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假设
仪器信息网 · 2009-07-02 09:07 · 27986 次点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51226g6ocbgxxf64zqof.jpg“文化人”假设
企业文化管理应该是对“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之争,西方麦格雷戈的X—Y理论都在讲述人在某一种环境中,某一类人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情况下的行为表现。超Y理论是讲人作为一个群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出的特征性假设。审视人类管理理论发展历史,借鉴传统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材料,根据人类管理实践的发展要求,可以认为,现在已到了以“文化人”来标识劳动者的阶段。黑格尔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比喻——把哲学史比作一个大圆圈,而每一个哲学体系,虽是一个自身完善的圆圈,但只能表达出整个理念的某种特殊性质。随着认识的发展,每个单独的圆圈犹如一滴一滴水珠,必然要冲破它自身的特殊性,与整个洪流汇合,形成一个大圆圈,整个哲学史就是由许多圆圈构成的大圆圈。列宁认为黑格尔以小圆圈和大圆圈的关系来说明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深刻和确切的比喻。哲学发展的辩证法也同样体现于其他具体的认识领域之中,一如我们探讨的人性假设问题。
目录
提出背景
奠定成果
企业家精神
必然性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提出背景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5122uyz9iz1hs4ynhtsy.jpg提出背景
1、2000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时期,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就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揭示了人类管理史上的“政治人”时代。在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大规模的资源组合和经济活动尚无可能,系统的管理科学理论远未出现,但是统治者已经懂得用政治的观点来认识社会、组织国家和管理民众。自然经济时期,人与人之间主要是“人的依附关系”,人以自己的血缘关系及等级,被规定为一定的社会角色,依靠政治身份取得其它相应利益。
2、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由“人的依赖关系”逐步转化为“物的依赖关系”。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根据人类生活的变化,提出“人是经济的动物”,并据此提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经济和政治思想中,它导致了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同时,“经济人”假设也为泰罗的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哲学伦理学基础,开启了人类管理史上的“经济人”时代。它造就了以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以严格的“技术——效率”为圭臬的古典管理科学理论。
3、人是复杂的社会动物,古典管理理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其他问题,因此,以“社会人”人性假设为前提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这个理论认为,提高效益的主要因素是“情感的力量”,而不是“逻辑的力量”,人对心理——社会的需求超过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它建立了以关心和满足人的心理、社会需求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的管理科学理论,又一次开拓了管理科学的广阔天地。然而,一方面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由于过度关注人际关系而疏忽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也仅仅从人的需求上来认识人的本质,依然把着重点放在如何改变组织环境以适应人性要求。
4、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后,在西方产生了“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这一阶段管理理论的一般特点,是把现代系统理论、系统技术和数理方法引入管理,并试图融合将以上两者管理模式予以融合。但是在信息和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和数理技术的大量运用,管理再次向以“技术——效率”为圭臬的古典管理学回归,管理中的人文因素再一次被严重轻慢。事实说明,简单的调和已不能解决新实践提出的要求。
5、20世纪后半叶,新的人性假设不断被提出。其中主要有“管理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等。“管理人”人性假设是西蒙的决策理论的延伸;“复杂人”人性假设其实是一种管理的情景方法;而“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这些人性假设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人的本质认识的拓展。但是从总体上看以上还停留在“人的需要”的被动层面,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理论框架。
6、20世纪6O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出现,开始了对管理理论中“经济人”、“社会人”等等假设的扬弃和超越。它越过对人经济和心理等层面的关注,直接逼近对人的行为影响更深远、更有力的文化价值层面。日本人成功地把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精神有机结合,建设和张扬了“企业共同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涵,使企业凝结起强大的团队精神,极大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创造精神。可以认为,日本企业文化管理为劳动者的“文化人”假设的提出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是,它并没有对人的本质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对实践基础上的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等等曾经帮助日本企业创造经济奇迹的管理方法,由于其“过分捆绑”的弊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使劳动者创造精神严重衰退,终于导致管理实践中产生严重问题。
7、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2O世纪9O年代以来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辉煌成果,不仅仅是科技革命的成果,更是先进管理思想的成功。美国人总结了日本的企业文化的优点与不足,创造了更新的文化管理模式,如“学习型企业”、“流程再造”等等,真正突破了传统人性假设框架。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依靠劳动者的高度主体性和自觉精神,不断学习、持续进步、自我超越。从而保持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现代管理实践为我们总结、概括和提炼新的人性学说,总结和发展新的管理理论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历史表明,只有以先进的价值文化为圭臬,才有劳动者不断进取、终身学习、自我超越的精神,才有劳动者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竞争意识。而这种新的理论和实践,只有“文化人”假说才能为它提供哲学支持。
奠定成果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51274ms4v4zw1zvpm6w6.jpg奠定成果
“文化人”假设奠定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应该是对“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之争,西方麦格雷戈的X—Y理论都在讲述人在某一种环境中,某一类人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情况下的行为表现。超Y理论是讲人作为一个群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出的特征性假设。
在后现代对人性的新假设主要来源于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卡西尔指出,除了在一切生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外,在人那里还可以发现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第三个系统——符号系统。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的人类生活。有了它,人类就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这一符号系统即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等。由此,卡西尔修正和扩大了自古希腊以来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古典定义。他指出:“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该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一通向文化之路。”
人的“劳作”是人性的基础。通过劳作,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塑造了自己作为“文化人”的本质。卡西尔指出:“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卡西尔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称之为类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是这一历程的不同阶段。在所有阶段中,人性有一个逐步展示的过程,“理性的动物”、“社会的动物”、以及“经济人”、“社会人”、“复杂的社会人”等等,都是人性展示的不同方面。这些不同的人性面,构成了人类的共同本质——“文化人”。
如果说,卡西尔主要在人性的符号形式方面界定了人的本质,那么,马克斯·韦伯则重点在人性的精神领域规定支撑人性的重要因素。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提出了人的文化假设,即: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着一项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显然,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带动了后人称之为“文化管理模式”的诞生。
决定人的生存方式的因素,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现实社会所能提供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文化氛围等各种符号系统是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客观基础,个人的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和智力水平是形成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主观因素。这决定了人的可塑性,即人会随着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需要。这为文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企业家精神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5128e2amuyda5e8ui9e9.jpg企业家精神
由于“企业家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形式,企业家成为现代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因此铸建作为现代企业家灵魂和文化品格的企业家精神,成了培育现代优秀企业家的重要途径。这是提出企业家“文化人”假设的最直接缘由。
现代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有机系统,它包括哲学世界观、价值取向、信仰、理想、经济伦理、思维方式、能力等等要素,是现代企业家学识、能力、品格和才华的综合。企业家的成长过程虽然有许多前提条件和各种要求,但是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重要内容。而现代企业家精神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学习和积极锻炼才能获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经营者某些要素很优秀,却难以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其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家精神的“要素短缺”,难以形成协调完整的优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只有自觉地用“文化人”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树立远大志向并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刻苦锻炼,造就优秀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文化人”假设的提出,不但科学地揭示了企业家的人性本质——劳动基础上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而且揭示了企业家体现创造性本质的重要途径——学习。企业家的“文化人”人性假设,要求企业家同时是“学习人”。人类文明是在学习中继承的,只能依靠勤奋不懈的学习才能得到。企业家精神系统的丰富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不断转化,也只有依靠努力学习才能获得。人类具有无限发展潜能,但是这种潜能只有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被不断激活、展示和发展。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不仅如此,正如德鲁克正确指出的那样,在现代社会,企业家精神是正常的、稳定的和连续不断的需要,是社会的常态。由于公营部门的运作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是一致的,那就是以理性和效益为目的,并尽可能降低成本,避免腐败。美国学者戴维早在8O年代就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中提出,要“用企业家精神”打造“企业家政府”。因此企业家精神也已成为社会整个公营系统运行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在一个创新叠出、竞争激烈又充满机遇的现代社会;在一个到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开放世界,企业家精神无所不在地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伦理、思维方式、知识选择和能力构成培养等等,从而使得企业家精神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新理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企业家精神是我们今天新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这种时代新理念又对企业家队伍的有效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总之,企业家的“文化人”假设既是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也是人性本质特征的科学反映,同时还是时代实践对现代企业家成长的必然要求。“文化人”人性假设的提出,并不是对以往人性假设的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它不否认人们对经济利益和其他需求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驱动。但是,人性的主要面貌是“创造人”、“学习人”、“自觉人”、“主体人”、等等,而在这一切称谓中,“文化人”是其最集中最合适最科学的选项。
必然性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05128wgwy58j1qyg3xws1.jpg必然性
第一,从消费价值取向看,人类正不断从“经济消费”走向“文化消费”。
人类为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行为中的自然性消费(如温饱需求等)比例越来越低,而消费中的文化需求如心理、情感、娱乐、健康、求知、审美和价值体现等等需求,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和生产紧密相联,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发展的标尺。新的消费方式是人类自觉、创造、能动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体现。
第二,从产业构成看,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已经大大超越一、二产业,而一、二产业也具有越来越浓厚的文化因素。
文化产业不仅包括了科学、教育、文艺、出版、影视、娱乐、体育、旅游等等主体产业部门,也包括管理、中介、营销、印刷和咨询等等配套行业。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不仅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而且也是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财富》全球最大500强企业排行榜上,索尼、迪斯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维亚康姆、西格拉姆等等都把文化作为主要经营业务。在经济强国美国,视听产品出口超过航空业和农业,从事艺术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就有1700万之多。
第三,从现代产业和商品的功能和属性看,文是其中主导因素。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行业——房产业和汽车业,集中表达了人们在现代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化。我国房地产业的异军突起,既是人们拓展生存空间的物质性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在文化价值追求上的巨大进步。居住的深刻意义在于:它能够展示和影响人的生存状态,并给人以生存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凡是适合于现代人居住的房产品,必然体现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房地产的多样化满足人性的多层次需求: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如对居住者内心归属感、自由感、身份感的满足;对人的尊重,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的意志和价值实现等等的追求。作为文化结晶的房产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有关生活方式、历史传承、艺术、神话、风俗和无数建筑经典的凝聚。汽车业的发展,同样体现了现代人的文化需求。速度和方便仅仅是拥有汽车的部分理由,只要经济力量许可,拥有汽车更是为了追求一种身份感,一种力量,一种品位,一种价值和一种文化。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风驰电掣,还是在乡间小路的闲庭信步,汽车在驾驶者的手中,是一种心灵的表达和思想的宣泄。
第四,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一个企业的动力和凝聚力来自企业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通过建设共同价值观,规范、凝聚和激励组织全体成员的思想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内在的创造力量和无限潜力。管理文化学派不仅强调管理应该重视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作用,甚至认为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文化与价值观的同义语。因此,能否建设起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我国有很多企业因为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拥有了文化的翅膀。文化力催生了品牌亲和力,孕育了企业凝聚力,提升了企业形象力,创造了核心竞争力。
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能动性本质的进一步展现。在今天,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能在经济活动中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文化资源,谋求企业的发展。
相关词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成功管理模型
长寿公司模式
产业集群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超产权理论
程序公正性理论
参考资料
天下书城http://www.book3721.cn/bookshow/20062/62853/
中国科技金书网http://www.golden-book.com/booksinfo/32/32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