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
仪器信息网 · 2009-03-01 11:50 · 23588 次点击
氧,原子序数8,原子量为15.9994,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555pfi7lbguvifhm3.jpg氧
,原意为“酸形成者”。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氧化汞上,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拉瓦锡研究了此种气体,并正确解释了这种气体在燃烧中的作用。氧是地壳中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元素,在地壳的含量为48.6%。单质氧在大气中占23%。氧有三种稳定同位素: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16的含量最高。
目录
性质
发现及用途
测量及鉴别
氧效应
溶解氧
测定
氧中毒
参考资料
性质
在常温常压下,氧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18.4°C,沸点-182.962°C,气体密度1.429克/升。晶体结构:晶胞为简单立方晶胞,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330m/s,原子体积:14.0(立方厘米/摩尔),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9000ppm,地壳中含量:474000(ppm),除了惰性气体、卤素及一些不活泼的金属需要间接才能与氧化合外,其他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都能和氧直接作用,生成氧化物。最丰富的氧化物是水和二氧化硅。氧还能与活泼金属形成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氧不但是动物维持生命过程和燃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也十分重要。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5ip8l8zkjxkw7prh3.jpg氧
通常条件下呈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密度1.429克/升,1.419克/厘米3(液),1.426克/厘米3(固)。熔点-218.4℃,沸点-182.962℃,化合价一般为0和-2。电离能为13.618电子伏特。除惰性气体外的所有化学元素都能同氧形成化合物。大多数元素在含氧的气氛中加热时可生成氧化物。有许多元素可形成一种以上的氧化物。氧分子在低温下可形成水合晶体O2.H2O和O2.2H2O,后者较不稳定。氧气在空气中的溶解度是:4.89毫升/100毫升水(0℃),是水中生命体的基础。氧在地壳中丰度占第一位。干燥空气中含有20.946%体积的氧;水有88.81%重量的氧组成。除了O16外,还有O17和O18同位素。
发现及用途
素类型:非金属,发现人:舍勒、普利斯特里,发现年代:1773至1774年,发现过程: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在玻璃容器中加热氧化汞而得;1773年,瑞典的舍勒分解硝酸盐和利用浓硫酸与二氧化锰作用亦制得氧。
从16世纪开始,在西欧,不少研究者们对加热含氧化合物获得的气体,对空气在物质燃烧和动物呼吸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初期的科学的化学实验,从而才发现了氧气。也就是在人们正确认识到燃烧现象,发现氧气后,才彻底推翻了燃素说。拉瓦锡通过实验确定了空气中促进物质燃烧的气体物质是一种元素,称它为oxygène(法文,英文为oxygen)。这一词来自希腊文oxys(酸)和gene(产、生、源),即“酸之源”的意思。空气中的另一部分称为azote,来自希腊文a(没有)和zoe(生命),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意思。“oxygen”,我们今天称为氧。它的拉丁名称是oxygenium,元素符号为O
元素来源:实验室制氧可在玻璃容器中加热氧化汞或分解硝酸盐和利用浓硫酸与二氧化锰作用亦制得氧。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6srwzxo5wnwkn032o.jpg工业氧
氧气,还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催化剂催化双氧水分解也可方便地制取氧气。大规模地生产氧而且对纯度要求不高时使用空气的液化和分馏来进行的,少量氧或纯度较高的氧由电解水制取。
元素用途:
氧被大量用于熔炼、精炼、焊接、切割和表面处理等冶金过程中;液体氧是一种制冷剂,也是高能燃料氧化剂。它和锯屑、煤粉的混合物叫液氧炸药,是一种比较好的爆炸材料,氧与水蒸气相混,可用来代替空气吹入煤气气化炉内,能得到较高热值的煤气。液体氧也可作火箭推进剂;氧气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成分,因此氧也就成了担负空间任何任务是需要大量装载的必需品之一。医疗上用氧气疗法,医治肺炎、煤气中毒等缺氧症。石料和玻璃产品的开采、生产和创造均需要大量的氧。
测量及鉴别
本品含O不得少于99.0%(ml/ml)。
【性状】本品为无色气体;无臭,无味;有强助燃力。容在常压20℃时,能在乙醇7容或水32容器中。
【鉴别】本品能使炽红的木条突然发火燃烧,
【检查】酸碱度取甲基红指示液与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各0.3ml,加水400ml,
煮沸5分钟,放冷,分取各100ml,置甲、乙、丙3支比色管中,乙管中加盐酸滴定液(0.01mol/L)0.20ml,丙管中加盐酸液(0.01mol/L)0.40ml;再在乙管中通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6u6xll9llkln6jzcx.jpg氧保健
本品2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乙管显出的颜色不得较丙管的红色或甲管的绿色更深。
一氧化碳取甲、乙2支比色管,分别加微温的氨制硝酸银试液25ml,甲管中通本品1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与乙管比较,应同样澄清无色。二氧化碳取甲、乙2支比色管,分别加5%氢氧化钡溶液100ml,乙管中加0.04%碳酸氢钠溶液1.0ml,甲管中通本品1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所显浑浊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浓(0.01%)。其他气态氧化物质取新制的碘化钾淀粉溶液(取碘化钾0.5g,加淀粉指示液100ml溶解,即得)100ml,置比色管中,加醋酸1滴,通本品2000ml(速度为每小时4000ml)后,溶液应无色。
【含量测定】仪器装置如图:A、C为总容量约300ml的吸收器,B为适宜的塞子,D、E及I为细玻璃导管,F为刻度精密至0.1ml、容量为100ml的量气管主体,G为三通活塞,H为气体进出口,J为平衡瓶。临用前用橡胶管将吸收器与量气管连接,后者再与平衡瓶连接。
测定法先将铜丝节(取直径约0.8mm的紫铜丝缠成直径约4mm的铜丝卷并剪成长约10mm的小节)装满于吸收器A中,用塞B塞紧,再将氨-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150g,加水200ml,随搅随小心加浓氨溶液200ml,混匀)导入,使充满A并部分留于C中,再将饱和氯化钠溶液注入平衡瓶J中,提高平衡瓶,使饱和氯化钠溶液充满F,多余溶液由H流出,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下降平衡瓶使吸收器中的溶液全部充满导管D、E、I和活塞G的入口,立即关闭活塞,如有气体和部分氨-氯化铵溶液进入量气管时,可提高平衡瓶转动活塞,使由H排出。
将供试品钢瓶接上减压阀(专供氧气用),后者出口接上橡胶管,小心微开钢瓶气阀,再开减压阀使氧气喷放1分钟后,调整至较弱的气流。将橡胶管另一端连接在气体进出口H上,俟量气管装满本品后,关闭G并立即拆去气体进出口H上的橡胶管,静置数分钟,转动G接通气体进出口H,将平衡瓶徐徐升降(为防止吸入外界空气,应注意使平衡瓶内的液面略高于量气管内的液面),使量气管内的液面恰达刻度100ml处。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举起平衡瓶使供试品进入吸收器A中,当饱和氯化钠溶液流经导管I并充满导管D时,关闭G并将吸收器A小心充分振摇5~10分钟,俟气体被吸收近完毕时(所剩者为氮或其他不被吸收的气体),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降低平衡瓶,将剩余气体由吸收器转入量气管中,当氨-氯化铵溶液充满吸收器A并经导管D、E与I通过活塞G时,关闭活塞。约5分钟后,调节平衡瓶的液面使量气管内的气体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读出量气管内的液面刻度,算出供试品的含。为了检查氧是否完全被吸收,应重复上述操作,自“转动G接通量气管与吸收器,举起平衡瓶”起,依法操作,至剩余的气体体积恒定为止(二次差不大于0.05ml)。检查或测定前,应先将供试品钢瓶在试验室温度下放置6小时以上。
【类别】用于缺氧的预防和治疗。
【贮藏】置耐压钢瓶内,在30℃以下保存。
氧效应
氧效应指X射线和γ射线照射时,由于氧分压的高低或存在与否所出现的生物学效应的增减现象。(G.Sch-warz(1909)在通过压迫人的皮肤使血行发生障碍时,发现了可使皮肤的放射线伤害减轻的氧效应,这是人工控制放射线效应的最早的例子。从细菌到高等生物,都能看到这种现象,说明在放射线间接作用时,细胞内产生的游离基与机体物质的反应是受氧的影响。对于LET高的放射线(中子、α线、质子),氧效应不显著。其实氧是催化人衰老的物质,当空气中达到一定数量时会氧中毒。氧气也是导致细胞的线粒体突变的罪魁祸首之一。
氧效应在医学中的应用
氧效应是放射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早在1921年,Holthusen已经注意到无氧时蛔虫卵对射线有一定的拮抗作用。1953年,英国的Gra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62fira23fdhaf7a7f.jpg氧
yLH和他的同事首先提出“氧效应”的概念,立即引起了放射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前已述及,电离辐射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引起生物体的各种损伤。如果有氧存在,氧就与自由基R作用而产生有机的过氧化物自由基R00。R00是靶物质的一种不可修复的形式。使受照射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没有氧存在,上述反应就不产生,而且很多被电离的靶分子可自行修复。从这一意义而言,氧可以被认为能“固定”放射损伤,这就是所谓的氧效应。氧效应的确切作用机理尚不完全了解,而且看法也有不同,但认为氧作用在自由基上这一点是一致的。临床放射学家已经重视氧效应对肿瘤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已在实践中发现它对放疗具有较大的作用。是开展氧自由基抗癌治疗,所用药物为过氧化氢H202,其进入人体,最重要的一步反应就是在过氧化氢酶CAT作用下,生成水并放出氧。一般人只看到这个O2可以增加组织供氧,缓解缺氧,增加组织氧化供能。结果在H2O2抗癌治疗中,这个O2还能在自由基损伤癌细胞后,将这个损伤固定下来,使之无法修复,增加癌细胞的死亡率。这样,H2O2抗癌就有了两方面机理:①氧自由基攻击癌细胞,造成损伤;②氧效应将定损伤固定下来。即H2O2不仅提供氧自由基,还提供氧,实在难得。
现在正在研究中的增加组织氧合的措施:
①、在高压氧仓中进行放射治疗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7y6qp2rfebrpgtzee.jpg氧
②、在照射同时,在常压下,让病人吸入含95%氧与5%CO2的混合气体,可引起呼吸频率增加,促使末梢血管扩张,氧扩散增加。
③、采用传递修饰剂,如氟碳乳剂(FC)。由于它能携带大量的氧,并能在进入肿瘤组织的乏氧区而放出氧。
④、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强化合物,如BW12C、BW589C。
⑤、钙离子拮抗剂如肉桂苯哌唪、氟桂唪,通过抑制细胞呼吸而达到提高肿瘤细胞氧张力的作用。
⑥、利用每次照射后乏氧细胞转变成氧合细胞的规律,采用小剂量分次照射。
溶解氧
空气中的氧溶解在水中成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8hmmgp2hadbidmsq4.jpg溶解氧
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它跟空气里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的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溶解氧9mg/L。有些有机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如果有机物以碳来计算,根据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气。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水里的溶解氧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不断得到补充。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测定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一、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8sdh69bs0xryrhu8g.jpg氧指数测定仪
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
二、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MnSO4"4H2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碘化钾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应不呈蓝色。
3、1+5硫酸溶液。
4、1%(m/V)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5、0.02500mol/L(1/6K2C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105—110℃烘干2h,并冷却的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8skg25ttp525x5i5t.jpg氧浓度监测仪
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7、硫酸,ρ=1.84。
三、测定步骤
1、溶解氧的固定:用吸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2、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硫酸。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放于暗处静置5min。
3、吸取10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退去,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四、计算
式中: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9h4trjso47nrjmrcn.jpg可调氧浓度呼吸面罩
五、注意事项
1、当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时会干扰测定,可加入叠氮化钠使水中的亚硝酸盐分解而消除干扰。其加入方法是预先将叠氮化钠加入碱性碘化钾溶液中。
2、如水样中含Fe3+达100—200mg/L时,可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消除干扰。
3、如水样中含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等),应预先加入相当量的硫代硫酸钠去除。
氧中毒
众所周知,氧气是需氧型生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超过一定压力和时间的氧气吸入,会对机体起有害作用。氧中毒是指机体吸入高于一定压力的氧一定时间后,某些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而表现的病症。
一般说来,较长时间吸入60~200kPa的氧气,所致的氧中毒以肺部损害为主,称为肺型氧中毒(pulmonarytypeofoxygentoxicity);由于肺型氧中毒的发生、发展经历时间相对较长,亦称为慢性氧中毒(chronicoxygentoxicity)。而吸入200kPa以上的氧气所致的氧中毒则以惊厥为主要表现,称作惊厥型氧中毒(convulsivetypeofoxygentoxicity),这种类型的惊厥称为氧惊厥;由于其发生过程较短,又称作急性氧中毒(acuteoxygentoxicity);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又称脑型氧中毒(encephalictypeofoxygentoxicity)。
肺型氧中毒
1、症状:
类似支气管肺炎。其表现及通常的发展过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09y588yv8ym2jw2tvw.jpg氧气中毒
程为:最初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管刺激症状,如胸骨后不适(刺激或烧灼感)伴轻度干咳,并缓慢加重;然后出现胸骨后疼痛,且疼痛逐渐沿支气管树向整个胸部蔓延,吸气时为甚;疼痛逐渐加剧,出现不可控制的咳嗽;休息时也伴有呼吸困难。在症状出现的早期阶段结束暴露,胸疼和咳嗽可在数小时内减轻。
2、体征:
肺部听诊,常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后期症状严重时,可以出现散在的湿罗音或支气管呼吸音。氧压越高,这些症状和体征的潜伏期越短。
3、实验室检查:
⑴X线检查:可发现肺纹理增粗,或肺部片状阴影。
⑵肺活量测定:肺活量减少是肺型氧中毒最灵敏的指标。
惊厥型氧中毒:惊厥型氧中毒的表现,大体上可分为连续的四个阶段:
⑴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与吸入气中的氧压呈负相关,但并不呈线性。氧压增高,潜伏期缩短。
⑵前驱期:表现包括:①面部肌肉抽搐,最常见,主要为面肌及口唇颤动;②植物神经症状:有出汗、流涎、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和面色苍白等;③感觉异常:可有视野缩小、幻视、幻听、幻嗅、口腔异味和肢端发麻等;④情绪异常:烦躁、忧虑或欣快等;⑤前驱期末期可出现极度疲劳和呼吸困难,少数情况下可能有虚脱发生。及时发现前驱症状并立即采取措施,脱离高压氧环境,对于预防氧惊厥的发生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患者往往只出现一项或几项前驱期症状,有时甚至无明显前驱症状直接出现惊厥。
⑶惊厥期:前驱期后,很快出现惊厥。①癫痫大发作样全身强直或阵发性痉挛,每次持续2min左右;②在人,发作前有时会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神志丧失,有时伴有大小便失禁;③脑电图变化:出现于惊厥发生前,电压升高和频率加快,出现棘状波和梭状波(spindle-likewaves)。
⑷昏迷期:如果在发生惊厥后仍处于高氧环境,即进入昏迷期。实验动物表现为昏迷不醒,偶尔局部有轻微抽搐,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再继续下去则呼吸微弱直至停止。人员在惊厥过后即使及时脱离高压氧环境,也有一段时间意识模糊或精神和行为障碍,一般在1~2h后即可恢复,少数可熟睡数小时。不留明显后遗症。
发病机理
目前仍未完全明了。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⑴高压氧对组织、器官的直接毒性作用。当我们找不更具体确切的损伤机理时,暂时考虑是氧的直接毒性作用。
⑵生物膜受损在高压氧条件下,肺泡壁的分泌细胞(Ⅱ型细胞)内板层小体的膜受损,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及功能均下降,造成肺表面张力增加,导致肺不张。
⑶有关酶受抑制高压氧下许多酶的活性受抑制如谷氨酸脱羧酶和Na+-K+-ATP酶。
⑷氧自由基的作用氧自由基是一类具有高度化学反应活性的含氧基团。正常时,机体内产生的氧自由基主要由体内的抗氧化系统清除。机体暴露于高压氧下,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且大大超过机体抗氧化系统清除的能力。氧自由基主要造成以下两方面的损伤:1.生物膜脂质过氧化;2.破坏蛋白质的多肽链:酶都是蛋白质,其活性受影响。自由基学说能在分子水平上解释氧中毒的许多现象。
⑸神经-体液因素
⑹脑内的某些肽类物质的作用如b内啡肽和精氨酸加压素。
发病原因
简单地说,发病原因就是吸入了过多的氧,而高压氧暴露的压力和时程是引起氧中毒的两个主要因素。
1潜水中呼吸高分压氧
⑴使用氧气轻潜水装具潜水时,超过规定深度;
⑵使用空气通风式潜水装具潜水时,在水下停留时间过长;
⑶用氦氧装具进行较大深度潜水时,如果没有按规定配制相应氧浓度的混合气,或误将较浅处吸用的气体在深处使用。
2加压舱内呼吸高压氧:超过规定的压力-时间限制。影响因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10gy4suubgdhoisyuj.jpg便携式氧气罐
素
⑴个体差异与个体日差异:不同的个体对高浓度氧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即使同一个体,其对氧的耐受力在不同状态下有很大波动。
⑵CO2:增加吸入气中CO2浓度促进氧惊厥。
⑶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加大促使氧中毒的发生。
⑷温度:高温可降低机体对高压氧的耐受性。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耐受性,但若太低引起肌肉颤抖,消耗的能量增多,则耐受性也将降低。
⑸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等都能降低机体对高压氧的耐受性。
潜水时发生氧中毒的救治
⑴迅速离开高气压环境:出现前驱症状时立即上升出水,已惊厥时则应及时派潜水员下水救护,但要控制好上升速度(<10m/min),以防止肺气压伤。
⑵出水后救治:卸除装具,平卧休息,保持安静,注意保暖,继续观察,防突发惊厥。
⑶抗惊厥治疗:对出现惊厥者用药,应选择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可用4%水合氯醛50ml灌肠,2h后皮下注射吗啡,可反复应用,每天不超过4次。也可肌肉或静脉注射0.2~0.3g异戊巴比妥。因氧惊厥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肺脏损伤,禁用吸入性麻醉药。
加压舱内发生氧中毒的救治
⑴在通过面罩吸氧的舱内,迅速摘除面罩,呼吸舱内压缩空气,并按空气常规减压。
⑵在纯氧舱内,先用压缩空气进行通风,降低舱内氧分压,然后逐渐减压出舱。
⑶出现惊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防止跌倒摔伤或舌被咬破,必要时可适当使用止痉剂。
②应注意患者呼吸状况,惊厥时容易发生喉头痉挛而屏气,此时不能减压,以防声门关闭造成肺气压伤。只有待节律性呼吸恢复,呼吸道通畅后,才可按规定减压。
③离开高压氧环境,仍有惊厥者,进行抗惊厥治疗。
对肺型氧中毒,轻者,回到正常环境后数小时即可恢复;重者,作肺部透视监测,数日可恢复。
两型氧中毒都有肺部损伤,应常规使用抗菌素治疗。
预防
氧中毒是能够很好预防的,一方面要加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0810kovh4ol0he5vov04.jpg吸氧过量会中毒
强平时对有关人员的教育,使其对氧中毒的症状,尤其是前驱症状有所了解和警惕,另一方面在用氧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则。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氧敏感试验(oxygensusceptibilitytest)
让受试者在280kPa下吸纯氧30min,如出现惊厥前驱症状,则氧敏感试验阳性,不能选做潜水员或潜艇舰员。
⑵严格控制吸氧的压强-时程(pressure-durationlimitation)。
⑶间歇吸氧(intermittentoxygenexposure)
即将吸氧分阶段进行,在两次吸氧之间吸空气5~10min。事实证明,较短的间歇时间能够预防较长吸氧时间内可能引致的氧中毒,从而可以延长吸氧的总时程,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氧的目的。
⑷控制发病因素
①保证供氧装置处于良好状态,严格操作规程;
②了解潜水员或患者的日常生活、作息制度和精神状态;
③吸氧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活动;
④吸氧期间,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以便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参考资料
1、http://blog.jorywang.com/show-21-1.html
2、http://www.smmu.edu.cn/zykj/~nauticalmed/dive/yzd/jxn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