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醇酸

  仪器信息网 ·  2009-02-15 19:18  ·  12673 次点击
【中文名称】甘醇酸
【英文名称】glycolicacid;hydroxyaceticacid
【结构或分子式】
分子结构:
双键C、O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130saihqz9kt9ha4q4k.gif
甘醇酸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76.05
【密度】1.49(25℃)
【熔点(℃)】79-80
【沸点(℃)】沸点前分解。
【毒性LD50(mg/kg)】
大鼠经口1950
【性状】
无色易潮解的晶体。
【溶解情况】
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酸、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极难溶于烃类。
【用途】
主要用于羊毛和腈纶的助染剂,也用作制作乙二醇、乙醇酸薄荷酯和乙醇酸奎宁酯的原料和酒石酸的代用品。
【制备或来源】
可由一氯乙酸水解、乙二醇氧化或一氧化碳与甲醛在高压下作用制得。
【其他】
分解点100℃。
目录
概述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概述
第一代果酸之种类很多,包括甘醇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等,主要以甘醇酸为代表,系从甘蔗萃取而来,其分子量为76,是分子最小的果酸,对皮肤有极佳的亲和力,最容易深入肌肤而达到显著的保养效果。
甘醇酸的主要作用之一即是加速老废角质细胞脱落,增进上皮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促使肌肤更新,因此可以改善过度角化、粗糙暗沉、黑斑、以及发炎後之色素沉淀或异常,使皮肤变得光滑明亮。
同时,由于甘醇酸还能让毛孔周围的角化栓塞易于脱落,并畅通毛囊管,有效防止毛孔阻塞,因此对于油性肤质以及想要改善青春痘、粉刺、毛孔粗大等症状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也是一直以来果酸换肤溶液所使用的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1305ve5rvyyv52ygmyb.gif
2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130anaveofivlioxxim.gif
1
要成分。(左图:使用前、右图:使用後)
在改善老化肌肤方面,因甘醇酸可刺激玻尿酸、酸性黏液多醣、胶原蛋白及弹力纤维的增生及重新排列,皮肤变得紧实有弹性,细纹和皱纹也会跟著减少。此外,由于玻尿酸的增加,皮肤的保水能力亦随之提升,可解决皮肤乾燥的困扰。甘醇酸的作用虽然快速有效,却容易造成皮肤中晒伤细胞之增加,故必须配合防晒产品的使用。美国FDA于1997年要求果酸产品含有甘醇酸之厂商必须加注防晒警语,且明确规范一般上架之果酸产品其pH值应高於3.5、浓度应低於10%,专业美容师使用之果酸产品其浓度应低於30%,高於30%以上者仅限医师使用。
台湾卫生署亦规定果酸产品其pH值应高於3.5,厂商并须加注下列七项警语:
使用後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皮肤受伤、有伤口或红肿不得使用本品。
使用後如有持续红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洽询皮肤科医师。
婴儿及孩童不得使用本品。
皮肤敏感者,使用前请先作小部位皮肤敏感性测试,测试後完全无刺激性反应,
再考虑使用。
本产品含有果酸成分,可能增加皮肤对阳光敏感及晒伤的可能性。
使用後必须使用防晒剂、穿著有保护的衣物及一星期内应避免阳光曝晒。
含有甘醇酸之果酸产品一般以治疗及修护为主,较不适合长时间(六个月以上)使用,美国NeoStrata公司建议皮肤修护後,最好改用第二代或第三代果酸产品作为长期保养。
相关词条
乳酸、苹果酸、酒石酸甘醇酸、丙酸、乙醇
参考资料
1.http://www.neoasia.com.tw/skincare/starcon_0201_01.htm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