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葱石

  grxlj ·  2009-02-15 19:09  ·  29673 次点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911mokk5pckkdkzvwcv.jpg
臭葱石
臭葱石源于它从前的名称毒砂黄铁矿的简称。指的是黄铁矿的化学类似物。晶系:单斜晶系,颜色:银灰白;乌棕色,透明度:不透明,光泽:金属般的,条痕:深灰黑色,硬度:5.6~6.0,形态:棱镜状,表面常有条纹;柱形与菱形有交错,通常大块/颗粒状,柱状或紧凑;生有双晶,劈理:单向明显,断口:不整齐,比重:5.9~6.2。用途:常见的砷矿石。生成环境:热液矿脉,常与黄金,锡矿石,银还有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石英共生;也分布在沉积岩、片麻岩和结晶花岗岩中。产地:新罕布什尔州弗兰科尼亚、康涅狄克州鲁科斯巴里、新泽西州富兰克林;安大略省;英格兰;挪威;葡萄牙;法国;墨西哥;日本。
目录
基本概述
矿产资源
结构特征
性质组成
应用价值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基本概述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912lmoim7obvv5bx5vm.jpg
臭葱石
名字来源:来自希腊文“skorodon”,意为“蒜味”;
化学组成:Fe2O334.6%,As2O549.8%,H2O15.6%;
类别:磷酸盐矿物-臭葱石族;晶系和空间群:正交晶系,Pcab;
晶胞参数:a0=1.010nm,b0=0.980nm,c0=0.876nm;
形态:晶体呈双锥状,集合体呈细小晶族,最常见者为粒状;
颜色:浅绿白色,鲜绿色,蓝绿色,少数呈白色;条痕:白色;
透明度:透明到半透明;光泽:玻璃光泽;硬度:3.5;
解理和断口:解理不完全,参差状断口;比重:3.3g/cm3
其他性质:加热后发出蒜臭;鉴定特征以其浅绿色以及加热时放出砷臭为鉴定特征;
成因和产状:是外生成因的矿物,形成于砷矿床的氧化带,为毒砂,斜方砷铁矿等氧化物的次生矿物;
著名产地:英国Devon的Hemerdon矿。
矿产资源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912d71i5dil2g5i75zz.jpg
臭葱石
臭葱石又称毒砂。常含镍、钴等。锡白色至钢灰色。金属光泽。单斜晶系。常成柱状、针状等集合体。密度5.89-6.20。硬度5.5-6.0。性脆。断口钢灰色,常具黄锖色。条痕灰黑色。导电性良好。打击时有蒜臭。用于提炼砷和制造砷化合物如三氧化二砷、砷酸钠、砷酸钙、砷酸铅等。含钴高者称为钴毒砂(cobaltianarsenopyrite),可作提取钴的矿物原料。
臭葱石成分为铁砷的硫化物(FeAsS)矿物。又称砷黄铁矿。含砷达46.01%,是制取砷和各种砷化物的主要矿物原料。中国从毒砂(旧称白砒石)中制取砒霜(As2O3)历史悠久。单斜或三斜晶系。晶体呈柱状,集合体成粒状或致密块状。锡白色,金属光泽,莫氏硬度5.5~6,比重6.2。敲击时发出蒜臭味。产于高温或中温热液矿床中。是金属矿床中分布最广的原生砷矿物。在地表易风化成臭葱石(FeAsO4·2H2O)。常含钴,含钴高时称钴毒砂。中国毒砂矿常产于湖南、江西、云南等省的钨锡矿脉中。
结构特征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912yyhzmiv51sj8c0mz.jpg
臭葱石
臭葱石的化学成分为FeAsS,晶体属单斜晶系斜方柱晶类的硫化物矿物。单晶体常呈柱状,集合体往往为粒状或致密块状。其主要物理性质是:锡白色至钢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中等至不完全,摩氏硬度5.5-6.0,比重6.2。锤击它,发出蒜臭味。灼烧后具磁性。中国古代称为白砒石、礜石。
臭葱石是磷铝石族矿物中的一种,它为含水的砷酸铁,是砷酸盐矿物。臭葱石具有多种颜色,主要为从绿到灰或褐色,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它们有不规则的晶体集合体或土状块体。臭葱石和砷铝石相关,都产于毒砂风化带中。结晶为双锥状的臭葱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Fe2O334.5%,As2O547.75%;而呈葡萄状的臭葱石含Fe2O326.67%,As2O544.28%,它们的Fe:As≈1,与理想分子式FeAsO4*2H2O接近。根据该矿物(德保)的粉晶X射线分析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晶胞参数为a0=10.28(A),b0=10.00(A),c0=8.90(A)。Z=8,为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cab.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显示有波数为3505、3420、3000、820、720、490、470、435、415(cm-1)等吸收带。差热分析显示有256℃、945℃和980℃三个明显的吸热谷,还显示有520℃、725℃两个小的放热峰。
性质组成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9137dwdf5xfzwd3xqxv.jpg
臭葱石
化学组成
通常其成分大致变化范围为FeAs0.9S1.1至FeAs1.1S0.9。利用As/S比值可估计其形成的条件:高温形成的毒砂富As;低温者富S。但同时还受压力的影响,压力增加含S量也增加。在毒砂成分中常有Co类质同像置换Fe,此外可含微量Bi、Sb、Zn、Se等,其中大部分系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
单斜晶系;-P21/c;a0=0.953nm,b0=0.566nm,c0=0.643nm,β=90°;Z=8。其晶体结构为白铁矿型结构的衍生结构,将白铁矿结构中的[S2]2-换成[AsS]即变成毒砂型结构。注意,毒砂结构为β=90°的单斜结构。?
形态
单晶常呈柱状,发育{或斜方柱,且柱面上有晶面条纹。另还发育假斜方柱,有时依形成接触双晶;依形成穿插双晶或三连晶。集合体往往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
锡白色至钢灰色;表面常带浅黄的锖色;条痕灰黑;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5.5~6。相对密度5.9~6.29。以锤击之发砷之蒜臭,灼烧后具磁性。性脆。?
成因及产状
毒砂形成的温度范围很大,广泛出现于金属矿床中。但以高温和中温热液矿床中更为常见。毒砂在氧化环境中易分解而形成浅黄色或浅绿色的臭蒜石Fe[AsO4]·2H2O。
鉴定特征
锡白色,硬度高,锤击发蒜臭。与白铁矿相似,但毒砂条痕加HNO3研磨分解后,再加入钼酸铵,可产生鲜黄绿色砷钼酸铵沉淀。?
主要用途
为制造砷及砷化物的矿石矿物。成分中含Co较高时可综合利用。?
应用价值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095913noosr6kjoo86k1mo.jpg
臭葱石
将臭葱石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即为砒霜。礜石药性大热,《太平广记》第三百八十九卷记载:魏武北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气蒸出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看,果大墓,有礜石满茔。一说,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而见此异。曹武之平乌桓,粲犹在江南,此言为当。(出《异苑》)
魏晋间服石之风盛行,最出名的是“五石散”。“五石散”也叫“寒石散”,从魏晋到隋唐,服者相寻,杀人如麻,是著名毒药。服药之后,全身燥热,可以饮冰卧雪。服用后,会改进血象,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魏晋时代是个美男子井喷的时代和这也有关系,其实这是微量砷中毒的初期反应),胃口好,进食多,精神爽,补身壮阳且能使人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快感。“人进食多是一候;气下颜色和悦,是二候;头面身痒搔,是三候;策策恶风,是四候;厌厌欲寐,是五候也”。长期服用,则会出现“舌缩入喉,痈疮陷背,脊肉烂溃,头痛欲裂,腰痛欲折,腹胀欲决甚者断衣带,心痛如刺,百节酸疼,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膈上大满欲吐,温温欲吐”等一系列严重中毒现象,甚至死亡。
现代的医学史著作一般都认为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及赤石脂组成但这5种药都没有明显的毒性,服之亦不会产生古籍中所记载那样大的毒害作用。据赵匡华主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以及其他一些医学家的考证:“其毒性在于《侯氏黑散方》中的“矾石”是“礜石”之误。二者形近易混,古书多混用之例;礜石含砷,所谓服散乃慢性砷中毒;孙氏痛其杀人,把礜石换成石硫黄,始以无毒之方传世。”
相关词条
菱铁矿
白铅矿
文石
碳酸钡矿
蓝铜矿
白云石
重晶石
白钨矿
独居石
铜铀云母
磷氯铅矿
镍华
磷灰石
钙铀云母
铜矿
磷矿
云母
钴华
参考资料
【1】http://www.kepu.gov.cn/zlg/ks/w288.htm
【2】http://www.ilib.cn/A-kcydz200302013.html
【3】http://www.chemyq.com/xz/xz9/82226rjbjp.htm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