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
grxlj · 2009-03-01 19:05 · 30106 次点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1rqvvswaqml8mhz6q.jpg
色谱杂志
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chromatography这个词来源于希腊字chroma和graphein,直译成英文时为color和writing两个字,直译成中文为色谱法。但也有人意译为色层法或层析法。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5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色谱学。历史上曾经先后有两位化学家因为在色谱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在12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
目录
历史
原理与分类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大孔吸附树脂
凝胶色谱
色谱理论
基本技术和方法
应用
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微柱分离技术
生物色谱法
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历史
1、色谱的起源
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为chromatography,这个单词最终被英语等拼音语言接受,成为色谱法的名称。汉语中的色谱也是对这个单词的意译。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2qnnn8nxalk8ap0qo.jpg
色谱
茨维特并非著名科学家,他对色谱的研究以俄语发表在俄国的学术杂志之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正常的学术交流被迫终止。这些因素使得色谱法问世后十余年间不为学术界所知,直到1931年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库恩将茨维特的方法应用于叶红素和叶黄素的研究,库恩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也让科学界接受了色谱法,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氧化铝为固定相的色谱法在有色物质的分离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今天的吸附色谱。
2、分配色谱的出现和色谱方法的普及
1938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和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准备利用氨基酸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分离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马丁早期曾经设计了逆流萃取系统以分离维生素,马丁和辛格准备用两种逆向流动的溶剂分离氨基酸,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他们将水吸附在固相的硅胶上,以氯仿冲洗,成功地分离了氨基酸,这就是现在常用的分配色谱。在获得成功之后,马丁和辛格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物的分离。1943年马丁以及辛格又发明了在蒸汽饱和环境下进行的纸色谱法。
3、气相色谱和色谱理论的出现
1952年马丁和詹姆斯提出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想法,他们用硅藻土吸附的硅酮油作为固定相,用氮气作为流动相分离了若干种小分子量挥发性有机酸。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28q8n550551qsxb6n.jpg
高效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的出现使色谱技术从最初的定性分离手段进一步演化为具有分离功能的定量测定手段,并且极大的刺激了色谱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相比于早期的液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对设备的要求更高,这促进了色谱技术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气相色谱需要特殊和更灵敏的检测装置,这促进了检测器的开发;而气相色谱的标准化又使得色谱学理论得以形成色谱学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塔板理论和VanDeemter方程,以及保留时间、保留指数、峰宽等概念都是在研究气相色谱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
4、高效液相色谱
1960年代,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汽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1960年代末科克兰、哈伯、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
原理与分类
色谱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会不同,这使其随流动相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
根据物质的分离机制,又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类别。
吸附色谱
吸附色谱利用固定相吸附中西对物质分子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吸附色谱的色谱过程是流动相分子与物质分子竞争固定相吸附中心的过程。
1.基本原理
(1)物理吸附又称表面吸附,是因构成溶液的分子(含溶质及溶剂)与吸附剂表面分子的分子间里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a)基本规律:“相似者易于吸附”,固液吸附时,吸附剂、溶质、溶剂三者统称为吸附过程的三要素。
b)基本特点:无选择性、可逆吸附、快速。
c)基本原理:吸附与解吸附的往复循环。
d)三要素:吸附剂、溶质(被分离物)、溶剂。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2iss9pj223ci2ps3i.jpg
色谱柱
物理吸附过程: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析——直至分离
(2)化学吸附
a)基本特点:有选择性、不可逆吸附。
b)基本原理:产生化学反应。酸性物质与Al2O3发生化学反应;碱性物质与硅胶发生化学反应;Al2O3容易发生结构的异构化,应尽量避免。
(3)半化学吸附
1)基本特点: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
2)基本原理:以氢键的形式产生吸附。
如聚酰胺对黄酮类、醌类等化合物之间的氢键吸附,力量较弱,介于前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应用。
2.吸附剂
吸附剂的一般要求:较大的表面积与一定的吸附能力。不与展开剂其化学变化,不与待分离的物质产生反应或催化、分解或缔合,颗粒均匀。
(1)极性吸附剂
硅胶,氧化铝均为极性吸附剂,特点为:
a)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极性强的溶质将被优先吸附。
b)溶剂极性较弱,则吸附剂对溶质将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溶剂极性增强,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能力随之减弱。
c)溶质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但一旦加入极性较强的溶剂时,又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
极性强弱的判断(与功能基的种类、数目多少和排列方式有关):亲水性基团与极性成正比,亲脂性基团与极性成反比;游离型化合物极性弱、具亲脂性,解离型化合物极性强、具亲水性;溶剂的极性—依据介电常数来决定。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208v2rg8dzhrgnxzf.jpg
色谱试剂
(2)聚酰胺
聚酰胺吸附剂可分包括锦纶6(聚己内酰胺)和锦纶66(聚己二酰己二胺),为氢键吸附,半化学吸附。聚酰胺分子中有许多酰胺基,聚酰胺上的C=O与酚基,黄酮类、酸类中的-OH或-COOH形成氢键。酰胺基中的氨基与醌类或硝基类化合物中的醌基或硝基形成氢键。由于被分离物质的结构不同,或同一类结构化合物中的活性基团的数目及位置的不同而是之于聚酰胺形成氢键的能力不同而得到分离。
(3)活性炭
活性炭为非极性吸附剂,故与硅胶、氧化铝相反,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在水中对溶质表现出强的吸附能力。溶剂极性降低,则活性炭对溶质的吸附能力也随之降低。吸附剂的吸附力一定时,溶质极性越强,洗脱剂的极性越弱。
3.操作方式包括
吸附薄层色谱法是指根据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移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分配色谱
1.原理
分配色谱利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对待分离组分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分配色谱的固定相一般为液相的溶剂,依靠图布、键合、吸附等手段分布于色谱柱或者担体表面。分配色谱过程本质上是组分分子在固定想和流动相之间不断达到溶解平衡的过程。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2achmuvpa84pue9ir.jpg
离子色谱仪
液液分配色谱用载体主要有硅胶、硅藻土、及纤维素等。通常,分离水溶性成分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入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溶液等,流动相则采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极性有机溶剂,称之为正相色谱;但当分离脂溶性化合物时,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时、则两相可以颠倒,固定相可以用石蜡油,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溶剂,故称之为反相分配色谱。
2.支持剂
常用的有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粉、和滤纸等。
常用反相硅胶薄层色谱及柱色谱的填料系将普通硅胶经下列方式进行化学修饰,键合上长度不同的烃基形成亲脂性表面。
乙基、辛基、或十八烷基亲脂性顺序如下:RP-18>RP-8>RP-2
3.操作方式
分配薄层层析法是指根据各种成分在固定相(液)和移动相(液)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相互分离的一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之间发生离子交换的能力诧异来实现分离。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一般为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分子结构中存在许多可以电离的活性中心,待分离组分中的离子会与这些活性中心发生离子交换,形成离子交换平衡,从而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固定相的固有离子与待分离组分中的离子之间相互争夺固定相中的离子交换中心,并随着流动相的运动而运动,最终实现分离。
大孔吸附树脂
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1.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实质为一种物体高度分散或表面分子受作用力不均等而产生的表面吸附现象,这种吸附性能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同时由于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结构使其对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具有筛选作用。通过上述这种吸附和筛选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
2.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3n0nynyj4ytma10ky.jpg
大孔树脂
a)树脂化学结构的影响
b)溶剂的影响
c)被吸附的化合物的结构的影响
3.基本操作
a)预处理,b)装柱和洗脱,c)大孔树脂的再生。
凝胶色谱
1.原理
凝胶色谱的原理比较特殊,类似于分子筛。待分离组分在进入凝胶色谱后,会依据分子量的不同,进入或者不进入固定相凝胶的孔隙中,不能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会很快随流动相洗脱,而能够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冲洗才能够流出固定相,从而实现了根据分子量差异对各组分的分离。调整固定相使用的凝胶的交联度可以调整凝胶孔隙的大小;改变流动相的溶剂组成会改变固定相凝胶的溶涨状态,进而改变孔隙的大小,获得不同的分离效果。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3z09m90bb09e0ebfq.jpg
高温凝胶色谱
2.载体
载体是在水中不溶、但可膨胀的球型颗粒,具有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
3.凝胶色谱分类
根据分离的对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还是有机溶剂可溶物,凝胶色谱又可分为凝胶过滤色谱(GF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色谱理论
1、关于保留时间的理论
保留时间是样品从进入色谱柱到流出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色谱柱上以不同的流动相洗脱会有不同的保留时间,因此保留时间是色谱分析法比较重要的参数之一。
保留时间由物质在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决定。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30w98coq4c11j6oq7.jpg
塔板理论
2、基于热力学的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是色谱学的基础理论,塔板理论将色谱柱看作一个分馏塔,待分离组分在分馏塔的塔板间移动,在每一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形成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个塔板,并不断形成新的平衡。一个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则其分离效果就越好。
理论塔板高度越低,在单位长度色谱柱中就有越高的塔板数,则分离效果就越好。决定理论塔板高度的因素有:固定相的材质、色谱柱的均匀程度、流动相的理化性质以及流动相的流速等。
塔板理论是基于热力学近似的理论,在真实的色谱柱中并不存在一片片相互隔离的塔板,也不能完全满足塔板理论的前提假设。如塔板理论认为物质组分能够迅速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建立平衡,还认为物质组分在沿色谱柱前进时没有径向扩散,这些都是不符合色谱柱实际情况的,因此塔板理论虽然能很好地解释色谱峰的峰型、峰高,客观地评价色谱柱地柱效,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与动力学过程相关的一些现象,如色谱峰峰型的变形、理论塔板数与流动相流速的关系等。
3、基于动力学的范第姆特方程
范第姆特方程(VanDeemterequation)是对塔板理论的修正,用于解释色谱峰扩张和柱效降低的原因。塔板理论从热力学出发,引入了一些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VanDeemter方程则建立了一套经验方程来修正塔板理论的误差。范第姆特方程将峰形的改变归结为理论塔板高度的变化,理论塔板高度的变化则源于若干原因,包括涡流扩散、纵向扩散和传质阻抗等。
由于色谱柱内固定相填充的不均匀性,同一个组分会沿着不同的路径通过色谱柱,从而造成峰的扩张和柱效的降低,这称作涡流扩散。纵向扩散是由浓度梯度引起的,组分集中在色谱柱的某个区域会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沿着径向发生扩散,使得峰形变宽柱效下降。传质阻抗本质上是由达到分配平衡的速率带来的影响。实际体系中,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达到平衡需要进行分子的吸附、脱附、溶解、扩散等过程,这种过程称为传质过程,阻碍这种过程的因素叫做传质阻抗。在理想状态中,色谱柱的传质阻抗为零,则组分分子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会迅速达到平衡。在实际体系中传质阻抗不为零,这导致色谱峰扩散,柱效下降。
基本技术和方法
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柱色谱法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3up38wfvmepm6r16z.jpg
色谱柱
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2.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
3.气相色谱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44wsypz4azzse0636.jpg
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色谱方法,气相色谱系统由气源、色谱柱和柱箱、检测器和记录器等部分组成。气源负责提供色谱分析所需要的载气,即流动相,载气需要经过纯化和恒压的处理。气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直径很细长度很长,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填充柱比较短粗,直径在5毫米左右,长度在2-米之间,外壳材质一般为不锈钢,内部填充固定相填料;毛细管柱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内径不超过0.5毫米,长度在数十米到一百米之间,柱内或者填充填料或者图布液相的固定相。柱箱是保护色谱柱和控制柱温度的装置,在气相色谱中,柱温常常会对分离效果产生很大影响,程序性温度控制常常是达到分离效果所必须的,因此柱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检测器是气相色谱带给色谱分析法的新装置,在经典的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中,对样品的分离和检测是分别进行的,而气相色谱则实现了分离与检测的结合,随着技术的进步,气相色谱的检测器已经有超过30种不同的类型。记录器是记录色谱信号的装置,早期的气相色谱使用记录纸和记录器进行记录,现在记录工作都已经依靠计算机完成,并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化学计量学处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
4.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HPLC)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
应用
色谱法的应用可以根据目的分为制备性色谱和分析性色谱两大类。
1.制备性色谱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6lpkq2l3dl7q7a7zy.jpg
制备离心薄层色谱仪
制备性色谱的目的是分离混合物,获得一定数量的纯净组分,这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的纯化、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以及去离子水的制备等。相对于色谱法出现之前的纯化分离技术如重结晶,色谱法能够在一步操作之内完成对混合物的分离,但是色谱法分离纯化的产量有限,只适合于实验室应用。
2.分析性色谱
分析性色谱的目的是定量或者定性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定性的分析性色谱有薄层色谱、纸色谱等,定量的分析性色谱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法应用于分析领域使得分离和测定的过程合二为一,降低了混合物分析的难度缩短了分析的周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分析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共有超过600种化学合成药和超过400种中药的质量控制应用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
现代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现代高新技术和各种化学统计学方法在中药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色谱及其联用技术作为现代高效分离分析技术更是该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属于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通量的直接整体分析测试手段。目前已采用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红外、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其核心技术发展的速度、普及的程度以及相对较便宜的价格都是该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6noarngr4rn7zrre1.jpg
色谱联用技术
目前,它在药物开发、环境分析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要用于易挥发性或易衍生化物质的检测,尤其适用于植物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但不适用于化学和生物样品中热不稳定性组份及难挥发性组份的分析。相比之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对指纹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提供更加丰富的成分信息,使指纹图谱技术更加合理可靠地控制中药质量。通过对分离获得的对照品进行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可以对不同结构类型和结构特征的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总结,从而用于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加之与对照品对照可以对指纹峰进行全面的表征。在中药单体制备方面,传统的技术通常采用柱色谱分离后以薄层色谱或液相色谱检测纯度,而对其结构的鉴定则需要收集足够量的样品才能进行,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量的积累往往费时费力,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性分析鉴识技术,更加直观的以质谱分析结构信息为引导,通过制备液相得到目标单体,尤其适用于微量成分的在线初步结构鉴定和制备,将形成规范化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制备技术平台。
微柱分离技术
毛细管电泳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份之间电泳程度或分配行为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液相分离技术,具有所需样品量小、柱效高、分析速度快、绿色环保等优点,对于带电荷药物的分离有相当的优势。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61jbgqgjstsrb3hse.jpg
液质联用仪
毛细管电色谱则是集合了高效液相选择性色谱分离以及毛细管电泳高柱效的优势,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新型微柱分离技术。它是将常规色谱填料填充到毛细管中,或毛细管内表面键合、涂敷固定相,以电渗流作为流动相的推动力,根据样品中各组份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和在电场中迁移速率的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高效微分离技术。而将高压泵引入到毛细管电色谱中,即成为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压力流驱动毛细管电色谱是以液相色谱泵为流动相的主要驱动力,它克服了仅靠电渗流驱动的一些限制因素,可方便地对流动相的组成、性质和流速进行调节,尤其是能够实现流动相梯度洗脱,是毛细管电色谱法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也克服了毛细管电色谱中柱体易烧干和易产生气泡的缺点,是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及环境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
生物色谱法
在新药研究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它和体内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和球蛋白的结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仅有游离药物才具有特异位点并与产生药理作用的受体结合,因此药物和血浆蛋白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药理活性。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0796oaekw2zy225ay6.jpg
液相色谱图
生物色谱是将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原理与色谱过程相结合的色谱技术,根据具有生物功能的分子或细胞膜与中药有效成分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并以色谱的方式筛选和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的一种研究方法。生物色谱法包括分子生物色谱法、生物膜色谱法和细胞生物色谱法。分子生物色谱法中常用的固定相包括血浆蛋白、酶、受体、抗体等生物大分子。分子生物色谱技术是基于生物大分子的特性及相互作用,分离纯化和测定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和生化参数的新技术。目前生物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大致思路为首先建立以血液中存在的运输蛋白为固定相进行活性成分筛选,然后以特异性靶点筛选具有特定活性的物质,在技术上将生物色谱与DAD、NMR、MS联用,使得活性成分筛选、分离及结构鉴定一体化,是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研究的快捷方法。
整体柱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固定相形式,由于其相对于常规填充柱有着制备简单和在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上的良好性能和高柱效等优点,而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整体柱,又称连续床或连续棒。根据所制备的整体材料的不同,整体柱可被分为有机聚合物整体柱、无机硅胶整体柱和颗粒固定化型整体柱。其中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是将聚合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加入空管柱中通过热引发或光引发聚合。反应完全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致孔剂及其它可溶性化合物,即可得到大孔聚合物整体柱,然后通过对其进行化学改性以满足各种色谱模式的要求。根据所用单体的不同,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可分为聚苯乙烯整体柱、聚丙烯酸酯整体柱、聚丙烯酰胺整体柱、分子印迹整体柱等。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CO-EDMA)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丙烯酸酯类整体柱。由于它具有环氧活性官能团易于改性,不仅可用于制备不同性质的色谱填料,还可用于键合各种蛋白或酶,制成各种生物蛋白柱或酶反应器。而采用毛细管电色谱结合以整体柱为基质的生物色谱来研究药物和蛋白的相互作用,并将其作为药物活性的初步筛选手段,尚未报道。
发展方向
色谱法是分析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
1、新固定相的研究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1010diievbdt81mmdxjl.jpg
色谱软件
固定相和流动相是色谱法的主角,新固定相的研究不断扩展着色谱法的应用领域,如手性固定相使色谱法能够分离和测定手性化合物;反相固定相没有死吸附,可以简单地分离和测定血浆等生物药品。
2、检测方法的研究
检测方法也是色谱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不断更新检测器的灵敏度,使色谱分析能够更灵敏地进行分析。人们还将其他光谱的技术引入色谱,如进行色谱-质谱连用、色谱-红外光谱连用、色谱-紫外连用等,在分离化合物的同时即行测定化合物的结构。色谱检测器的发展还伴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检测获得的数据随即进行计算处理,使试验者获得更多信息。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色谱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由于应用色谱法进行分析要根据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的流动相、固定相、预处理方法以及其他条件,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色谱专家系统是模拟色谱专家的思维方式为色谱使用者提供帮助的程序,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存储了大量色谱专家的实践经验,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色谱柱系统选择、样品处理方式、色谱分离条件选择、定性和定量结果解析等帮助。
4、色谱新方法
色谱新方法也是色谱研究热点之一。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色谱新方法,这种方法没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区分,而是依靠外加电场的驱动令带电离子在毛细管中沿电场方向移动,由于离子的带电状况、质量、形态等的差异使不同离子相互分离。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没有HPLC方法中存在的传质阻抗、涡流扩散等降低柱效的因素,纵向扩散也因为毛细管壁的双电层的存在而受到抑制,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理论塔板数,有极好的分离效果。
参考文献
郭明,由业诚,孔亮,郑学仿.分子生物色谱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大连大学学报,2003,(02).
戴闽光,缪蕊平,杨甦.二组分气体在固体上吸附的研究(Ⅱ)──丙酮-正己烷、甲苯-正己烷、苯-正己烷、正戊烷-正己烷分别在硅胶上的吸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02).
龙英才.无定型二氧化硅在硅沸石表面上的固相转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03).
戴闽光,杨甦.二组分气体在固体上吸附的研究(Ⅰ)──新的快速迎头色谱测定吸附等温线系统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04).
梁五更,陈诵英,彭少逸.基于实验结果的HZSM-5分子筛中高对位选择反应的理论催化学报,1991,(05).
张永春,王金渠,李春华,陈方震.脱除乙烯吸附剂性能研究化学通报,1992,(12).
孙尧俊,黄月芳,吴泰琉,王力平,费伦,杨海,龙英才.疏水硅沸石(Silicalite-Ⅰ)结构性质的表征化学学报,1994,(06).
鲍笑岭,许旭.高效液相色谱整体柱技术的进展分析化学,2005,(11).
谷从影,蔺丽,方能虎.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进展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03).
赵菊敏,杨更亮,高文惠,郑超,刘海燕,陈义.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及其在生物大分子色谱分离中的应用化学通报,2005,(06).
段金廒,陆茵,陈建伟,丁安伟,孙世发,朱荃,范欣生.方剂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李发美,熊志立,鹿秀梅,秦峰,李小芩.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策略和色谱技术色谱,2006,(06).
罗国安,梁琼麟,张荣利,王义明,刘清飞,胡坪.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01).
金念祖,陆晓和.生物色谱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3,(05).
郭明,孔亮,厉欣,邹汉法.微透析探针的制备及其在Ni(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色谱,2003,(02).
梁鑫淼,徐青,薛兴亚,章飞芳,肖远胜.组分中药系统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03).
陈学国,孔亮,盛亮洪,厉欣,邹汉法.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用于银杏叶提取物成分分析的研究色谱,2005,(01).
谭燕,冯芳,仝新勇.整体柱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中国药学杂志,2005,(21).
丁岗,董自波,李智立,盛龙生,相秉仁,安登魁.生物色谱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04).
RuthvenDM.Pastprogressandfuturechallengesinadsorptionresearch.Industrialand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2000,39:2127.
A.Khelifa,L.Benchehida,Z.Derriche.AdsorptionofcarbondioxidebyXzeolitesexchangedwithNi~(2+)andCr~(3+)isothermsandisostericheat.JournalofColoidandInterfaceScience,2004,278(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