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方程
grxlj · 2008-10-31 12:01 · 19159 次点击
范德瓦耳斯出生于荷兰莱顿市,范德瓦耳斯因在气态和液态方程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19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873年,36岁的范德瓦耳斯以题为《论气态和液态的连续性》((Onthecontinuityofthegasandliquidstate))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连续性思想。他认为,尽管人们在确定压强时除了考虑分子的运动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但是在物质的气态和液态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这些分子所占的体积,而这两点在理想气体中都被忽略了。从以上考虑出发,他得出了非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即著名的范德瓦耳斯方程: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1500w4dd6mcgx6dz86g5.gif;其中,P、V和T分别代表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R是气体常数,a代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b为分子的体积,且a,b对于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值。
相对于其他实验工作者提出的模型和状态方程,范德瓦耳斯方程是最有用的,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首先,它比较简单,突出了决定流动性的分子的特征;其次,它又能指出气体有三相点,且能与在临界温度下可液化等性质相符合。当时的实验发现,如果某一种气体的温度不在临界值之下,那么它是不能只通过改变压强来液化的。从范德瓦耳斯方程出发,临界温度,临界体积,临界压强都可用a,b表示出来,且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
1880年,范德瓦耳斯还发现了对应定律。该理论预言了气体液化所必需的条件,对所谓“永久”气体的液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