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价
仪器信息网 · 2009-06-18 10:02 · 12610 次点击
目录
项目评价(ProjectAppraisal)
基本定义
特点
基本要素
二维结构
聚类评价
递进评价
项目评价(ProjectAppraisal)
所谓广义项目评价,即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针对项目生命周期每阶段特点应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采用适当的评价尺度所进行的“根据确定的目地来测定对象系统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者主观效用的行为。为了妥善处理中评价过程出现的上述情况,首先对评价指标集进行必要的扩充,其次在评价方法上构造动态权重“递进评价”的评价模型。
基本定义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3353jzfhs40ihuii007s.jpg项目评价社会发展演变
项目评价有一个传统的定义,认为项目评价就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的预测、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项目的投资经济效果和未来发展的前景。项目评价主要包括技术评价、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不确定性分析、风险评价等几部分内容。
关于项目评价的概念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因为它只对应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概念与论证阶段。既然项目管理是对应于项目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项目评价同样应该对应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因为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时点,各个阶段都有进行评价的内容和必要,所以应该从广义的角度,从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角度来考察项目评价这一概念。基于此,本文给出项目评价的定义为:项目评价是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和决策,采用合适的评价尺度,应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有时也指这一评价活动的过程。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由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项目管理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因而项目评价的内容也随之而异,可以根据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按照评价时期的不同,把项目评价划分成三部分内容:即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和项目后评价。
项目前评价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讲的传统的狭义项目评价概念,若从广义来看,确切的合理的表述应该是项目的评价与选择,它通常是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初始立项阶段——概念及论证阶段进行的,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确定项目应否上马。
项目中评价是指在项目立项上马以后,在项目实施时期,历经项目的发展、实施、竣工三个阶段,对项目状态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衡量与监测,对已完成的工作做出评价,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指出以后项目管理的努力方向。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验收评价、项目经济后评价和项目管理后评价。项目验收评价是对项目结束后所进行的一种验收及考核评估;项目经济后评价主要是对应于项目前评价而言的,是指竣工以后对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再评价;项目管理后评价是指当项目竣工以后,对前面(特别是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所进行的评价。
特点
项目中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测项目实施的实际状态与目标(计划)状态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作出决策,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来实现或达到既定目标(计划),改进项目管理,以便有利于项目业主以及其它利害相关者及时了解和把握项目现状,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由于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决策工作主要表现为项目控制,因此项目中评价是面向项目控制的,为项目控制提供基础和依据。可以认为,项目前评价是项目控制的前向延伸,项目后评价是项目控制的后向延伸,而项目中评价则直接蕴涵于项目控制过程之中,是项目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中评价除了具备一般管理中评价的属性而外,与项目前评价相比,主要体现在它的现实性(所依据的是项目现实发生的真实数据)、阶段性(每一阶段或每一时点的评价结果只是反映了那个阶段或时点的情况)、探索性(需要分析项目现状、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反馈性(为下一步的项目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并指明努力方向)及适度性(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对于执行情况的评价,不应耗费过多的时间和人力,以免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
与项目后评价相比,项目中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阶段性与适度性两个方面。由此也决定了项目中评价与项目前评价、项目后评价存在本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不同;在项目生命周期中所处阶段不同;评价的标准不同;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及在组织实施上的不同。
基本要素
1.评价主体:对于内部项目来讲,评价主体即是项目管理者本身;对于外部项目来讲,评价主体除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外,还应该包括项目业主或者其委托监理机构。
2.评价的目标和方式:项目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项目的各级管理者和利害相关者了解和掌握项目执行的基本情况,以便找出问题,及时调控,总结经验。中评价的目标决定了中评价应当采取自查与他查相结合,普查与抽查相结合,投资主体、管理者与监理机构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有效地减轻项目基层管理者的评价工作负担,中评价应注意与项目的阶段总结相结合,尽量采用和利用项目阶段报表的数据资料。
3.评价时期:项目中评价处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实施时期,具体又可细分为:项目发展阶段的评价——发展中评价;项目实施阶段的评价——实施中评价;项目竣工阶段的评价——竣工中评价,并且包括项目中止评价(判断项目有无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其中,项目实施中评价是核心所在,覆盖了中评价工作的大部分内容,是对项目实施进行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此亦可称为对项目中评价的纵向分析。
4.评价范围:项目中评价是面向项目控制的,它时刻对应着项目实施管理的主要任务(项目组织、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质量管理等),另外又受到项目其他配合支撑条件的约束(如资源限制、项目实施风险、项目范围变更、项目合同、环境条件等),这就决定了项目中评价的基本范围应包括组织评价、进度评价、费用评价、质量评价、配合支撑条件评价(如资源使用评价、风险评价、范围变更评价、合同评价、环境评价等),此也可称之为对项目中评价的横向分析。
5.评价对象: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单纯从整体上是很难把握的。为了保证中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要对项目目标和项目要求进行细分研究,确定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联系的界面,并明确层次关系和各项任务的权责关系,从而明确中评价的对象与内容。
项目管理前期所建立的工作分解结构WBS乃是进行项目中评价的基础,WBS与组织机构图并列使用,即形成线性责任图LRC,从而明确项目各项任务的责任者。我们将项目所建立的WBS作为进行项目中评价的框架,通过按WBS逐级由下而上的评价,从而把握项目执行状态的整体与局部情况。同时将WBS与LRC所反映出的独立的工作单元作为项目中评价的基本单元,通过对各工作单元的进展情况的评价和汇总可以反馈项目的总体与局部执行情况。
二维结构
项目中评价在项目管理进程的各个阶段应有其不同的评价内容,按不同的项目实施阶段划可分为:发展中评价、实施中评价、竣工中评价以及项目中止评价。但同时,中评价在任何时刻都对应着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约束项目任务的一系列配合支撑条件,因此需要对项目的组织管理、项目进度、成本/费用、项目质量以及配合支撑条件(例如资源使用情况、项目范围变更、项目合同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环境条件等)作出相应的评价,这两种不同的中评价方式我们分别称之为项目中评价的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
聚类评价
由工作分解结构(WBS)和线性责任图(LRC)逐层分解所得到的项目工作单元(WorkPackage)作为项目中评价的基本单元。但是由于项目所属各工作单元的工期、费用预算、管理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关系都有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难以用统一的评价指标来进行评价。此外,随着项目的进行不仅项目本身的状态在发生变化,而且其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相关的合同内容、甚至有关的政策法律也在不断地变化,因而也难以用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因此应根据项目各工作单元的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单元分别拟定和采用相应的评价指标;即使对于同一类型的工作单元,也需要动态地看待其实践的全过程,即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的权重组合。
为了使上述的评价思想能够具体落实,建立一个实用的、结构良好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评价模型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在评价过程中利用定量的、半定量的评价技术使评价方法逐步转向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尽量减少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评价模型应具备科学性和经济性,既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又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当然,一开始不能对模型寄予过高的期望,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完善,原始的概念模型终于会发展成成熟的实用模型。为了有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水平,我们将聚类评价和动态测度的思想引入项目中评价过程。
聚类评价模型的模型结构主要涉及两类问题:一是项目聚类的表征因素(表征指标);二是项目执行的评价因素和度量标准(评价指标和参数及其取值范围)。其中第一类问题构成模型的主要框架。为了准确起见,应尽可能挑选那些对项目评价有实质性影响的表征指标,并要求各指标之间无派生或连带关系,类似于代数中的“线性无关”概念。这样所选出的一组指标集,在几何上可以构成一个多维空间,其中每一表征指标对应于一维坐标轴,为简单直观起见,一般将其处理成三维空间。
递进评价
项目管理是动态的管理,对项目执行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评价时,尽管评价指标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各指标的权重则需要不断进行修订,以反映出项目不同阶段或时点的管理侧重点,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还必须建立动态测度的评价模型。
一个项目可以经由WBS和LRC分解成,本身具有明确的费用预算、进度要求和完成目标的项目工作单元,通过对各个项目工作单元的评价,以及对各工作单元之间和子项目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对项目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如何设置科学的和合适的评价指标是决定评价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从项目中评价的目标分解着手的方式,提出反映和影响项目实施的五个基本方面,即工期/进度、成本/费用、项目质量、项目组织和配合支撑条件,再从这五方面出发进行层层分解,找出能够刻画或反映这五方面的基本元素,然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项目和项目工作单元评价的基层指标。这些指标在特征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指标或称硬指标,可以进行直接或间接度量;另一类是定性指标或称软指标,这类指标具有较大程度的模糊性,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加以量化(如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评价法等);如何减少软指标的模糊性及其在评价中产生的偏差,是处理软指标的困难所在。
其中为对应指标的“权重”,这种评价方法的突出之处在于隐含了“权重不变性”的假设。但事实上,无论是在项目执行的不同阶段,还是在同一阶段的不同层面(时点),同一指标的重要程度都在改变,这种指标权重的“动态变化”要求我们从新的角度考虑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