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 ·  2009-03-01 11:49  ·  15438 次点击
氯(Cl),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4527,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731eh4vxyoxkuw4kl0v.jpg

原意是“黄绿色”。1774年瑞典化学架舍勒通过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制得氯,但他错误的认为是氯的含氧酸,还定名为“氧盐酸”。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证明氧盐酸是一种新的元素,并定名。氯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31%,自然界的氯大多以氯离子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氯的最大来源是海水。天然氯有两种稳定同位素:氯35和氯37。
目录
概述
性质
元素描述
发展
危险性
氯水
有机氯
氯漂
氯杀
参考资料
概述
氯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元素,在地壳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氯化物,一个较强的氧化剂就能够把它从它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因此它能够在18世纪末,在科学家们发现氧、氮和氢等气体的同时,制得了它的单质。但是由于一些荒谬的理论,妨碍了科学家们对它本质的认识,经过三十多年才确定它是一种元素。
性质
元素名称:
中文名:氯
英文名:Chlorine(Cl)
元素原子量:35.45
折射率:(gas)1.00077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731d5ujvuyfbbduzuct.jpg
氯磺酸
原子化焓:kJ/mol@25℃121.8
热容:J/(mol·K)(Cl2)33.949
导热系数:W/(m·K)8.9
熔化热:(千焦/摩尔)3.203
汽化热:(千焦/摩尔)10.20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6.9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1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8
地壳中含量:(ppm)13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18000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舍勒发现年代:1774年
发现过程:1774年,瑞典的舍勒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氯气;1810年由戴维确定了氯元素的存在。
元素描述
一、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密度3.214克/升。熔点-100.98℃,沸点-34.6℃。化合价-1、+1、+3、+5和+7。有毒,剧烈窒息性臭味。电离能12.967电子伏特,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和加成反应;同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能直接起反应。
二、危险性: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731vxlx2ixcx62pbyeb.jpg
氯铜矿
不燃,但遇可燃物会燃烧、爆炸。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健康危害:严重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引起喉肌痉挛,黏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甚至因喉肌痉挛而死亡。
三、元素来源:工业上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实验室中可以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取,也可以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来制取。
四、元素用途:制造漂白粉、漂白纸浆和布匹、合成盐酸、制造氯化物、饮水消毒、合成塑料和农药等。提炼稀有金属等方面也需要许多氯气。
发展
1771-1774年间,舍勒将软锰矿(MnO2)与盐酸混合,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在接收器中获得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具有和加热的王水一样的刺鼻嗅味,吸入后使肺部很难受。这使得舍勒制得了氯气,并且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MnO2+4HCl——→MnCl2+2H2O+Cl2↑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73233lnxmqw7zzgqzr4.jpg
氯酸钾
尽管舍勒很早就制得了氯气,但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他不但没认为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还把氯气当成了是氧的化合物——“氧化的盐酸”。
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因“电解氯气”失败,确定了“氧化的盐酸”气是一种新元素,从希腊文chlōros(黄绿色)命名它为chloine。它的拉丁名称chlorum和元素符号Cl由此而来。
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氯气。
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氯的产量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氯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上,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还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合成药物等。氯气具有毒性,每升大气中含有2.5毫克的氯气时,即可在几分钟内使人死亡。
危险性
中文名:氯(液化的)英文名:Liquidchlorine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液化)气体(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允许浓度1.0—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