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硫异烟胺
仪器信息网 · 2009-02-28 21:46 · 20491 次点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081lkzmwc13b1hh6vh.gif
乙硫异烟胺结构式
乙硫异烟胺,英文名称:Ethionamide,肠溶片:每片0.1g。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抗菌活性仅为异烟肼的十分之一。本品口服易吸收,体内分布广,可渗入全身体液(包括脑脊液),在体内全部代谢为无效物。对渗出性及浸润性干酪病变疗效较好。单独应用少,常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和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服药后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胃部不适等症状,多于服药2~3周后发生,如不能耐受,可酌减剂量或暂停服药,俟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如合用碳酸氢钠,或服肠溶片,可减轻反应。在发生呕吐时,可同时使用止吐药物。
目录
功用作用
用法用量
药物毒理
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结核治疗
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抗结核药物分析
相关词条
参考文献
功用作用
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抗菌活性仅为异烟肼的十分之一。本品口服易吸收,体内分布广,可渗入全身体液(包括脑脊液),在体内全部代谢为无效物。对渗出性及浸润性干酪病变疗效较好。单独应用少,常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和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
用法用量
1日量0.5~0.8g,一次服用或分次服(以一次服效果为好),必要时也可从小剂量(0.3g/日)开始。
药物毒理
本品为异烟酸的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不明,可能对肽类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本品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取决于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低浓度时仅具有抑菌作用,高浓度具有杀菌作用。抑制结核杆菌分枝菌酸的合成。本品与丙硫异烟胺片有部分交叉耐药现象。
药代动力学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088znfh9k3fn29jkq3.jpg
药物检测
口服迅速吸收(80%以上),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体液中,在各种组织中和脑脊液内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接近。本品可穿过胎盘屏障。蛋白结合率约10%。服药后1~3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有效血药浓度可持续6小时,T1/2约3小时。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1%为原形,5%为有活性代谢物,其余均为无活性代谢产物。
药物相互作用
1、与环丝氨酸同服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全身抽搐症状。应当适当调整剂量,并严密监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
2、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可能加重其不良反应。
3、本品为维生素B6拮抗剂,可增加其肾脏排泄。因此,接受丙硫异烟胺治疗的患者,维生素B6的需要量可能增加。
注意事项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08gqvd8g7qnu3e44lq.jpg
乙硫异烟胺
1、服药后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胃部不适等症状,多于服药2~3周后发生,如不能耐受,可酌减剂量或暂停服药,俟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如合用碳酸氢钠,或服肠溶片,可减轻反应。在发生呕吐时,可同时使用止吐药物。
2、少数患者有糙皮病症状、精神抑郁、视力紊乱和头痛、末梢神经炎、经期紊乱、男子乳房女性化、脱发、关节痛、皮疹、痤疮等。
3、20%~30%病人可对肝功能有影响,引起氨基转移酶升高,并可发生黄疸,故每月应测肝功能一次。
4、孕妇和12岁以下儿童禁用。
5、大剂量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结核治疗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09q88kdkv0ohw6d8lm.jpg
结核菌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3/力克肺疾、加替沙星、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微卡/18力克肺疾、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结核内科收治的包括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在内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2例,采用上述方案治疗21个月。治疗过程中每月检查肝功能、痰结核菌、血常规、尿常规,每3个月拍胸部X线片或胸部CT片。结果32例完成治疗后痰菌阴转率为94%,随访12个月痰菌复发率为16%,肝功能异常率为19%,静脉炎为3%。结论本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满意,药物副作用小,但费用较高,可用于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自应用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后,尤其是近20年来,人们逐渐发现结核菌群中存在耐药菌。随着抗结核化疗在全球广泛推广,不合理、不规律化疗导致结核菌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加。耐药性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已成为当今全球结核病防治中的一个难题。我院自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对32例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3/力克肺疾、加替沙星、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微卡/18力克肺疾、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方案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短期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1)复治排菌患者;(2)痰抗酸菌培养阳性且为人型或牛型结核菌;(3)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4)心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并发症;(5)年龄在18~60周岁。
病例来源3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19例,女13例;18~20岁2例,21~30岁8例,31~40岁13例,41~50岁5例,51~60岁4例。
抗酸菌检查32例患者痰抗酸菌检查均为阳性,人型结核菌25例,牛型结核菌7例,除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外,耐链霉素8例,耐乙胺丁醇11例,耐吡嗪酰胺2例。
既往史32例均为复治患者,肺结核病史1~5年12例,6~10年13例,11~20年5例,21年以上2例。
病变情况及类型32例患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有5例同时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或包裹性胸腔积液,病变限于一个肺野者3例,2个肺野10例,3个肺野11例,4个肺野7例,5个肺野1例。
临床表现咳嗽31/32(97%),咳痰28/32(88%),发热26/32(81%),气短20/32(63%),胸闷13/32(41%),盗汗8/32(25%)。
方法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09tbp4pllb1p2df2oc.jpg
肺结核透析片
治疗方案3/力克肺疾、加替沙星、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微卡/18力克肺疾、吡嗪酰胺和(或)乙胺丁醇、乙硫异烟胺。力克肺疾0.3g/次,每日3次口服,加替沙星0.4g/d,1次静点,卷曲霉素0.75g/d,1次静点,微卡首次注射在化疗开始的第2~4周,每隔2周注射1次,共6次,每次22.5μg。
治疗期间检查强化期3个月住院治疗,每个月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痰抗酸杆菌3次涂片,每3个月拍胸部X线片或胸部CT片,每3个月做1次痰结核菌培养。全程中有医务人员或家属督导保证按时用药。
治疗效果(1)观察治疗后3、6、9、12、15、18个月痰菌情况,停药后1、3、6个月痰菌,X线胸片或CT情况。(2)临床诊断标准:体温在7天内降至正常为显效,7~14天降至正常为有效;咳嗽、咳痰在14天消失为显效,15~21天消失为有效;无力、盗汗在21天内消失为显效,22~28天内消失为有效。(3)X线或胸部CT情况:病灶较原来减少2/3为显效,减少1/3~2/3为有效,小于1/3为无变化。
结果
痰涂片或培养阴转情况3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经上述方案治疗3个月痰菌转阴78%(25/32),6个月转阴88%(28/32),12个月转阴91%(29/32),18个月转阴94%(30/32),2例在完成18个月时仍阳性;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痰菌转阳2例(6%),6个月痰菌转阳4例(13%),12个月痰菌转阳5例(16%)。
症状、体征变化发热12例,显效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2%;咳嗽31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7%;咳痰26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8%;咯血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无力24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8%。
影像学变化32例完成治疗后X线胸片或肺CT片,3例渗出性病变完全吸收,24例以渗出伴干酪性病变者有18例明显吸收,5例伴有胸腔积液者3例积液完全吸收,2例形成包裹积液伴胸膜肥厚。
药物不良反应32例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均常规给护肝片,有胃肠道反应者给胃黏膜保护剂。不良反应最多的是肝功能异常,多为转氨酶升高占19%(6/32),但均未超过120u/L,其次为16%(5/32)出现胃肠道反应,3%(2/32)出现静脉炎。上述反应均较轻微,在对症和密切观察下继续治疗逐渐消失。
讨论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09c3cq23z3xdd3u3rx.gif
与乙硫异烟胺结合药物利福平
近20年来,以含异烟肼和利福平为主药组成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使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近年来,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病例逐年增加,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采用含力克肺疾、加替沙星、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并微卡为主药组成的治疗方案,疗程21个月,疗效较满意,痰菌阴转率为94%,复发率为10%,症状、体征改善率在90%以上,影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与吸收,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无因药物不良反应停止治疗者。笔者认为该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效且较安全,但费用较高,是值得推荐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方案。
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乙硫异烟胺致儿童及青少年不良反应的数量、类型、分布和特点。方法: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5年~2006年关于乙硫异烟胺不良反应的文献,筛选收集16岁以下(含16岁)青少年及儿童不良反应的案例报告,统计各病例的性别、年龄、给药方法、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和转归等,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以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为主,占60%以上,不良反应出现时间较短,2h内出现者占一半以上,类型及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结论:对乙硫异烟胺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要给予高度重视,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乙硫异烟胺(azithromycin,AZM)是红霉素的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红霉素相比具有对酸稳定、半衰期长、组织药物浓度高、抗菌谱广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亦增高,且新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为确保儿童用药安全可靠,为儿科临床医师在使用该药时提供参考,现将其所致儿童及青少年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文以题名为乙硫异烟胺检索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5年~2006年的有关文献,逐一查阅文献,排除标准:(1)非不良反应案例报道文献;(2)成人不良反应案例报道;(3)重复报道。收集16岁以下(含16岁)青少年及儿童不良反应的案例报告,进行归纳和总结。
病例情况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10frs6a634cc28w3ci.gif
乙硫异烟胺
检索到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29篇共36个病例,其中男21例,占58.3%,女15例,占41.7%;年龄7个月~16岁,其中≤2岁10例(27.8%),~6岁12例(33.3%),~12岁10例(27.8%),~16岁4例(11.1%);32例(88.9%)静脉滴注给药,4例(11.1%)口服给药。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是静脉滴注即刻发生过敏反应,最长是口服8d后出现严重肝损害。0.5h内出现ADR14例(38.9%),0.5~2h出现ADR5例(13.9%),2~24h出现ADR3例(8.3%),1~6d出现ADR9例(25.0%),7d以上出现ADR2例(5.6%)。另有3例ADR出现时间不详。36例乙硫异烟胺引起的儿童及青少年不良反应中,有3例(8.3%)剂量偏大或过量,其中1例严重过量,另有3例剂量不详,其余30例给药剂量基本合理,占83.3%。
不良反应表现
除一般的消化道不适和轻微的皮肤过敏外,乙硫异烟胺在儿童及青少年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疹、中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肾损害等,其中以变态反应最为常见。
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
36例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8例,有1例为口服给药(乙硫异烟胺颗粒,服药后10min即开始出现不适),其余7例均给静脉滴注,输入即刻即出现反应。过敏性休克4例,均为静脉滴注,输入后10s~15min即出现反应。过敏和过敏性休克各有1例死亡,两例年龄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