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

  仪器信息网 ·  2009-10-05 09:32  ·  33963 次点击
目录
分类
主要形式
可能实现形式
传统管理
系统需求
1.5倍原则
存货周转
注意事项
意义
分类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6q2a82ogvqkdhdfgd.jpg库存管理
根据供应和需求规律确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经济合理的物资存储量的管理工作。库存管理应起缓冲作用,使物流均衡通畅,既保证正常生产和供应,又能合理压缩库存资金,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1915年,美国的F·W·哈里斯发表关于经济订货批量的模型,开创了现代库存理论的研究。在此之前,意大利的V·帕雷托在研究世界财富分配问题时曾提出帕雷托定律,用于库存管理方面的即为ABC分类法。随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库存管理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许多库存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已得到显著的效果。
库存管理模型的分类:
(1)不同的生产和供应情况采用不同的库存模型。按订货方式分类,可分为5种订货模型。
①定期定量模型:订货的数量和时间都固定不变。
②定期不定量模型:订货时间固定不变,而订货的数量依实际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的差别而定。
③定量不定期模型:当库存量低于订货点时就补充订货,订货量固定不变。
④不定量不定期模型:订货数量和时间都不固定。
以上4种模型属于货源充足、随时都能按需求量补充订货的情况。
⑤有限进货率定期定量模型:货源有限制,需要陆续进货。
(2)库存管理模型按供需情况分类可分为确定型和概率型两类。确定型模型的主要参数都已确切知道;概率型模型的主要参数有些是随机的。
主要形式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6sxbtfwm54zm899tm.gif库存管理系统
1.委托保管方式
接受用户的委托,由受托方代存代管所有权属于用户的物资,从而使用户不再保有库存,甚至可不再保有保险储备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受托方收取一定数量的代管费用。这种零库存形式优势在于:受委托方利用其专业的优势,可以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用户不再设仓库、同时减去了仓库及库存管理的大量事务,集中力量子生产经营。但是,这种零库存方式主要是靠库存转移实现的,并未能使库存总量降低。日本宫山售药及我国天津通讯广播器材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实现零库存的。
2.协作分包方式
即美国的“sub——com”方式和日本的“下请”方式。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产业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以若干分包企业的柔性生产准时供应,使主企业的供应库存为零;同时主企业的集中销售库存使若干分包劳务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为零。
在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企业都是以一家规模很大的主企业和数以干百计的小型分包企业组成一个金字塔形结构。主企业主要负责装配和产品开拓市场的指导,分包企业各自分包劳务、分包零部件制造、分包供应和分包销售。例如分包零部件制造的企业,可采取各种生产形式和库存调节形式,以保证按全企业的生产速率,按指定时间送货到主企业,从而是使主企业不再设一级库存,达到零库存的目的。主企业的产品(如家用电器、汽车等)也分包给若干推销人或商店销售,可通过配额、随时供给等形式,以主企业集中的产品库存满足各分包者的销售,使分包者实现零库存。
3.轮动方式
轮动方式也称同步方式,是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前提下,使各个环节速率完全协调,从而根本取消甚至是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零储备形式。这种方式是在传送带式生产基础上,进行更大规模延伸形成的一种使生产与材料供应同步进行,通过传送系统供应从而实现零库存的形式。
4.准时供应系统
在生产工位之间或在供应与生产之间完全做到轮动,这不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很大的投资,同时,有一些产业也不适合采用轮动方式。因而,广泛采用此轮动方式有更多灵活性、较容易实现的准时方式。准时方式不是采用类似传送带的轮动系统,而是依靠有效的衔接和计划达到工位之间、供应与生产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零库存。如果说轮动方式主要靠“硬件”的话,那么准时供应系统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软件”。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6y8pwpx0ji6wy64jy.jpg库存管理系统流程图
5.看板方式
是准时方式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也称“传票卡制度”或“卡片”制度,是日本丰田公司首先采用的。在企业的各工序之间,或在企业之间,或在生产企业与供应者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为凭证,由某一环节根据自己的节奏,逆生产流程方向,向上一环节指定供应,从而协调关系,做到准时同步。采用看板方式,有可能使供应库存实现零库存。
6、水龙头方式
是一种像拧开自来水管的水龙头就可以取水而无需自己保有库存的零库存形式。这是日本索尼公司首先采用的。这种方式经过一定时间的演进,已发展成即时供应制度,用户可以随时提出购入要求,采取需要多少就购入多少的方式,供货者以自己的库存和有效供应系统承担即时供应的责任,从而使用户实现零库存。适于这种供应形式实现零库存的物资,主要是工具及标准件。
7.无库存储备
国家战略储备的物资,往往是重要物资,战略储备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要有各种名义的战略储备。由于战略储备的重要,一般这种储备都保存在条件良好的仓库中,以防止其损失,延长其保存年限。因而,实现零库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无库存的储备,是仍然保持储备,但不采取库存形式,以此达到零库存。有些国家将不易损失的铝这种战略物资做成隔音墙、路障等储备起来,以备万一。在仓库中不再保有库存就是一例。
8.配送方式
这是综合运用。上述若干方式采取配送制度保证供应从而实现零库存。
可能实现形式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6c7nx79drkf9n4nff.jpg库存管理
1.即进即售
指当产品入库后,在正常库存周期将所有的产品都销售出去,并同时收回货款。这种方式是最理想的销售方式,但除非是处于垄断地位或极为畅销的产品,否则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存在。
2.即进半售
指当产品入库后,除即进即售情况外,可以采取接受定金或分期付款的办法,将产品半卖半“送”,这是实际销售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比较好实现的。
3.超期即“送”
对于超过正常库龄的产品,可采取不付款“送”给用户先使用,即赊销的办法。对于处于长期呆滞的库存产品,可采取用它们支付有关费用的办法“送”出去,如用呆滞产品代替现金支付广告费、赞助费用、运费、仓储费等等。
传统管理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7ga2w2022rga120aa.jpg库存管理
传统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库存管理既必须保证生产车间对原材料、零部件需求,又直接影响采购、销售部门的购、销活动。为盘活企业流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在保障供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压库资金,直接牵动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根据对我国众多制造业企业的库存管理情况所作的调查和参考有关资料,发现目前制造业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
(1)不能及时获得库存信息。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有时必须获知各种零部件当前的库存量,但由于零部件种类多、数量大,需要进行仔细地核算,这不仅费时,而且易出错,从而影响企业快速有效地运转。
(2)库存信息不够准确。仓库管理员根据各种送货单、退货单、收料单、发料单、领料单和退料单进行物料的入库、出库搬运后,要随时修改库存信息和借、欠料信息,以便反映库存状况。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零部件种类多、数量大,使得库存记录和实际库存时常不是严格一致的。因而需要通过盘点来纠正差错,这既耽误时间,工作量又大。
(3)无法及时了解发料和生产用料情况。在工令单下达后,由于零部件与生产线的关系复杂,根据送料员的个人经验给各配料点送料时,常缺少发料、用料记录和相关信息,经常出现生产线缺料才知道需要送料的情况,导致生产和用料发生混乱,无法了解发料和生产用料的实际情况。
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制造业企业必须改变库存管理现状。
系统需求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7cdy392zi6nct2ch6.gif库存管理
1.系统初始
基础数据:仓库信息、存放地点、构成信息、库存常用数据等。
系统支持基础数据的查询、打印、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编码方案:定义货物分类、库存属性、部门、子类等的编码方案。
2.日常业务:
(1)采购入库单采购入库单一般指采购原材料验收入库时,所填制的入库单据;企业一般指商品进货入库时,填制的入库单。采购入库单是企业入库单据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本系统中,采购入库单也是日常业务的主要原始单据之一。
(2)材料出库单材料出库单是企业领用材料时,所填制的出库单据。材料出库单是企业出库单据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本系统中,材料出库单也是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和记帐的主要原始单据之一。
(3)产成品入库单产成品入库单是指产成品验收入库时,所填制的入库单据。产成品入库单是以企业入库单据的主要部分。
(4)销售出库单销售出库单是指产成品销售出库时,所填制的出库单据。销售出库单也是企业出库单据的主要部分,因此在本系统中,销售出库单也是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和记帐的主要原始单据之一。
(5)其他入库单企业的其他入库单是指除采购入库、产成品入库之外的其他入库业务,如调拨入库、盘盈入库、形态转换入库等业务形成的入库单。
(6)其他出库单企业的其他出库指除销售出库、材料出库之外的其他出库业务,如调拨出库、盘亏出库、形态转换出库等。
(7)调拨:管理仓库间的实物转移和分销意义上的仓库分配、调拨业务,属转移事务类型。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8wfc9g3oolfrffcef.jpg库存管理软件
(8)形态转换:某种物品在加工或存储过程中,由于加工或环境的原因,使其形态和名称发生变化,这时需处理形态转换业务,调整库存帐。
(9)反冲:对于生产环节在制品及不入库半成品业务,系统按照产品结构管理实现原材料与在制品、半成品对冲处理功能,实现在制品、半成品管理。
(10)盘点单
在日常物品收发、保管过程中,由于计量错误、检验疏忽、管理不善、自然损耗、核算错误等原因,有时会发生物品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现象,从而造成物品帐实不相符。为了保护企业流动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做到帐实相符,企业必须对物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确定企业各种物品的实际库存量,并与帐面记录相核对,查明物品盘盈、盘亏和毁损的数量以及造成的原因,并据以编制物品盘点报告表,按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物品盘盈、盘亏和毁损,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应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调整物品帐的实存数,使物品的帐面记录与库存实物核对相符。物品盘点报告表,是证明企业物品盘盈、盘亏和毁损,据以调整物品实存数的书面凭证,经企业领导批准后,即可作为原始凭证入帐。但是,物品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必须在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处理。
1.5倍原则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90wbfhhb86h18o528.jpg库存管理
1.5倍原则是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经过很多公司的销售实践总结出来的安全存货原则,具体数据是建立在上期客户的销量基础上本期建议客户订单的依据。1.5倍原则备货是销售人员必须掌握的工作职责之一,是主动争取客户订货量并时刻掌握客户销售情况的营销策略。它是建立在提高客户销量和利益基础之上,因而能赢得客户信任,客户容易采纳。
1.5倍原则也是一个科学依据。但是,正如很多营销规律一样,必须灵活掌握和应用,避免生搬硬套。比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应适当变化(如天气、节假日等),否则会影响生意。
1.5倍原则用好了以后,可以保证客户有充足的存货,减少断货、脱销的可能性,保证客户随时都能买得到所需产品,帮助客户不漏掉每次成交的机会。
(1)1.5倍库存原则与做订单的关系
在销售人员做销售拜访时,要向客户建议合理的订货量,这就是“做订单”,是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时必做的工作之一。所谓的做订单就是根据客户前一阶段的销售量,结合新的促销活动或者季节时机或者天气等等因素,向客户建议合理的订货量,并动员他按建议订货。在做订单时要用到客户卡上所记录的资料,所以做好订单的前提,就是正确地填写好客户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利用1.5倍原则进行库存管理,提高拜访的效率和效益,尽最大可能扩充销售,这也是销售人员的关键职责之一,是直接作用于销售的。
也有销售人员是以“拿订单”的思想从事工作的。拿订单与做订单是不同的,一个被动,一个主动。拿订单意味着主动权掌握在客户手中,而做订单则是主动的,它是根据客户的销售和库存研究以后的结果做出的订单计划。显而易见,两个工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做订单保证对客户销售情况的准确掌握,也保证客户的资金、空间、精力和时间等最有效地利用,创造最大利润。
存货周转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9xnj0oboroca44ojj.jpg库存管理
存货周转是对客户进行库存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公司销售人员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销售到客户处的商品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卖完,必定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存货总是存在的,对于食品来说,更加复杂的是它存在一个保质期的问题。由此可见,存货必须被科学有效地管理。
(1)什么是存货周转?
存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存货周转。什么是存货周转呢?它包括两种类型:前线存货和后备存货的周转。前线存货是指陈列在货架或者零售商购物环境处的散装商品;后备存货指的是存放在仓库内的用于补货的货物。存货周转的内容包括前线存货和后备存货的周转。它要求销售人员一方面应及时向客户的货架上补充货物,保证货架里面的产品陈列符合生动化标准;另一方面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存货周转,目的是保证客户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永远是新鲜的。实际上,所谓存货周转就是对暂时未卖出的货架上的产品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循环。
存货周转是销售人员在销售拜访时必须动手做的一项日常工作,保证客户提供给消费者的永远是最新生产日期的产品。存货周转不仅仅是销售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且要指导并影响客户做日常的存货周转。销售人员必须使客户明白:
存货周转可以有效而且直接刺激销售。显然,如果陈列在货架上的货物卖完了没有及时补货,就会失去许多销售机会,而且,存放在仓库里的产品也无法卖出去,失去的销售机会将永不再来。
没有存货就没有利润。货架上没有的产品是无法卖出去的,合理的产品存货是保证有货可卖的最简单的方法。
促进进货并且帮助客户正确地准备商品库存。大多数的客户都是根据他们的存货情况来决定订货的品种和数量。如果仓库里的产品快没有或已经没有了,店主就会订货,所以如果销售人员帮助客户将他们库存的产品摆放到货架上,使他们的仓库空出来,自然会订货。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29d6zg89gku269c2gd.gif库存管理
销售人员在日常拜访时帮助客户进行货架补货,这不仅能刺激销售,而且节约客户的时间,节约自己的时间。这个工作不仅是销售代表的工作职责,高级别的销售主管、经理在拜访零售商时也要帮助客户做存货周转,而且还要影响客户帮助做及时补货。优秀的公司和销售人员明白:销售工作不只是将产品卖给客户就结束了,而是直到消费者购买到并开始实际消费新鲜的产品才算告一段落。为了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一定是新鲜的产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这样就可能避免产品过期现象,避免客户退货的事情发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终会为客户嬴得销量和利润。
(2)怎样进行存货周转?
如何进行存货周转?销售人员根据公司的规定和标准及时更换不良品,对客户的存货进行管理,努力做客户的专业顾问,主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存货管理服务,而不仅仅只是“接订单”。要做到这一点,销售人员必须做到:
对公司的产品知识掌握全面,例如保质期、代码的意义、产品存放的条件等。再比如,将产品放在太阳直照的地方会退色,进而影响品质,不易卖出。
其次,销售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多少。也就是通过了解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了解各种品牌、包装的知识、向客户推荐正确的包装和品牌的产品组合,这是保证客户正在销售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进行客户管理的前提条件。
再次,要深刻理解存货周转的原则。有三个原则必须遵守:动手周转货架上的陈列产品;落实先进先出的原则;把存货数记入客户卡。
另外,存货周转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全面的产品知识可以帮助掌握保质期、储存条件、消费者购买的最佳时机设定;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熟悉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判断不同零售商执行的分销标准以及根据该零售商的出货情况设定合适的库存数量;预测机会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并提前考虑到一些影响生意的因素,比如季节的影响等;了解经营和空间上的限制条件,帮助你根据这些情况发展不同的生意主张并成功地销售给零售商从而取得合作和促进业绩提升的机会;商品化活动显然可以通过现场的销售刺激提高销量。
再比如,存货周转对客户而言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主要有,帮助客户管理货架和后备仓的存货可以节约客户的时间;可以节约厂家的时间;准确的存货周转更可以随时了解存货量,判断销售状况、做好补货工作;等等。
注意事项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30pkt2p44atp7vta78.jpg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应该特别考虑下述两个问题:
第一,根据销售计划,按计划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时,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存放多少。
第二,从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来确定库存量以及如何保证补充的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与库存在物流过程中的功能有关。
一般来说,库存功能有:
(1)防止断档。缩短从接受定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
(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
(3)降低物流成本。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货物量以降低物流成本,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稳性以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5)展示功能。
(6)储备功能。在价格下降时大量储存,减少损失,以应灾害等不时之需。
关于仓库(库存)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首先要考虑数量和地点。如果是配送中心,则应尽可能根据顾客需要,设置在适当的地方;如果是存储中心则以尽可能减少向配送中心补充为原则,地点则没有一定的要求。当库存据点确定之后,则要考虑在各据点里都储存什么样的商品了。
意义
data/attachment/portal/201111/06/111930kg198a6aa7ka74fm.jpg库存管理
(1)库存控制的作用
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2)库存的合理控制
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量过小所产生的问题:造成服务水平的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造成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0 条回复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你需要  登录  或  注册  后参与讨论!