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圈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06-18 09:56 · 12053 次点击
目录
质量圈管理
质量圈管理
质量圈(又译为质量研讨小组)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于50年代末期提出来的。它还使用了以下名称:质量控制圈、解决问题组、小组或质量组。其目标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解决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员工共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圈不“只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从组织上解决问题的方式。质量小组是由一些基层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组成的。一般说来,QC小组成员都是自愿加人这一小组。QC小组的人数比较少,一般在6~10人的范围内,这样便于所有成员相互间进行自由交流。成员定期开会,解决通常在其工作环境中出现的各种共同的重要质量问题。该质量圈或自己选定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上级管理者的建议选定题目。尔后,它便开始根据设定的程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通常要解决的问题限定在小组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并且能够实现这一改进。一个公司内可能会有许多QC小组。建立QC小组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在一个班组内建立,也可以跨班组建立。
同样,QC小组的活动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除了经常性的小组内的活动外,还可以组织车间、公司直至全国性的成果发表会、经验交流会、QC小组代表大会等。质量圈不仅可使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即雇员个人的技能和经验)得到利用,还非常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更大的工作满足感和工作动力。
在顶尖企业内,通常把质量圈的工作情况制成文件发给临近工段的员工,甚至在有关的部门散发。对“以前”和“以后”情况的说明,可为已经取得的成果提供具有说明力的证据,并激励其他员工。
这种方法主要使用于生产领域,但长期以来,雇员的知识与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行政管理领域也很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目前,企业在质量圈结构、数量方面还存在有待弥补的差距,这些差距并非是低质企业才有的问题。就是优质企业,90年代初之前,以自我管理的制造或生产小组形式组成的工人还不到四分之一。有些企业只表现为工人的象征性介入途径。出现这一问题并不是因为有些领域在职能、任务甚至环境方面不适合以小组形式工作。而是因为组建职能性的、自我管理式的生产小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是一直到最高管理层的每一个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都必须紧密配合与支持的一种变化过程。管理部门必须表示变革的决心,并拿出实际行动来,予以组织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