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经济效益

  仪器信息网 ·  2009-06-20 14:46  ·  45173 次点击
目录
基本分类
配置效益
耗用效益
基本分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4147a9wpvsnozsffgp9f.jpg政府采购经济效益
政府采购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政府采购微观经济效益是从单个实体角度讨论政府的购买行为,如某机关单位通过政府集中采购,购买的办公设备,即节约了资金,又使办公效率大大提高;如政府采购实施的公益性道路工程建设,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再如政府采购的园林绿化,使城市空气新鲜,环境更加优美等等;政府采购宏观经济效益是指政府购买在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是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考虑的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是研究政府采购在社会总需求和总共给之间的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政府采购宏观效益至少有四个特点,一是从全局角度考察综合效益,考察的对象是综合整体效益,而不是微观局部效益,当然,所说的综合效益不一定必须是全国的综合效益,也可以是全省、全地区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考察的焦点是从全社会出发,或从全局出发。二是站在市场经济角度,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积累等全方位分析研究,用一定的投入取得较好的产出,或取得一定的产出消耗较少过的投入;三是政府采购宏观效益是财政支出效益中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政府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因此,政府采购的宏观效益是研究采购支出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以及采购支出在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基本建设投资、支农资金支出、国防等领域的作用,四是把政府采购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考虑,政府采购不仅仅是使短期经济效益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长期的较好的经济效益,以短期的效益促进长期的最佳的宏观经济效益。
政府采购的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从总体上来说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发生冲突,二者一致体现在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外部条件。二者冲突体现在宏观经济效益不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简单叠加,如政府采购有公益性的一面,有时为了社会效益要放弃部门利益,如政府为了扶持民族工业发展,要求购买国货(计算机、汽车、电梯等),再如政府为了扶持高新技术产品、或自主创新产品,政府要高价购买高新技术产品,主动承担企业的研发风险。从而引导全社会的消费倾向。这些政府采购的微观经济效益可能都不好,但长期看宏观经济效益是好的。所以,当政府采购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保证宏观经济效益处于最佳状态。
配置效益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4148z71fn1wff4o4wc17.jpg政府采购经济效益
政府采购的配置效益,是指政府采购资源分配的合理程度。这种合理程度分外在的和内在的两方面。外在合理性是指采购支出占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目前国内和国外都用这两个指标衡量政府采购规模是否合理。内在合理性可以有几种方法表示:目前国内是按工程、货物和服务占政府采购的比例来分析政府采购的结构合理性。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要看采购支出规模占国民生产总值是否合理,或占该国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否合理,同时也要看采购支出的内在结构是否合理。政府采购的配置效益的基本构成包括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两大类。
政府采购规模效益。衡量政府采购规模的指标通常有两个: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政府采购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政府采购的实际数额,即某一时期(通常为某一财政年度)内政府在市场性分配活动中支配社会资源的总量。由于政府采购包括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因此,政府采购的绝对规模也可用政府消费性支出总量与政府投资性支出总量之和来表示。政府采购绝对规模指标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但它又有无法克服的缺点;一是这一指标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市场性分配活动中所占用社会资源的数量在政府可支配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也就无法充分反映政府采购对社会的生产与就业的影响程度;二是绝对规模以本国货币为衡量单位,不便进行国际比较;三是绝对规模以现价来表示政府采购的数额,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反映的只是名义上的政府采购规模,很难与币值变化较大的年份比较。
政府采购的相对规模是指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或GDP的比重。选择财政支出作为分母,是从国家(或政府)支出的角度来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相对于财政支出的比例是否合理;选择GDP作为分母,则是从国家(或政府)收入的角度来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相对于GDP的比例是否合理。由于相对规模指标是一种比率,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反映采购支出的实际规模,因而便于对采购支出规模进行历史情况的纵向比较和国别之间的横向比较。
政府采购结构效益。“结构描述的是在规定了边界的系统内要素的组合关系。系统由两个方面因素构成,一是要素本身,包括各要素之间质的区别,它决定了系统的基础,但不能决定系统的功能;二是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的比例关系,这就是结构,相同要素的质与量所产生系统功能的巨大差异主要由系统要素结构决定。”[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内的要素间联结关系,以及要素数量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经济系统内各要素的配合关系及数量的比例;财政支出的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活动中,各类支出的组合(类别)以及各类支出在总支出中(金额)的比重。根据该定义,人们可以把政府采购结构定义为:政府采购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采购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它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政府采购资金主要用在哪些领域或项目(类别);二是各类采购支出占整个政府采购总额的比重。关于类别,国际上通常把政府采购分为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我国也是按照这种方法分的。按照资源消耗的性质,政府采购的货物和服务属于政府消费,工程属于政府投资。这样,政府采购也可以分为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两大类,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占采购支出总额的比重问题便成为研究政府采购结构的重点。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4148zd77y2jsc2vauyv4.jpg政府采购经济效益
所以,政府采购结构效益,是指在政府采购总额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政府消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的比例,来增加采购支出的整体效益,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政府购买中,通过使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的组合状态及数量上的配比更加合理、科学和优化,从而使整体效益提高。或者更具体地说,政府采购在货物、工程和服务这三大块的比例分配的科学、合理才能达到最优。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的三大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职能,这三大职能反映到财政支出的目标上就表现为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一致的四大经济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公平分配和国际收支平衡。在三大职能中,宏观调控可以在财政资源耗用过程中体现,收入分配可以通过转移支付体现,而资源配置职能实质上就是政府采购的结构优化,只有采购支出结构达到最优,其结构效益也就最佳了。同时,政府采购的结构效益也是围绕着财政支出的四大经济目标的:经济增长是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政府采购也不例外。采购支出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经济增长上。政府采购结构效益的一部分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经济效益,另一部分表现为对国家行政、教育科研卫生、环境保护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直接社会效益上。因此,政府采购的结构效益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应该是经济增长,即对GDP增长的贡献。
耗用效益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4148qpzasvvajatnq36c.jpg政府采购经济效益
政府采购耗用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日常工作或特定目标而耗用的财政资源量与所得效果的比较。财政资源再分配阶段以后进入使用阶段,即进入耗用阶段。耗用阶段的效益,体现为一定量的财政资源耗用后,所完成的社会公共事务数量和质量。在采购资金使用过程中,要讲究效益,要求采购资金的使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资源的消耗要实现社会共同需要的最大满足。政府采购的耗用效益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一是从投入角度,在社会公共事务一定的前提下,所消耗的资源量越少,政府采购耗用效益就越高。反之亦然。二是从产出角度,在政府采购资金一定的前提下,所提供的社会共同事务量越大,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政府采购耗用效益就越好,反之亦然。
政府采购的耗用效益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宏观层面耗用效益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对采购资源耗用总体状况进行分析。微观层面的耗用效益是指站在市场的立场上,对每一个采购项目或每一笔采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看,宏观耗用效益是指政府采购资源的耗用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从采购目的看,为社会提供特定公共产品、满足政府日常工作需求;从市场效果看,政府是市场最大消费者,政府采购拉动需求,对GDP增长做出贡献;从稳定经济的角度看,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能够为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对GDP的贡献量和宏观调控效益。
政府采购的微观耗用效益是政府采购在实施每一个项目中,降低成本、节约资金的效益来体现。成本的降低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政府集中采购具有规模效益,所以企业有很大积极性参与,为了拿到政府订单,企业必须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才具有竞争力;政府在组织招标过程中,通过集中采购机构高效和规范性运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降低了交易成本中的隐形成本。即最大限度的防治商业贿赂、遏制政府购买中的腐败现象。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