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质量成本
仪器信息网 · 2009-09-04 11:57 · 33924 次点击
隐性质量成本(HiddenQualityCosts)
隐性质量成本概述
隐性质量成本是指由于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低劣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它无法在会计记录中反映出来,因此只能通过估计的方法进行计量。是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但难以在财务会计中体现出来,其价值不能得到补偿,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损失。
在质量成本分类中,隐性质量成本发生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消费者一方,有着脱离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共性。假如企业出于成本节约的考虑允许一定的质量瑕疵存在,那么由于有缺陷的产品流人市场而造成产品商标形象受损,因此进一步影响未来市场份额,导致销售收入降低,这样的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将会长期持续,其损失额实在难以估量。有些学者把这类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称为“隐性质量成本”。隐性质量成本表面上看是生产厂家外部损失成本的表现,但实际上它是由于预防、鉴定上的投入不足造成的,其表现为违背“适用性”的各类质量成本的汇总额。它未必只是表示为生产厂家承担的成本,有些暂时由消费者不得不承担的成本最终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隐性成本虽然实际并未支付,但发生后无形中同样等同于提高了产品成本。所以,重视和控制隐性质量成本的发生,必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方面在以“用户满意”为先导制约因素的现代产业社会中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
隐性质量成本问题的提出
全面质量管理的创始人阿曼德·费根堡姆在2O世纪6O年代初指出:本世纪早期之所以无法建立强而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有一错误的观念在阻碍:要有好的质量,一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但实际情形却是一旦发生不满意的质量.就代表资源滥用.造成材料、人工、机器、时间的浪费.导致成本的上升。反之.令人满意的质量.代表资源运用得当.无上述浪费.因而使得成本降低。这说明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质量成本模式是Feigenbaum在其《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提出的。根据这个模式.质量成本可以分成四个部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是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然而.传统的质量成本概念没有很好地把隐性质量成本包含在内。传统的质量成本之所以没有包括隐性质量成本的内容,是因为隐性质量成本一般难以察觉,即使今天随着认识的提高开始对隐性质量成本有所察觉了,但也很难进行观察和进行客观估计,通常不会在会计系统中进行计量。比如,在尤建新的((质量成本管理》一书中,虽然已经对质量成本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且已经涉及到了隐性质量成本的部分内容,但是仍然没有对隐性质量成本进行深入研究。由于现代企业的质量决策与计划中.隐性质量成本的影响往往很大.并且已经成为质量绩效的重要因素,所以决不能因其难以计量而忽视这一部分成本。
隐性质量成本通常指可衡量而未衡量(含预防及鉴定成本在内)以及无法货币衡量(如顾客不满或顾客流失)的机会损失。1995年Juran与Gyrna提出.隐性质量成本是由于质量有问题而造成的销售损失、折让、企业声誉损失。另外.过多的存货、商品因交货延期而过时、加班纠错、产能损失、延误、各种没有效率穷忙等等也都属于隐性的质量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只不过是部分项目.只要我们愿意研究.付出代价,可以找出更多的隐性质量成本项目.或许也可以估算出其大小.使其不再隐性”而显性”出来。Deming认为未知的隐性质量成本.是管理者最需要的数据。之后一些学者(如:Albright与Roth)也证实了Deming的论点一些实证数据也说明隐性质量成本的重要性.例如美国西屋电器公司(WestinghouseElectronicCorporation)的隐性质量成本是显性质量成本的三到四倍。1991年,Atkinson,Juran等人发现,公司的质量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25%,其中有75%的质量成本属于隐性成本。Campanella指出,发现的可衡量的质量损失成本和”真实的质量损失成本”两者之间具有”相乘效果,如同冰山的一角”,通常真实的损失成本与可衡量的损失成本相比.至少三到四倍是隐性的。大部分的损失成本是隐藏”在水平面之下,经常是”使船沉没”的主要因素。
以顾客流失成本为例,对一些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满意,9O%的顾客不会再去购买其产品或服务,并且会将其不满向5~9人传播.影响其它顾客的购买.而不满意的顾客只有5%的人会将其不满向企业或通过消费者协会等渠道表露出来。隐性的顾客流失成本是显性的解决顾客抱怨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隐性质量成本的分类
基于隐性质量成本的涵义,日本学者伊藤嘉博指出,隐性质量成本大略有以下三类:
(1)由于产品质量未能反映消费者需求,生产厂家所遭受的损失;
(2)由于产品质量低劣使消费者负担的成本;
(3)为确保和维持“过剩质量”(消费者不需要的多余的质量),生产厂家所负担的成本。
隐性质量成本的特点
一般来说.隐性质量成本有如下特点:
1.客观性。
成本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范畴.因而具有客观性。尽管隐性质量成本往往没有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抽象的概念。但是.隐性质量成本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与显性质量成本一样具有客观性。
2.隐蔽性。
隐性质量成本是一种隐藏于企业经营过程之中,游离于管理监督之外的成本。不能直接看见但是确实存在,因为直接看不见所以常常容易被忽视。所以,也就造成了企业的管理者有时候知道企业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但是不知道这些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哪些问题比较关键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
3.难以计量性。
许多隐性质量成本大家都知道确实存在可究竟有多大谁也无法说清。比如说,由于质量问题给企业声誉造成的损失这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不同的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究竟是多少就难以计量。
4.估算性。
隐性质量成本难以计量,但不能说就没办法计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人的认识能够达及的领域里。还是能够进行计量的。只是这种计量不能像显性质量成本那么准确,带有估计的性质。只要采用相同的估计方法不同时期的隐性质量成本就可以进行比较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质量成本信息。
5.动态性。
隐性质量成本往往跟社会环境、企业整体状况、人员知识结构甚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相关,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另外,隐性质量成本的动态性还表现在其发展的不确定性上,“冰山之下”的隐性质量成本由于人们无法看到经常要受到一些非人力所能够决定的客观因素影响其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无规律的非线性变化。
6.战略性。
隐性质量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战略性成本,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更多的属于线外质量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以外,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售后等过程中产生的,对企业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
隐性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1、乘数法
乘数法的原理是假定全部故障成本是所估量的故障成本的若干倍数。由此得出:
全部故障成本=K×(所计量到外部故障成本)
其中,K是乘数效应,其值根据经验确定。公式中“所计量到的外部故障成本”为显性质量成本,“全部故障成本”则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之和。
运用该法的关键是K值的确定,K值的大小左右了隐性质量成本的大小,实际应用中K值只能依靠经验确定,故该法存在不易操作,主观性大的缺点。
2、市场研究法
规范的市场研究法可以评估产品质量低劣对销售及市场份额的影响,对顾客的调查与公司销售队伍的面谈,可用于预测由于低劣质量所导致的未来利润的损失。该法的运用需建立在大量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未能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操作性较差。
3、塔古奇质量损失函数
零缺陷原理通常认为,隐性成本只有当产品超出规格的E、下限时才会存在,而塔古奇损失函数则假设,对一个质量目标值的任何偏差,都会引起隐性质量成本。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隐性成本以该偏差值的平方增加。该损失函数可用下式表示:
L(y)=K(yT)2
其中:K为外部故障成本结构的比例常数;y为质量特征的实际值;T为质量特征的目标值;L为质量损失。
运用此函数式,关键在于估计K值。K值是通过将某一规格界限外的估计成本除以该界限偏离目标值的方差计算而得。即
其中:c为估计的超出规格上限或下限的成本损失;
d为界限与目标值的距离。
该法与乘数法的缺点相似,也需估计K值,故同样存在不易操作,主观性较大的缺点。
4、隐性质量成本核算新方法——综合评分法
隐性质量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表现为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未能达到零缺陷状况下(或行业最优状况下)应取得的市场占有率而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损失,该损失的大小可用有关销售收入的函数式来表示,该函数关系式的建立,可解决隐性质量成本核算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