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传热
grxlj · 2008-10-30 17:07 · 43641 次点击
对流传热(convectiveheatpassage)
流体从某处吸收热量后流到别处向较冷的流体释放出热量的过程,它一般分自然对流、强迫对流与两相对流三种类型。
㈠自然对流传热
自然对流是指由于存在温差而使流体内部密度不同,温度高的流体密度小,浮力使它上升;周围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流体乘势流入补充,从而引起流体流动的过程。在自然对流过程中当然也伴随有热量的输运。在气象、地质、地理中有很多自然对流的例子。例如,因为湖海中水的热容较大,晴朗白天陆地温度升高快于湖海,热气流上升,气压相应较低,下层空气自海面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陆地冷却快于湖海,气压相应较高,下层空气流向海面,形成陆风。
㈡强迫对流传热
强迫对流传热是指在非重力驱动下使流体作循环流动,从而进行热量传输的过程,在汽车的散热器、热泵型空调器、计算机的散热装置中,都有风机或泵驱使流体流动(或循环流动)从而加剧热量的散发或传递,这些都是强迫对流传热的实例。
㈢伴随有二相流动的传热·热管
在对流传热中,较为有效的是伴随有相变及两相流动的传热,由于液体的气化热一般都很大,故这种传热的效率较高,最典型的例子是热管。
热管是在气、液两相对流时伴随有相变传热的传热元件,它也是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传热元件。其构造为两端封闭的圆形金属管内壁装镶以多层金属细丝或其他毛细管(被称为管芯),管中充以适当的工作液体。当热管的一端受热而另一端被冷却时,液体在受热端吸热气化,形成的蒸气流至另一端放热凝结。凝结后的液体因管芯的毛细管作用又渗回热端,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使热量从高温端不断传到低温端。由于液体的汽化热很大,故传热效率特高,其传热效率可远高于银、铜等良导体。
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这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化工生产中处理的物料大部分是流体,流体的加热和冷却都包含对流传热。在化工生产中,对流传热在习惯上专指流体与温度不同于该流体的固体壁面直接接触时相互之间的热量传递。这实际上是对流传热和热传导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传热过程。例如间壁式换热器中的流体与间壁侧面之间的热量传递,反应器中固体物料或催化剂与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都是这样的传热过程。
类型按流体在传热过程中有无相态变化,对流传热分两类:①无相变对流传热。流体在换热过程中不发生蒸发、凝结等相的变化,如水的加热或冷却。根据引起流体质点相对运动的原因,对流传热又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内各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如散热器旁热空气的向上流动);强制对流是流体在外力(如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流动。强制对流时流体流速高,能加快热量传递,因而工程上广泛应用。②有相变对流传热。流体在与壁面换热过程中,本身发生了相态的变化。这一类对流传热包括冷凝传热和沸腾传热。
对流传热机理流体的运动对传热过程有强烈影响。当边界层中的流动完全处于层流状态时,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虽然只能通过流体内部的导热,但流体的流动造成了沿流动方向的温度变化,使壁面处的温度梯度增加,因而促进了传热。当边界层中的流动是湍流时,壁面附近的流动结构包括湍流区、过渡区和层流底层。湍流区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除了热传导外,主要依靠不同温度的微团之间剧烈混合,即依靠对流传热。此传递机理与湍流区中的动量传递机理十分类似。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通量为: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1449677yo6lu0eke8dv7.gif式中εh称涡流热扩散系数(与流体的流动状况有关);λ为热导率;cp、ρ分别为流体的等压比热容和密度;dT/dy为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温度变化率。由于εh一般比λ大得多,故湍流区的对流传热热阻很小,所以此区的温度下降也很小。在层流底层中热量传递只能靠热传导。由于流体的热导率一般很小,所以即使该层很薄,仍是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相应的温度下降很大。过渡区的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对流传热和热传导的作用都不能忽略(见图)。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1449undgbujkxjw3no8o.jpg牛顿冷却定律关于流体与壁面之间的传热虽然可从求解能量方程得到温度分布,然后计算热量通量和热流量;但在工程上常用简化处理办法,即将热流量φ与有关物理量的关系经验地表示为牛顿冷却定律:
φ=αAΔT式中A为传热面积;ΔT为流体主体温度(横截面上的流体平均温度)与壁面温度之差;α为传热分系数,表示对流传热强度的一个参数,其倒数可表征对流传热的热阻。通过实验来测定φ和ΔT,而A为已知,即可由上式算出α,通常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关联式,以供设计使用。
对流传热的强化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任何可提高传热分系数以及增大传热面积和温度差的措施,都能提高热流量。在工业生产中,物料温度由工艺决定,加热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又受技术和经济上的限制,因之传热温度差的增加通常是受限制的。在增大传热面积方面,可采用波纹板、翅片管、螺纹管、小直径管等,借以提高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而提高对流传热分系数,是强化对流传热最基本的方法。无相变对流传热时,热阻集中在层流底层,增强流体湍动或直接在层流底层中产生干扰,以减薄层流底层的厚度,是提高传热分系数的有效方法。提高对流传热分系数的措施包括增加壁面粗糙度,管内设置添加物(如插入螺旋圈片),气流中加入固体细粒,利用喷嘴产生射流等。有相变对流传热的机理与无相变的不同,需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强化(见沸腾传热、冷凝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