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控平台

  仪器信息网 ·  2009-06-18 10:05  ·  12494 次点击
目录
定义:
运营管控的三个应用层次:
运营管控平台-流程管理2.0的实现工具
定义:
运营管控平台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工具(IT工具),以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为主线,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管理属性、分工、授权、知会、决策项、数量、金额等控制项进行集中管理管控的信息化平台;
OA、协同软件、BPM软件都是实现运营管控的工具。但是OA和协同软件的管控特性比较弱,我们将具有管理管控特性的软件平台定义为运营管控平台。
搭建适合本企业发展阶段和管理特点的运营管控平台,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运营管控平台的前提是企业流程的显性化、组织优化、绩效指标固化和E化工具;搭建运营管控平台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界定企业运营中清晰的流程和操作规程,而不是软件本身。
运营管控平台是流程管理2.0在企业中E化的成果,是流程固化的的体现,运营管控平台解决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管理的“拷贝不走样”问题。
运营管控的三个应用层次: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业务处理的ERP软件,强调管理管控的非ERP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运营管控平台,已经成为更为重要的信息化应用领域。
运营管控平台关注的是业务管理而不是业务处理。从应用水平来看,我们将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的应用:OA应用,协同管理应用,运营管控应用。
在网络和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OA软件(即办公自动化)可以方便地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发布、共享、内部邮件、通知等功能。由于其功能简单、方便易用、价格低廉,很多企业首选OA层次的应用作为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起点。
第二个层次的协同管理,则强调有反馈的沟通、分享,分工协作等管理元素,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闭环和缝隙问题。不同于ERP只注重于企业主流程的管理策略,协同平台通过沟通、分享和协作的工作方式,实现会审、审批、知会、转签、表决等决策项,与报告、表单、报表等管理项无缝结合,保证企业的信息流畅、实现企业内部的无边界协作,达到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
但是,OA和协同管理都有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他们强于提供非结构化数据,系统在处理有含义、结构化的业务数据时存在天然的缺陷。比如同样是显示员工年龄,结构化的ERP系统存储的是员工出生年月,而非结构化的OA、协同软件很难做这样的换算,到第二年员工年龄仍然保持不变。
针对这一信息技术结构性问题,延展咨询于2002年提出企业IT战略规划的“双平台理论”,建议企业采用“一个企业、两大平台”的做法,突出ERP这一业务处理平台,将管理类的需求放到OA、协同软件来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延展咨询于2008年提出采用运营管控平台实现业务管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形成第三个业务管理软件应用层次。
运营管控平台在保留OA和协同软件的管理特性的同时,引进了与ERP相似的结构化数据,弥补了OA和协同软件在业务管理、统计、分析、展现上的弱项。成为新一代的业务管理平台。
运营管控平台-流程管理2.0的实现工具
运营管控平台作为流程管理2.0的落地实现工具,最先由延展咨询提出,受到国内多家BPM软件厂商的认同。目前已有软件厂家开始与咨询公司合作,进行行业化解决方案的梳理,推出有行业特色的运营管控平台。
运营管控平台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流程为主线、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绩效的固化,达到“以流程管理带动企业管理提升,以管理提升促进流程优化”的目的,打造可持续的企业管理提升。
运营管控平台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和行业特点的业务管理的理解和把握。解决之道是采用流程管理2.0的理念、方法来厘清。
延展咨询在国内最先提出和实践流程管理2.0的理念,帮助企业进行流程“四化”的变革,同时采用“咨询实施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帮助企业搭建自己的运营管控平台,实现企业级的“两化融合”。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