)。网格方式对某一区域按地理坐标或平面坐标建立规则的网格,并对每个网格单元按行、列顺序赋于不同地理要素代码,构成矩阵数据格式(见网格数据系统)。为了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互换,地理数据库必须做到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并有效地对各种地理数据文件进行管理,实现对数据的监控、维护、更新、修改和检索。地理数据通过软件的处理,进行分析计算,并加以显示。显示的方式有地理图、统计表和其他形式。
组成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0851l43l4y484r7r48xl.jpg地理信息系统
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硬件设备有:①数据采集装置,有各种类型的数字化仪;②人机图形交互装置,可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和输入部件;③中央处理装置,通常使用不同类型的数字计算机;④数据存储设备,作为计算机的外存设备,主要是大容量的磁盘和磁带机;⑤图形输出设备,有矢量式或光栅式绘图机、静电式符号打印设备等。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学库,还有数字化操作软件、基本的显示绘图软件等。应用软件范围广泛,功能多样,如处理多边形信息和网格信息的各种程序、多元统计分析程序、各种地理分析程序以及应用绘图程序等。
类型
按性质分为静态非空间模式、静态空间模式、动态非空间模式和动态空间模式4种地理信息系统。静态非空间模式系统以瞬时段经济社会数据为主要管理对象,它与现行的手工统计信息系统接口;动态非空间模式系统处理随时间变化的经济社会数据,它与手工统计信息系统有密切关系;静态空间模式系统和动态空间模式系统的特点要与地图数据、空间遥感数据接口,反映各种地理要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和过程。一个大型的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各地理要素的数据性质包含上述4种模式,而以动态空间数据模式为其核心。小型、初级地理信息系统则仅采用静态非空间模式,以满足地方或小城镇对地理信息的需求。
按应用功能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技术处理系统。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是根据专门地理问题的需求而建立的,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能源信息系统、水资源信息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以一定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既有区域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也有区域专题信息系统,直接服务于区域发展的部门和综合数据管理。地理信息技术处理系统是面向技术处理的,如遥感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地理数据分析系统等。
性质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北京大学于1990年开始在地理类本科生课程中开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并定为必修科目,1998年正式设立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是我国最早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之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高层次人才。
在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是一门骨干必修基础课,也是学生第一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已经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及环境科学学院的本科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众多相关院系的选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基础定位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专业基本概念和基础认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从而为其后续专业及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指引正确方向、打好坚实基础。
指导思想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0851900kikfkzyg8rgxx.jpg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对于学生的地理科学及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同时,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尽管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的更新速度确实非常迅速的。结合这些特点,基于课程目的和课程定位,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入门课程,对相关的基础概念、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需要进行充分、翔实的讲解,使学生牢固的予以掌握
2、坚持基础理论体系与最新进展相结合。本课程讲授地理信息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以便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研究打好基础。
3、坚持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的专业背景知识较多,包括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同时其应用方向又非常广泛。
4、积极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针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积极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新型教学手段,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就是软件系统,因而课堂教学讲授中还采用了现场操作、现场演示的教学方法,并大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学内容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0851zym0iicnctlhts4l.jpg地理信息系统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主要模块:
模块一:基本概念和理论
要点1: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信息、数据、地理数据、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及其重要类型;地理信息功能概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简史
要点2:从现实世界到比特世界
对现实世界的地理认知:认知与认知模型;现实世界的抽象:现实世界-概念世界-地理空间世界-纬度世界-项目世界;比特世界
要点3:空间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模型基本概念;场模型;要素模型;基于要素的空间关系分析;网络结构模型;时空模型;三维模型
要点4:空间参照系与地图投影(本部分系针对非地理专业学生设置,不是正式授课内容)
地球椭球体;坐标系;地图投影基本问题;高斯-克吕格投影;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要点5:GIS中数据
数据涵义与类型;数据的测量尺度:命名量-次序量-间隔量-比率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来源与控制;空间数据元数据:元数据的基本概念-元数据的应用-元数据的获取-元数据的存储与功能实现。
模块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与功能
要点1: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地图数字化:概述-地图数据类型-数字化仪数字化-扫描矢量化及常用算法;空间数据录入后处理:坐标变化-图形拼结-拓扑生成。
要点2:空间数据管理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GIS内部数据结构;栅格数据及其编码:栅格数据结构-决定栅格单元代码的方式-编码方法;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矢量数据结构-编码方法;矢量与栅格结构的比较与转换算法;空间索引机制;空间信息查询:基于属性特征的查询-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的查询(SQL)-空间扩展SQL查询语言(GSQL)。
要点3:空间分析
空间查询与量算;空间变换;再分类;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插值;空间统计分类分析
要点4:数字地形模型(DTM)与地形分析
DEM与DTM;DEM的主要表示方法:规则网格模型-等高线模型-TIN模型-层次模型;DEM模型的相互转换:不规则点生成TIN-网格DEM转成TIN;等高线转为格网DEM-利用格网DEM提取等高线-TIN转为格网DEM;DEM建立:DEM数据采集方法-数字摄影测量-DEM数据质量控制;DEM的分析与应用:格网DEM应用-TIN分析应用。
要点5:空间建模与空间决策支持
空间分析过程及其模型;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空间分析决策的复杂性,基本理论与方法-空间决策系统-空间决策的模型管理;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的基本组成、知识处理与系统实例;数据仓库与空间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空间数据挖掘;GIS空间分析与空间动态建模:GIS与空间动态模型的结合方式-元胞自动机简介-元胞自动机模拟林火蔓延模型-元胞自动机的局限性;空间相互作用与位置(分配模型):空间优化模型的定义与分类-静态离散空间优化模型的数学表达(线性规划)。
要点6:空间数据表现与地图制度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表现与地图学:数学法则-符号-制图综合;地图的符号;专题信息表现:分类与内容-表现方法-表现手段;专题地图设计:图幅基本轮廓设计-区域范围的确定-专题地图数学基础的设计-图面设计;制图综合:概念-影响因素-基本方法;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基本概念-地学可视化类型-虚拟地理环境。
模块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要点1:3S集成技术
遥感简介;GPS简介;GIS/RS的集成及具体技术;GIS/GPS的集成及具体技术;GIS/RS/GPS的集成。
要点2: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的基本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系统和C/S模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组合方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WebGIS:简介与实现技术。
要点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农业气候区划;大气污染监测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地震灾害和损失估算;地貌研究;医疗卫生;军事应用。
要点4: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组织与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简介:模式与分类-开发方式;应用项目策略规划;应用项目合同;应用项目软硬件规划;子项目划分与管理;项目预算;人员管理;开发与数据管理;项目控制与评估;软件研制与开发质量管理:ISO9000-CMM模型。
要点5: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技术
软件工程简介;GIS领域的体系结构与构件;GIS需求分析;数据管理设计;界面设计;GIS设计模式;使用CASE工具。
模块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
要点1:地理信息系统标准
地理信息系统标准简介;ISO/TC211;OpenGIS。
要点2:地理信息系统与社会
GIS的社会化;GIS的社会化的相关问题:产业-政策-法律-教育与评估认证;社会对GIS发展的影响。
要点3: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
地球信息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与概念;数字地球核心技术综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课程特色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0851tu2cg5yztu2jic82.jpg地图学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的的主要特色是: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入门课程,对相关的基础概念、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需要进行充分、翔实的讲解,使学生牢固的予以掌握。同时,为了改变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容易“死记硬背”的问题,突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大量应用实例;本课程还设置了专门的实习课,并安排了专门的实习课教师,布置了具体的实习作业,以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应用系统的使用和操作,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坚持基础理论体系与最新进展相结合。本课程讲授地理信息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以便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研究打好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科的快速发展,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与社会、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章节,以使学生对学科的最前沿发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3、坚持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的专业背景知识较多,包括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同时其应用方向又非常广泛。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教材编制中涵括了常见的基础知识,如部分计算机及网络常识、地图学的基本原理等,并在课程中对基础知识有欠缺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在安排专题讲座及课程实习时,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了相应的安排。
4、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考虑到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应用特色,本课程非常注重提高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在授课现场增加了提问,实际操作等内容,并通过课程作业、实习、综合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这最终又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5、积极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针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积极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新型教学手段,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就是软件系统,因而课堂教学讲授中还采用了现场操作、现场演示的教学方法,并大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学方式
在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的教学中,教学组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并大力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
1、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
2、有针对性的课下作业。
3、实习教学是教学的重要一环。
4、鼓励学生参与科研。
5、提供网络交流平台辅助教学。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