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检查

  仪器信息网 ·  2009-09-05 22:05  ·  28369 次点击
是指对送交检验的全部产品根据质量标准逐件进行试验测定,以判断每一件产品是否合格,并挑出不合格产品的一种检验方法。
全数检查是事后检验质量管理阶段就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查方式,虽然因它具有一定局限性,在许多场合下都已被抽样检查所代替,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还要应用这种检查方式。
一、全数检查的应用范围
全数检查一般使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检查是非破坏性的;
2、检查数量小切项目多;
3、检查费用低;
4、生产中不稳定的重要特性项目的检查;
5、昂贵、精密、重要、大型产品的检查;
6、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特性项目的检查;
7、可用自动化检查方法检查时。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选择全数检查方法首先要看检查是否为破坏性的,若为破坏性检查时,就决不能用全数检查;当为非破坏性检查时,还要考虑检查的效果和经济性。例如,对一旦放过不合格品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即使检查费用高也要进行全数检查,而对于大批量的不重要的产品,即使容易检查一般也不进行全数检查。
二、全数检查的准确性
全数检查虽然是对每个产品都进行检查,但它并不能保证不合格品不被漏过去,即不能保证检查结果100%的准确。一般来说,即使经过全数检查筛选过的一批产品,在进行全数检查时,还可能发现不合格品;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把合格品当作不合格品挑出去的情况。在实际检查工作中这是难免的,有时甚至还是很严重的,据统计竟有达到20%的。
影响全数检查准确性的因素一般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检查系统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包括检查所用的仪器设备、检查操作方法、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环境条件等;另一方面是交验批的情况,如交验批的数量,交验批的不合格品率等。当检查系统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比检查要求的水平高时,检查的准确性就高,反之,准确性就低;当交验批的批量大、不合格品率低,检查时间长、检查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时,检查的准确性也低。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