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
仪器信息网 · 2008-12-31 11:18 · 12892 次点击
目录
蒽
正文
基本性质
毒性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蒽
中文名称蒽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356on9pqelj295grjpe.jpg
蒽
英文名称anthracene
分子式C14H10C6H4(CH)2C6H4
结构所有C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
分子量178.22
正文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3562fb9gd8drdz2zsrr.gif
一种含三个环的稠环芳烃,分子式C14H10。它存在于煤焦油中。蒽的三个环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是菲的同分异构体。蒽为无色片状晶体;有蓝紫色荧光;熔点216℃,沸点340℃,相对密度1.283(25/4℃);容易升华;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热苯。蒽分子中9,10位的化学活性较高,用硝酸氧化,生成9,10-蒽醌(结构式见蒽醌),是合成蒽醌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用钠和乙醇还原,生成9,10-二氢化蒽;加氯生成9,10-二氯化蒽,后者加热失去一分子氯化氢,变成9-氯蒽;蒽还可以作为共轭二烯,与顺丁烯二酐等在9,10位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工业上从分馏煤焦油所得蒽油馏分中用结晶法分出粗蒽,再经升华提纯。高纯度蒽可用作闪烁计数器的闪烁剂。
基本性质
物理性状带有淡蓝色荧光的白色片状晶体或浅黄色针状结晶。(纯品为白色带紫色荧光)
相对密度1.25(27℃);1.283(25℃),熔点217,沸点342,闪点196.1,121.1(闭式)(以上均为℃),蒸汽压0.13kPa/145℃
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乙醚,较易溶于热苯。
稳定性稳定
用途用作发光材料(如在闪烁计数器中),特别是用于涂层(如用于吸收紫外光)。用于制造蒽醌和染料等。也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汽油阻凝剂等。
制备或来源在蒸馏煤焦油最后阶段得到,可由煤焦油的蒽油部分分出。
危险标记20(腐蚀品)
衍生物蒽酚蒽醌
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纯品基本无毒。工业品因含有菲、咔唑等杂质,毒性明显增大。由于本品蒸气压很低,故经吸入中毒可能性很小。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易引起光感性皮炎。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微毒。
急性毒性:LD50430mg/kg(小鼠静注)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腹腔500mg/kg/日×7日,1/10死亡,体质增长减慢;大鼠经口6mg/日×33个月,9/31死亡,未见肿瘤;大鼠皮下5mg/周×4个月,1/5死亡。
刺激性:家兔经眼:250u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10mg(24小时),轻度刺激。
致癌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8g/kg(78周,间断),致癌阳性。
在环境中的迁移几个实验证明了多环芳烃(PAHs)的可生物降解性。低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萘、苊、苊烯在实验研究中均能快速地被降解。初始浓度为5~10mg/L的液体,在7天之内有90%以上的多环芳香(PAHs)被生物降解。高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荧蒽、苯并(a)蒽、屈、苯并(a)芘和和蒽等很难被生物降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相关词条
咪唑
喹啉
苯酚
苯
乙醚
参考资料
1.《新华字典》
2.《新华词典》
3.《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