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

  grxlj ·  2008-11-26 22:39  ·  35277 次点击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358z9rmfo9h1f0160wx.jpg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目录
起源
概述
灯笼的种类
福州式灯笼-又称为伞灯
泉州式灯笼
意义
参考资料
起源
中国的灯笼起源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以示庆贺。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灯笼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花样也更多。据史料记载,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上元灯节"曾"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成为当时一大景观。三兆村做灯笼的历史,可以上溯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359eomlqmk4mlo1ei4h.jpg到唐朝。三兆村灯笼因造型美观大方、做功细腻、图案新颖别致,乡土气息浓厚,蕴含较为厚重的历史文化,而远销到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中国其他地区,甚至韩国和香港等东亚地区。
元宵节赏灯始于汉代,盛极于唐朝。30年前出土的汉代长庆宫灯工艺水平已经极高。而明、清两朝的宫灯已显繁复,所谓“越工越俗”,反倒没给人们留下特殊印象。元宵节最神奇的灯是天灯。所谓“天灯”,就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天灯用白色宣纸糊制,造型很像一顶孔明帽,故而又称“孔明灯”。天灯的“帽沿”用竹片围成圆形,用两根铁丝在圆形竹片之间架成十字形,燃料固定在十字形的中间交叉点上。“天灯”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后,犹如一个个闪烁的火球,随风飘向远方,与夜空中的繁星融为一体,妙不可言。
概述
灯笼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灿烂。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359dxqh6qxc35d6dadx.jpg现代社会中人们基本上不需要用灯笼来照明了,但灯笼的特殊地位依然不减。每逢佳节、婚礼庆典这样的喜庆日子,灯笼依然是首选。而现在的灯笼从工艺上有了极大的改进,设计上更具装饰意味,使用的场合也有很大的发展,比如广告。
现在人们对于灯笼的需求有了新的品味,传统工艺的灯笼是人们收藏欣赏的佳品,中西方的艺术家对中国的传统灯笼都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喜爱传统灯笼的造型,并为其精湛的工艺大为折服。
在历史学家的考证中,证明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携照明工具。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化。对于祖国文明更加珍惜爱护,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使之方扬光大。
整理此类图片是为弘扬中华民间工艺。
【传统灯笼】
金属嵌丝骨架,红绸
布面适合在回廊吊挂,
造型饱满浑厚,小型
的可手提,堪称灯笼
造型中的经典。
金属嵌丝骨架
,红绸布面
,外形大方
适合在回廊吊挂。
手工编织金属丝
,大红绸布面
用于庭院照明
,多使用在当时贵族家院中。
红布外包面
,灯笼布上印文字
大门灯或牌楼灯
,在一些店铺中也可见到。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359bpb48pxapwqq6pvw.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359qvt8hr2qn5qt0l0y.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359x2s1x0x0hox1rds2.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4009gf2ltjj11ftzozj.jpg
尺寸30×18×17厘米
尺寸24×15×16厘米
尺寸36×26×13厘米
尺寸36×26×13厘米
中国传统工艺的大家庭中灯笼一直是雅俗共赏的工艺品,无论是新春佳节还是婚礼庆典,都少不了大红灯笼的装扮,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灯笼还有另外的作用,在古代没有电力的时候,灯笼就是人们用来照明的灯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比的便捷。上至宫廷的皇家贵族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无一不崇尚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400clcyz5fllwc4yand.jpg灯笼的文化。而中国的灯笼不仅用于照明,同时还具有中国的历史意义,其精美的造型是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以皇家宫廷灯笼的艺术价值为最高,精美的雕刻花纹、流畅的线条、饱满的造型,带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不但有优美的线条和雕刻图案,有的还配以中国的方形文字结合历史人物画像、传说中的神像、以及神州大地的山水图案,使自然和人文观念融为一体。生动的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高度文明。
中国的灯笼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世界的历史文明做出突出的贡献,西半球的国家通过传教士和外贸的形式,掌握了中国灯笼的制作设计工艺大大加快了他们的社会发展。对于东方国家的意义就更大了,由于地理条件,亚洲国家和中国在很早时期就通商往来,直接学习到了中国的灯笼文化,就是现代他们的灯笼设计也没有脱离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影响了整个世界,而在中华文明中灯笼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灯笼的种类
字姓灯:灯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经担任过的官名。如姓「谢」是太子少保,姓「郑」是延平邵王等。
吉祥灯:灯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吕洞宾、何仙姑等)、福禄寿三星等吉祥图案。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400oqfo39ref5z5zqo2.jpg
一般型:和字型灯、吉祥灯一样,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话,另一面是吉祥图案。
官灯:灯上所绘的字和图,与一般灯相同,不过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到皇帝御赐,才能悬挂这种灯笼。
福州式灯笼-又称为伞灯
桂竹:是台湾种植最普遍的一种竹子。质感坚硬有弹性,适合作钓竿、扫帚等器具。
竹篾:将桂竹劈成竹条,称为「竹篾」。在竹篾上下两端打洞,并用铁丝穿起来。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431agjt7ogakko7xark.jpg
竹头:在桂竹的竹节上,刻出凹槽,用粗铁丝固定,成为竹灯笼的头部和底部。
作法:
1.将穿好铁丝的竹篾,安装在竹头台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装在一格凹槽上,最后再用铁丝绑竹头,成为竹架。
3.顶住地面,将竹架慢慢往下撑开,直到变成筒型为止。
4.用手压折竹篾,调整灯笼的形状、弯度和竹篾间的距离。
5.在灯笼上端绑上棉线,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铺白色纱布,用浆糊固定。
7.等纱布干了,再涂上洋菜胶。
8.阴干后,筒型伞灯就成型了。
9.接着描图、上彩。一般而言,字是朱红色,图则是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等吉祥画。
10.最后在竹头上安装底座,修饰一下,就完成了。
泉州式灯笼
一般编织反州式灯庞都以质地坚韧,有弹性的桂竹及麻篱二种为主要材料。
制作过程为:
(一)将竹子放在蒸气室内加热的半小时,然后取出,置阴凉处晾干,但不得过分干燥,也不能放在强光下曝晒。
(二)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三)裁取竹条所需的长度;这种得依灯笼大小而定。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432ssk1sn18q40mx3ok.jpg
灯笼
(四)编织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灯架。
(五)灯架中间,扎数圈竹圈于灯壁上亦可。
(六)糊(裱)灯笼,先裱糊棉纱布,再黏贴二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如没有单光纸,细棉纸亦可。)裱糊棉纱布得先将稀释的浆糊,均匀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再用刷子沾浆糊刷平,这里需要注意,刷平浆糊的刷子必须是干净的刷子方可,否则,灯面将是一片脏乱。同时,裱糊的纸也必须糊的没有接缝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七)将灯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八)彩绘。彩绘以个人所需图案彩绘,如人物、八仙、花鸟、仕女等。
(九)彩绘后,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等文字、图案完全干后,再上一层桐油,然后待桐油阴干,灯笼就大功告成。
意义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徵,吴敦厚说,他以前做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432kjt1jqiq44kk16xw.jpg
灯笼
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了。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藉著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徵「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永乐朝在午门大立虌山灯柱,又在华门外设「灯市」,使得北平尚有「灯市口」街道。民国后,花灯之举虽仍在,但平淡了许多,幸亏如今因著中国热,灯笼又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灯笼的材料,有的由原来的纸、竹子,变成布、塑胶、铁线,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3432c1073kx30rv7xhbp.jpg
传统中寺庙是以黄色为主,灯笼的大小、颜色全以个人喜好变化,无所谓一定的象徵意义。
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
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灯笼依其形状,目前分为泉州式和福州式两种。其中以泉州式为中国灯笼的代表。
参考资料
1.http://www.sun0769.com/subject/zhongqiu2005/denglong_3.htm
2.http://wiki.keyin.cn/index.php/%E7%81%AF%E7%AC%BC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