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情报

  仪器信息网 ·  2009-10-05 08:40  ·  16905 次点击
目录
发展
属性
作用
发展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620gtjgje3zd5gdjdjt.jpg物流情报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日益显赫,对外贸易发展连续两年实现“双位”增长,这都必将带动中国的国际物流实业的壮大。珠江三角物流群、长江三角物流群、环渤海物流群......的迅速崛起无疑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区域发展的新增长点。如:天津“自由港”综合试点的确立,“天津货运”必将承担起历史赋予他的光荣使命。
“天津货运”环渤海物流中心的崛起与壮大,离不开每个实体的每个参与者的努力,如何打造“天津货运”的整体竞争实力?如何买入国际航运的强林?都是WTO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
物流情报,作为企业市场开发决策的基础工具必不可少。IT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也进入了爆炸时代,鱼龙混杂,而作为支持企业兴衰决策的基础信息、情报信息的应用推广至关重要。粗框式发展模式必将因其底效率、目标含糊的影响而最终被淘汰。建立在以科学为基础、以货运情报为依据的先机模式必是天津货运先占鳌头。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物流行业重新崛起,美国的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了仓储、分拨和运送等服务。物流公司提供的仓储、分拨设施、维修服务、电子跟踪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日益增加。物流服务商正在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加工和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据顾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观念。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己初露端倪,这说明中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走出以企业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国物流业发展当务之急。
属性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620k4jg7e66e1exklee.jpg物流情报
1)情报的知识性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通过各种媒介手段,随时都在接收、传递和利用大量的感性和理性知识。这些知识中就包含着人们所需要的情报。情报的本质是知识,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报。
2)情报的传递性
情报的传递性是说知识要变成情报,还必须经过传递。人的脑海中或任何文献上无论贮存或记载着多少丰富的知识,如果不进行传递交流,人们无法知道其是否存在,不能利用它,就不能成为情报。情报的传递性表明情报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形式才能传递和被利用。这种物质形式可以是声波、电波、印刷物或网络,其中传统最主要的是以印刷物等形式出现的文献,现在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也占了很大的份额。
3)情报的效用性
可传递的知识也不都是情报,只有那些能满足特定要求的可传递的知识才可称之为情报。例如,每天通过广播传递的大量信息,是典型的传递着的知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广播内容只是消息,并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而只有少数人利用广播的内容来研究市场的信息和其他情况,对这部分人来讲称之为情报。这样来说,情报其实就是有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这三个基本属性的信息。
作用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629kx6x4l7kaukaz50d.jpg物流情报
物流情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产生而出现的。并且自始至终构成商品形态变化这一形式下的物质内容。其作用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物流是保证商流顺杨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在商品流通中,商流的目的在于变换商品的所有权(包括支配权和使用权),而物流才是商品交换过程所要解决的社会物质变换过程的具体体现。没有物流过程,也就无法完成商品的流通过程,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物流能力的大小,包括运输、包装、装卸、储存、配送等能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决定着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如果物流能力过小,整个商品流通就会不顺畅,流通过程就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会大大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增长。因此,自古以来,就很强调"货畅其流",这是很有道理的。
(二)物流是开拓市场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市场的发展广度、规模、方向。从市场发展史来看,正是由于商品运输方式的变革为近代世界市场的开拓创造了物质前提,在16世纪前的长时期内,原始的商品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使中国贸易难以发展,海上贸易很难进行,从而使国际市场难以扩大。16世纪后,随着商品运输工具的改善和新船线的发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发展。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市场中要扩大自己的市场开拓能力,就必须重视物流的改善,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失败。从中国市场来看,物流状况直接影响市场商品供应状况,并且接制约着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630fnz09qoui2d04he9.gif物流情报
(三)物流直接制约社会生产力要素能否合理流动,直接制约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由于商品具有二重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一基本特征,使商品的流通范围和流通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品使用价值本身特性的强烈制约,从而反过来对商品生产的增长速度和产品的商品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水果保鲜,在高水平的储存技术没有解决以前,水果的流通时间就有着很大的限制,特别是某些易腐的水果品种,其保管期往往只有几天时间,从而对流通的范围和速度形成近乎苛刻的制约条件。这时水果生产的增长和商品化程度便不能不,为物流状况所决定。我们还可以从我国农村商品生产中看到很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要由物流状况来决定的例子。很多农副土特产品在运输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只能白白地烂掉或者全部或部分地被生产者或自己所消费,而无法转化为商品进入流通过程。这就说明资源优势由于物流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转化为商品优势进入流通过程,可见物流的组织状况已经构成制约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四)物流状况如何,还对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制约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于物流的费用支出已越来越浩大,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对各种产品物流费用及其在零售价格构成中的比重的分析,看到了物流中存在的巨大潜力。物流被视为同人力、物力这两个利润来源并列的"第三利润源",被视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商业企业的物流费用大约占到流通费用支出的30-50%。具体到某些产品细化肥,燃料煤等,所占的比重还要大些。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也是十分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物流损失每年不下百亿元,这既说明了物流对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也表明了组织好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之,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更好地发挥物流的职能,对我们加速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