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
仪器信息网 · 2009-02-28 21:51 · 13225 次点击
镭,原子序数88,原子量2260254,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射线”。1898年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矿渣中发现了镭,1902年分离出90毫克氯化镭,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镭在自然界分布很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22reho316h3qkhjey1.jpg广,但含量极微,地壳中的含量为十亿分之一,总量约1800万吨。现已发现质量数为206
~230的镭的全部同位素,其中只有镭223、224、226、228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其余都
是通过人工核反应合成的。镭226半衰期最长,天然丰度最大,是镭的最重要的同位素。
镭是现代核工业兴起前最重要的放射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把镭盐和
硫化锌荧光粉混匀,可制成永久性发光粉。到1975年为止,全世界共生产了约4千克镭,其中85%用于医疗,10%
用来制造发光粉。镭是剧毒物质。
目录
元素简介
元素来源
元素用途
辅助资料
发现意义
参考资料
相关词条
元素简介
镭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Ra,原子序数88,原子量226.0254,属周期系ⅡA族,为碱土金属的成员和天然放射性元素。1898年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从沥青铀矿提取铀后的矿渣中分离出溴化镭,1910年又用电解氯化镭的方法制得了金属镭,它的英文名称来源于拉丁文radius,含义是“射线”。镭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10-9%,已发现质量数为206~230的同位素中,除镭223、镭224、镭226、镭228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外,其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2250z5ttolji0o55co.jpg
镭石
余都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的。镭存在于所有的铀矿中,每2.8吨铀矿中含1克镭。
氧化态:
MainRa+2
Other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45.2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00000002
电离能(kJ/mol)
M-M+509.3
M+-M2+979
M2+-M3+3300
M3+-M4+4400
M4+-M5+5700
M5+-M6+7300
M6+-M7+8600
M7+-M8+9900
M8+-M9+13500
M9+-M10+15100
晶胞参数:
a=514.8pm
b=514.8pm
c=514.8pm
α=90°
β=90°
γ=90°
镭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700°C,沸点1140°C,密度约5克/厘米?,体心立方晶格。镭的化学性质活泼,与钡相似。金属镭暴露在空气中能迅速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镭;新制备的镭盐呈白色,放置后因受辐照而变色。
镭的最外电子层有两个电子,氧化态为+2,只形成+2价化合物。镭盐和相应的钡盐属同晶形化合物,化学性质很相似。氯化镭、溴化镭、硝酸镭都易溶于水,硫酸镭、碳酸镭、铬酸镭难溶于水。镭有剧毒,它能取代人体内的钙并在骨骼中浓集,急性中毒时,会造成骨髓的损伤和造血组织的严重破坏,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镭是生产铀时的副产物,用硫酸从铀矿石中浸出铀时,镭即成硫酸盐存在于矿渣中,然后转变为氯化镭,用钡盐为载体,进行分级结晶,可得纯的镭盐。金属镭则由电解氯化镭制得。镭及其衰变产物发射γ射线,能破坏人体内的恶性组织,因此镭针可治癌症.
【晶体结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2个金属原子。
元素来源
存在于多种矿石和矿泉中,但含量极稀少,较多的来源于沥青铀矿中。在处理沥青铀矿提取铀时,镭经常与钡一起在不溶于酸的残渣中以硫酸盐形式回收,提纯获得。
元素用途
镭能放射出α和γ两种射线,并生成放射性气体氡。镭放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剧毒,它能取代人体内的钙并在骨骼中浓集,急性中毒时,会造成骨髓的损伤和造血组织的严重破坏,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镭是生产铀时的副产物,用硫酸从铀矿石中浸出铀时,镭即成硫酸盐存在于矿渣中,然后转变为氯化镭,用钡盐为载体,进行分级结晶,可得纯的镭盐。金属镭则由电解氯化镭制得。镭及其衰变产物发射γ射线,能破坏人体内的恶性组织,因此镭针可治癌症。把镭盐和硫化锌荧光粉混合后,可制成永久性发光材料,涂在钟表和各种仪表上,可在暗处发光,是为夜光表。工业上用镭作为γ射线源,用于探伤,对金属材料的内部裂缝和缺陷进行无损伤检验。在科研上,用于镭γ标准源和镭-铍中子标准源。
辅助资料
居里夫妇在发现钋后不久,又有另一个惊人的结果。他们从铀矿中分离出富集钋的铋的化合物后,又分离出具有强烈放射性的钡的化合物。他们相信这种矿物中还含有和钡同时分离出来的第二种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他们的合作者贝蒙成功地研究了这个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在1898年12月,巴黎科学院发表了他们和贝蒙合作的报告“……上述理由使我们相信,这种放射性的新物质里含有一种新元素,我们提议叫它镭。……”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522kk05k89f339fue3h.jpg
镭
镭的拉丁名称radium是从拉丁文“射线”(radius)一词而来,它的元素符号定为Ra。
镭在沥青铀矿中含量很小,不过一千万分之一或一千万分之三,要分离出它,就要大量的沥青铀矿。1898年至1902年间,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艰苦顽强地分析了巨大量(一吨)的矿渣,终于在1902年提炼出0.1克金属镭,并初步测定了它的原子量。
发现意义
放射性和镭的发现对于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大的意义。除了其医疗价值和应用于工业检测以外,由此很快就导致了a射线、b射线和g射线的发现,通过b射线的研究促进了基本电荷的发现,在放射性的研究中建立了原子嬗变规律、发现了同位素,a射线散射的研究导致了原子核的发现,人们开始进入了原子核物理学的大门。
参考资料
1.镭的发现
2.镭
相关词条
钋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